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主从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数据库作为存储数据的组件,数据的一致性一定是要保证的前提,今天给出两个场景来分析数据不一致的原因。

binlog同步模式导致主从不一致

在MYSQL 中主库向从库同步数据是利用binlog记录修改操作,然后将binlog传递给从库进行复制,binlog的格式有3种,

row 在对update,delete,insert语句进行记录时会进行修改的行数据进行记录。row格式的坏处在于比较占用空间,比如更新十万行数据,那么row格式将会把10万数据记录下来。

statement 只会将原始的sql语句记录下来。但是这种格式可能会引起主备不一致。

mixed 是前面两种格式的混合,MYSQL会自己去判断这条sql是不是会造成主备不一致,将引起主备不一致的sql记录成row格式。

statement 为什么会主备不一致?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下,statement主备不一致的原因,例如下面的sql

update navigation.t_account set id = uuid();

当你使用 类似uuid或者now这种动态函数时,那么在主库的生成结果将会和从库不同。造成数据的主备不一致。

为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用row

大多时候,我们还是用row 格式写入binlog,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便于恢复数据,下面我举例说明下,

  • 当你执行错delete语句,能够通过binlog日志找到删除行的所有字段信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binlog_row_image 参数设置为FULL,才会记录所有字段信息,如果设置为MINIMAL 则只会记录删除字段信息。

  • 当你执行错update语句,通过binlog记录的修改前后的整行数据,对数据进行恢复。

  • 当你执行错insert语句,能够通过binlog找到插入数据的id,对错误插入的数据进行删除。

所以,为了避免主从不一致,还是选用row 格式记录binblog吧,或者至少还是选用mixed

主备切换导致主从不一致

第二种主从不一致的场景是发生在主备切换时,我先直接说下结论,主备切换方式其实分可靠性优先方式与可用性优先方式。

可靠性优先方式,MYSQL服务可能会存在短暂的不可提供服务的时间段,可用性优先则是保证MYSQL在切换过程中都是可用的。

为了方便,下面我将主主数据库称为master,从数据库称为slave。

可靠性优先方式

1,判断slave是否已经 seconds_behind_master,是否小于5s或更短,seconds_behind_master 代表主从同步延迟的时间,如果小于5s,则继续下一步。

2,修改master的readonly 参数为true, 将master变为只读状态。

3,判断slave的主从同步延迟是否变为0,即seconds_behind_master 等于0,等于0后,继续下一步。

4,修改 slave的 readonly参数改为false,将slave变为可读可写状态。

5,将业务请求转发到slave,原先master,修改为新master的从库。

这个切换过程,数据库是有一段时间不可写的,必须等待slave主从延迟同步变为0以后才行,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在seconds_behind_master 在一个较小的值才开始进行主备切换的原因。

可用性优先方式

接着看下保证可用性优先的主备切换方式,在上述主备切换步骤中,我们去掉第三个步骤,也就是不等到主从同步完成就去切换主备。

现在假设现在的binlog为 row格式。表定义为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 int(11) unsigned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c) values(1),(2),(3);

业务此时进行插入操作,

insert into t(c) values(4);
insert into t(c) values(5);

当在执行完第一个sql时,进行主备切换,且假设此时备库并没有完成第一条sql的同步。如下图所示,在插入4这条数据时,将slave改为可写,接着业务系统后续的写就往slave写入了5这条数据。注意此时master的4这条数据还没有同步到slave。

接着开始准备更改主备关系,如下图所示,更改关系前,有可能slave才会进行来自master的4这条数据的写入,但是因为slave中已经有id为4的数据了,所以会导致插入失败。

修改slave为master后,插入到之前从库的(4,5)这条数据 会同步到新的slave主机(即旧master),但是这个时候也会因为旧master有id为4的这条数据导致同步失败。主备同步就会自动停止。

可以看到,最后主从数据库中有id等于4这条数据不一样。

所以,可用性优先的主备切换方式是有可能导致主备不一致的。

数据库最重要还是数据的正确性,拿许多业务场景来说,如果数据错乱了,是较难恢复的,但是如果业务失败了,还可以通过重试重新填充数据,怕就怕成功一半,失败一半。所以主备切换的时候尽量还是可靠性优先方式比较好。

文章转载自:蓝胖子的编程梦

原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hobbybear/p/18070737

体验地址: 引迈 - JNPF快速开发平台_低代码开发平台_零代码开发平台_流程设计器_表单引擎_工作流引擎_软件架构

相关推荐
库库林_沙琪马1 小时前
Redis 持久化:从零到掌握
数据库·redis·缓存
牵牛老人2 小时前
Qt中使用QPdfWriter类结合QPainter类绘制并输出PDF文件
数据库·qt·pdf
卡西里弗斯奥4 小时前
【达梦数据库】dblink连接[SqlServer/Mysql]报错处理
数据库·mysql·sqlserver·达梦
温柔小胖5 小时前
sql注入之python脚本进行时间盲注和布尔盲注
数据库·sql·网络安全
杨俊杰-YJ5 小时前
MySQL 主从复制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数据库·mysql
一个儒雅随和的男子6 小时前
MySQL的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
数据库·mysql
独泪了无痕7 小时前
MySQL查询优化-distinct
后端·mysql·性能优化
V+zmm101348 小时前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家政服务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hp论文源码调试讲解)
java·数据库·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毕业设计
roman_日积跬步-终至千里8 小时前
【分布式理论14】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分表分库、主从复制与数据扩容策略
数据库·分布式
hadage2338 小时前
--- Mysql事务 ---
数据库·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