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文章目录

  • [一、Internet 因特网](#一、Internet 因特网)
    • [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 [1.2 因特网的组成](#1.2 因特网的组成)
  • 二、三种交换方式
    • [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 [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 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4.1 比特 和 速率](#4.1 比特 和 速率)
    • [4.2 *带宽](#4.2 *带宽)
    • [4.3 吞吐量](#4.3 吞吐量)
    • [4.4 *时延](#4.4 *时延)
    • [4.5 时延带宽积](#4.5 时延带宽积)
    • [4.6 往返时间](#4.6 往返时间)
    • [4.7 *利用率](#4.7 *利用率)
    • [4.8 丢包率](#4.8 丢包率)
  • 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5.2 分层的必要性](#5.2 分层的必要性)
    • [5.3 专业术语](#5.3 专业术语)
  • 总结

一、Internet 因特网

1.1 网络、互联网、因特网

  •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 (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多个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
  • 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Network of Networks)"。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 (大小写)

  •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2 因特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

    •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 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 核心部分

    • 大量网络 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二、三种交换方式

2.1 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2.2 *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 报文 划分为若干等长的数据段
  • 然后给各数据段添加首部 构成分组
    • 首部(包含重要的控制信息)
    • 添加首部的作用:存放目的地址
  • 结点交换机(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
  • 目的主机接收分组后,去掉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报文

2.3 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早期使用,现在都是分组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没有精确统一的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是:互连、自治、计算机集合

不同阶段定义不同,反映当时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

四、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常用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八个:

4.1 比特 和 速率

  • 比特
    • 数据量单位
  • 速率 (数据率/比特率)
    • 每秒传输多少个比特

时间 t

路程 S

速度 V

V = S/t

S = Vt

t = S/V

4.2 *带宽

  • 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 也就是"最高数据率"
    • 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速率。

4.3 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4.4 *时延

  •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发送速率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电磁波的传送速率
  • 处理时延

    例题:

4.5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带宽

4.6 往返时间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时间

4.7 *利用率

4.8 丢包率

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TCP/IP 协议簇:

5.2 分层的必要性

数据链路层:作用范围 解决分组在一段链路或网络上的传输问题

网络层: 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问题

运输层: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5.3 专业术语

  • 1. 实体

    •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后室
  • 对等实体:

    • 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网页前端与 tomcat后端)
  • 2.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集合(不同层级 使用对应的协议,HTTP、TCP、UDP等

    • 协议三要素:
      • 语法 定义交换信息的格式 (哪些字段何种信息构成...)
      • 语义 定义收发双方要完成的操作(发送请求 返回响应...)
      • 同步 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 3.服务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本层能够向上层服务。
    • 要使用本层协议,需要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不知道协议
  •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 网络层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
    • 运输层为"端口号"
  • 服务原语 : 上下层交换一些命令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
  • 服务数据单元SDU :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
  • 多个SDU可以合成为一个PDU,一个SDU可以划分为几个PDU

总结

计算机网络笔记(湖科大教书匠版本)

计算机网络微课堂 _ 湖科大教书匠 _ BLIBLI _ 视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专用术语

OSI 参考模型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通过ISP接入英特网,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能拿到IP。


基于ISP的三层结构的因特网:

相关推荐
leegong2311140 分钟前
学习PostgreSQL专家认证
数据库·学习·postgresql
Moonnnn.1 小时前
51单片机学习——动态数码管显示
笔记·嵌入式硬件·学习·51单片机
小冷爱学习!2 小时前
华为动态路由-OSPF-完全末梢区域
服务器·网络·华为
南宫生2 小时前
力扣每日一题【算法学习day.132】
java·学习·算法·leetcode
技术小齐2 小时前
网络运维学习笔记 016网工初级(HCIA-Datacom与CCNA-EI)PPP点对点协议和PPPoE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此处只讲华为)
运维·网络·学习
竹言笙熙2 小时前
代码审计初探
学习·web安全
日记成书2 小时前
物联网智能项目
物联网·学习
虾球xz3 小时前
游戏引擎学习第118天
学习·游戏引擎
gz927cool3 小时前
大模型做导师之开源项目学习(lightRAG)
学习·开源·mfc
shimly1234564 小时前
tcpdump 用法示例
网络·测试工具·tcpd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