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5)

这是一个系列文章《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第5部分。

重要提示(劝退说明):

Q:做这个定位系统需要基础么?
A:文章不是写给小白看的,需要有电子技术和软件编程的基础
Q:你的这些硬件/软件是开源的吗?
A:不是开源的。这一系列文章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文章中我会介绍怎么实现UWB定位系统,告诉你如何克服难点,但不会直接把PCB的Gerber文件给你去做板子,不会把软件的源代码给你,不会把编译好的固件给你。我不会给你任何直接的结果,我只是告诉你方法。
Q:我个人对UWB定位很兴趣,可不可以做出一个定位系统?
A:如果是有很强的硬件/软件背景,并且有大量的时间,当然可以做得出来。文章就是写给你看的!
Q:我是商业公司,我想把UWB定位系统搞成一个商业产品。
A:当然可以。这文章也是写给你看的。如果你想自己从头构建整个系统,看了我的文章后,只需要画电路打板;构思软件结构再编码。就这样,所有的难点我都会在文中提到,并介绍了解决方法。你不需要招人来做算法研究 。如果你想省事省时间,可以直接购买我们的电路图(AD工程文件),购买我们的软件源代码,然后快速进入生产环节。(网站: https://uwbhome.top

回顾一下,前几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基站和标签的硬件设计,以及基站和标签的固件设计,包括时钟同步等等的要点,现在我们介绍定位引擎的设计,当然重点是TDOA算法。

定位引擎设计-TDOA算法

使用DW1000的定位系统,通常使用的定位方案是TOF或者TDOA。

TOF方案在DecaWave公司提供的例程,还有Trek1000的代码中都有介绍,通过测距得到Tag与几个Anchor之间的距离,然后使用 Trilateration 算法计算Tag的坐标,具体算法参见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lateration。

我们使用TDOA方案。Tag发出定位UWB包后,被定位区域内的几个Anchor收到,各个Anchor记录下收到这个UWB包的时间戳,改善到定位引擎RTLE,由RTLE根据各个Anchor收到该UWB包的时间差计算Tag的坐标。通常,这个计算坐标的算法叫 Multilateration,具体介绍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seudo-range_multilateration。

Wikipedia上介绍的是GPS,其原理与UWB一样的。

另外,TDOA定位有下行和上行两方案。GPS使用的是下行方案,也就是说卫星发出定位信号,GPS接收机收到各个卫星发出的定位信号后,根据收到各个卫星的信号的时间差计算自己的坐标;上行则是由被定位的Tag发出定位信号,由各个负责接收,坐标计算定位引擎集中进行计算。

上行下行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对于UWB定位,绝大多数情况是系统想知道Tag在哪里,而不是Tag想知道自己在哪里;另外,上行方式对Tag的要求低,Tag只要能发出一个UWB信号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太多的计算能力。对电力的要求也很低。例如Tag可能会做成工牌,或者手环,如果使用上行方案,我们就可以把Tag做得很小。

反之,如果使用下行方案,则要求Tag有坐标计算能力,对MCU的要求会比较高;因为需要经常计算坐标,休眠时间也会很短。这些因素,都会有比较大的电力消耗。想想以前的GPS终端,都是一个很大的手持机,电池的待机时间都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不断进步,最重要的是市场越来越大,开发商有利润有动力不断研发,近年来GPS才能做得很小,集成进手机里面。

有很多论文涉及Multilateration算法,几乎每篇论文都会说自己的算法很厉害,列举出一堆数据来证明自己很厉害,然后再列出一堆让人看不明白的数学公式。

Andersen 的算法

我们使用的第一个Multilateration算法是André Chr. Andersen 设计的。这篇文章发表在 André Chr. Andersen 的博客上,http://blog.andersen.im/2012/07/signal-emitter-positioning-using-multilateration。

很遗憾,他的博客现在打不开了,可能他已经没有维护了。André Chr. Andersen在文章后面还提供了 MATLAB 代码,Paul Hayes把这段 MATLAB 代码翻译为 Python 代码,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 https://github.com/paulhayes/MultilaterationExample

这个算法是针对超声波定位的,但是本质上跟 UWB 定位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简单易实现的 Multilateration 算法,改一改就可以用在 uwb 的坐标计算上。

非常感谢 André Chr. Andersen 和 Paul Hayes 两位,如果没有他们的算法和代码,也许我们这个项目就提前中止了。

Andersen 的算法可以用,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计算出来的坐标不太准。标签在区域中心的时候比较准,但是当标准在区域边缘时,误差会变得很大。
  2. 算法中迭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错,导致有时算不出坐标。因为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得到的TDOA值肯定是不准确的、有误差的,实际上我们期望得到的是一个近似值。但是误差太大,有时会得出很离谱的坐标,这个就比较尴尬了。

我们后来自己研发了两个算法,最终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在速度和精度方面得到较好的平衡。

以下是 Paul Hayes 重写的 Python 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
#
# Python rewrite of multilateration technique by André Andersen in his [blog post](http://blog.andersen.im/2012/07/signal-emitter-positioning-using-multilateration).
#
############################

from numpy import *
from numpy.linalg import *
import json
#speed of sound in medium
v = 3450
numOfDimensions = 3
nSensors = 5
region = 3
sensorRegion = 2

#choose a random sensor location
emitterLocation = region * ( random.random_sample(numOfDimensions) - 0.5 )
sensorLocations = [ sensorRegion * ( random.random_sample(numOfDimensions)-0.5 ) for n in range(nSensors) ]
p = matrix( sensorLocations ).T

#Time from emitter to each sensor
sensorTimes = [ sqrt( dot(location-emitterLocation,location-emitterLocation) ) / v for location in sensorLocations ]

c = argmin(sensorTimes)
cTime = sensorTimes[c]

#sensors delta time relative to sensor c
t = sensorDeltaTimes = [ sensorTime - cTime for sensorTime in sensorTimes ]

ijs = range(nSensors)
del ijs[c]

A = zeros([nSensors-1,numOfDimensions])
b = zeros([nSensors-1,1])
iRow = 0
rankA = 0

for i in ijs:
	for j in ijs:
		A[iRow,:] = 2*( v*(t[j])*(p[:,i]-p[:,c]).T - v*(t[i])*(p[:,j]-p[:,c]).T )
		b[iRow] = v*(t[i])*(v*v*(t[j])**2-p[:,j].T*p[:,j]) + \
		(v*(t[i])-v*(t[j]))*p[:,c].T*p[:,c] + \
		v*(t[j])*(p[:,i].T*p[:,i]-v*v*(t[i])**2)
		rankA = matrix_rank(A)
		if rankA >= numOfDimensions :
			break
		iRow += 1
	if rankA >= numOfDimensions:
		break

calculatedLocation = asarray( lstsq(A,b)[0] )[:,0]

print "Emitter location: %s " % emitterLocation
print "Calculated position of emitter: %s " % calculatedLocation

这段代码可以很容易就翻译成Java,我们的第一版定位引擎是使用Java编写的。实际上我把它翻译为Java没花多少时间,你应该也可以。

Andersen的算法我们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标签靠近基站围成的多边形边缘时,误差比较大。然后,我们还发现,可以把基站的坐标从多边形往外扩,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坐标。这很不科学。

坐标质量评估

这时候,我研究出了一个坐标质量评估算法,对计算出的坐标的质量进行评估。Tag的坐标计算出来之后,我们不知道它对不对,如果有误差,误差有多大。怎么办呢?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有了一个坐标,我们可以计算这个坐标到各个基站的距离,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坐标到各个基站的距离差,这个距离差其实就是时间差,因为时间差本质上就是距离差。我们拿这个距离差(时间差)与基站实际信号的时间差(距离差)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个分值,这个分值就代表计算出的坐标的质量。

坐标质量评估很重要,几乎与TDOA算法一样重要。它会在整个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例如,有两个相邻的定位区域,Tag在边界上的时候,两个区域都会计算出Tag的坐标。通常,这两个坐标的值不会相同,而是有差异。那么,哪个坐标才是正确的呢?通过坐标质量评估,我们可以知道哪个坐标更接近真实值。

当然,这个说法是简化了的,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例如,Tag从区域A移动到区域B,在边界上,如果只是如前所述简单判断哪个坐标的质量更高,就输出它。那么,如果把输出的Tag坐标在地图上连成线,我们会看到在边界上有一个跳跃,这个跳跃就是从区域A切换到区域B的瞬间。由于误差的存在,这个质量评估并不一定准确。如果Tag在边界上停留了一会儿,我们可能会看到输出的坐标不断在区域A和B之间切换,跳过去又跳过来。我以后的文章再来讨论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二个 Multilateration 算法

现在可以请出我们的第二个算法,这个算法很简单,也很直观。我们把定位区域分为4块,类似笛卡尔坐标的4个象限,我们现在有了4个小的矩形。我们假设这4个矩形的中心点可能是Tag的坐标,我们分别计算这4个点的质量,取质量最高的那个点,Tag应该在它对应的区域里面;然后我们再把这个矩形分为4块,再计算更小的4个矩形的中心点的质量,取质量最高的那个点,Tag应该在这个小矩形内......如此下去,直到某个时候,例如矩形的边长小于30cm,这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小于30cm的矩形的中心就坐标就是Tag的坐标。

是不是很简单啊。

但是,这里有一个假设,Tag在质量最高的那个坐标所属的矩形内! 这个假设成立么?数学我不知道怎么证明,但是实事上它是成立的,因为这个算法可以正常工作。

但是,这个算法有一个问题,就是计算量比较大,坐标计算速度比较慢。

这个算法的要点在于,我们把这个坐标计算过程看成一个数学函数,它是收敛的,它最后收敛在一个点上,那就是我们想要的坐标。

第三个 Multilateration 算法

然后我们再研究出了第三个算法。其实这个算法跟第二个算法类似,但是收敛的方法不一样,我们使用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也不需划分4个矩形。我们根据初始参数,得到一个向量,它指向坐标所在的方向,不断迭代,这个向量不断接近真实坐标。当迭代结束的时候,这个向量就是我们需要的坐标。

从本质上来讲,Multilateration 的算法不是按照标准的解方程的方式来解方程。我们在中学数学中都学过解方程,对于多元方程式,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消元,求到某个未知数的值,然后代入其他的方程式,再求其他未知数的值。但是这个套路无法用于实践,有两个因素:

一是误差很大,严格数学的意义上看,这个方程式是无解的,实际上我们要求的是一个近似值;

二是我们有冗余参数。如果计算2维坐标,3个基站就够了。但是可能会有4个或者更多的基站能提供数据,多出来的基站提供的数据能够让我们得到更近似(精确)的坐标。但如果按标准的方程解法,这些冗余的参数之间的矛盾的。

Multilateration的实用算法基本上都是想办法求近似值,多数都是使用逼近法进行迭代。通过一些初始参数估计解的范围,缩小范围之后再次估计解的范围,得到一个更小的范围,不断迭代,满足某个条件之后结束迭代。这个条件要么是得到一个适合的精度的解了;要么是求解失败,因为误差太大,函数无法收敛。

这几篇文章写到这里,使用TDOA技术实现UWB精确定位的最有价值的技术都介绍完了。如果你之前对UWB不了解,看起来会比较费力,因为我基本上都只是介绍技术要点,而不是做科普。如果你正在研发类似的系统,你应该可以开始写代码了。

接下来,我会再写几篇文章,介绍一些技术细节。

这几篇文章的内容看起来有点乱,确实也有点乱。有点理解那些写网络连载小说的作者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还要有连贯性,太难了。不像平时写技术方案,你可以反复修改、推敲。

相关推荐
图扑数字孪生3 天前
视频融合&室内定位:三维可视化大屏监控
数字孪生·人员定位·室内定位·视频融合·视频孪生
Rjdeng4 个月前
【AI大模型】赋能儿童安全:楼层与室内定位实践与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安全·ai·室内定位·楼层
BD8NCF6 个月前
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6)
uwb·室内定位·tdoa·rtls·超宽带
Ankie Wan6 个月前
UWB论文:Introduction to Impulse Radio UWB Seamless Access Systems(2):脉冲;超宽带;测距;定位
uwb·测距·物理层安全·到达时间·干扰·802.15.4z
源码技术栈9 个月前
【Java】UWB高精度工业定位系统项目源代码
java·人工智能·源码·高精度·定位系统·uwb·超宽带
YRr YRr10 个月前
DWM1000 中断与STM32外部中断
stm32·单片机·嵌入式硬件·uwb·dwm1000
BD8NCF10 个月前
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4)
uwb·室内定位·tdoa·rtls·超宽带
简简单单做算法10 个月前
基于WIFI指纹的室内定位算法matlab仿真
算法·matlab·室内定位·wifi指纹
BD8NCF1 年前
如何从零开始实现TDOA技术的 UWB 精确定位系统(3)
uwb·室内定位·tdoa·rtls·超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