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约瑟夫环问题解析与实现

一、导言

约瑟夫环(Josephus Problem)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涉及一个编号为 1 到 n 的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报到某个数字 m 的人出列,然后再从下一个人开始报数,如此循环,直到所有人都出列。本篇博客将详细解析约瑟夫环问题,并使用 Python 实现算法。

二、问题分析

约瑟夫环问题中,有两个变量需要确定:人数 n 和报数的数字 m。当给定 n 和 m 后,需要确定最后留下的人的编号。例如,当 n=7,m=3 时,约瑟夫环问题的过程如下:

  • 1 2 3 4 5 6 7 (初始状态)
  • 1 2 4 5 6 7(第3个人出列,报数到3)
  • 1 2 4 5 7(第6个人出列,报数到3)
  • 1 4 5 7(第2个人出列,报数到3)
  • 1 4 5(第7个人出列,报数到3)
  • 1 4(第5个人出列,报数到3)
  • 4(第1个人出列,报数到3)

因此,最后留下的人的编号为 4。

三、解决方案

解决约瑟夫环问题的一种常见思路是使用循环链表。首先,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循环链表,并将人的编号作为节点的值。然后,从第一个节点开始,依次报数,当报数到达 m 时,移除当前节点,继续下一个节点,直到只剩下一个节点为止。

下面是使用 Python 实现约瑟夫环问题的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
定义单向链表节点类
"""
class 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ue):
		# 节点的值
		self.value = value
		# 指向下一个节点
		self.next = None

class CircularLinkedList:
	def __init__(self):
		self.head = None

	def append(self, value):
		"""
		append: 在链表末尾添加一个新节点,
		如果链表为空,则将头节点指向新节点,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头节点,
		否则遍历链表找到尾节点并将其 next 指向新节点,同时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头节点,以形成循环
		:param value:
		:return:
		"""
		new_node = Node(value)
		if not self.head:
			self.head = new_node
			self.head.next = self.head
		else:
			current = self.head
			# 循环找到最后一个节点
			while current.next != self.head:
				current = current.next
			current.next = new_node
			new_node.next = self.head

	def remove(self, value):
		"""
		从链表中移除一个值为 value 的节点
		遍历链表找到要移除的节点,并将其前一个节点的 next 指针跳过该节点,实现移除操作。
		:param value:
		:return:
		"""
		if not self.head:
			# 头节点为空执行
			# 如果链表为空,则结束方法
			return
		current = self.head
		prev = None
		while True:
			if current.value == value:
				if current == self.head:
					temp = self.head
					while temp.next != self.head:
						temp = temp.next
					temp.next = self.head.next
					self.head = self.head.next
				else:
					prev.next = current.next
				break
			prev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next
			if current == self.head:
				break

	def get_survivor(self, m):
		"""
		根据约瑟夫环问题,找到最后留下的人的编号,其中参数 m 表示每次移除第 m 个人。
		使用循环遍历链表,每次移除第 m 个节点,直到只剩下一个节点为止,返回该节点的值。
		:param m:
		:return:
		"""
		current = self.head
		while current.next != current:
			count = 1
			while count != m:
				current = current.next
				count += 1
			self.remove(current.value)
			current = current.next
		return current.value

def josephus(n, m):
	linked_list = CircularLinkedList()
	for i in range(1, n+1):
		linked_list.append(i)
	return linked_list.get_survivor(m)

if __name__ == '__main__':
	n = 5
	m = 2
	survivor = josephus(n, m)
	print(f"The survivor's number is: {survivor}")
相关推荐
Gyoku Mint2 小时前
深度学习×第4卷:Pytorch实战——她第一次用张量去拟合你的轨迹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聚类
葫三生3 小时前
如何评价《论三生原理》在科技界的地位?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学建模·量子计算
拓端研究室5 小时前
视频讲解:门槛效应模型Threshold Effect分析数字金融指数与消费结构数据
前端·算法
随缘而动,随遇而安7 小时前
第八十八篇 大数据中的递归算法:从俄罗斯套娃到分布式计算的奇妙之旅
大数据·数据结构·算法
IT古董7 小时前
【第二章:机器学习与神经网络概述】03.类算法理论与实践-(3)决策树分类器
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
水木兰亭10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树及树的存储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
Jess0711 小时前
插入排序的简单介绍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老一岁11 小时前
选择排序算法详解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xindafu11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二天|动态规划part9
算法·动态规划
xindafu11 小时前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四十五天|动态规划part12
算法·动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