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标化后的生活

概述

病来如山倒,不生病,感觉自己是个英雄,生病后,感觉自己狗屁不是。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但生与死只只一瞬间,很少人能被有意感知!

但老与病,他们两个却是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却又很容易被我们捕获,也给我们内心留下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

指标化

从《清单革命》一书中发现,清单在医院、航空中被广泛使用。

航空很少人接触得到,但医院我们是时不时地会去上一趟的。

好比这次的急性阑尾炎,夜里动了手术做了阑尾切除,虽说是一个小手术,但感觉上是一样的!

给自己原本的身体上,消毒,打洞穿孔,下刀,切除,取出,缝合,等等步骤。

但你有没有注意,当你进医院后,你自己就不是你自己了,而变成了一个编号。

比如,17号进来,17床挂针了,17床量个血压。。。。

你自己变成了某一个编号,而这个编号对应着它背后一系列的病例。

自己也被各种指标限制着,如果这个指标不合格,通常会被对应的方式来给你处理。

这种流程与方式本身已经是被验证过的,或许可以说是这个行业中的最优。

但回头想一想:

当下的,我们自己是否也同样被指标化?

从血糖,血压,氧饱,到自己的KPI,OKR,

再到公司的月度指标,年度指标,甚至是国家的GDP,M1,M2等等,

其实,这些指标一直存在,而且也实时与你息息相关;

可以说,我们从未逃脱过被指标化的生活。

生活的本相

而,何为生活?

抛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外,最主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康健。

比如,看似那些苦行的生活,其实他们内心里可能是一种幸福。

人有两层逻辑,一层是虚拟的感受,一层是现实的肉身;

现实的肉身,需要我们去寻找能量,储存能量,以消耗能量,从这里看我们是个消费者;

虚拟的感受,需要我们去自我认知,构建生态,以反馈社会,从这里看我们又是个生产者;

我们无法逃脱现实的肉身,因为它是一种承载,一种精神的毛所需要生存的那块皮肤;

我们更无法逃离虚拟的感受,毕竟我们活着,最终的目的不是讨好他人,取悦社会中的大多数,而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生活之本相,其实没有本相。

换句话说就是,生活本身没有意义。

所有的生活意义都是我们精神需求的附加品,我们给生活定义了一种意义的标准。

指标只是一个流程,或者说是一个目标。

但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目标而活,活着是为了你自己的感受,去体验当下,感受当下~

相关推荐
yy0821yy7 小时前
解锁多元养生密码,开启活力生活
生活
lanlande3318 小时前
解锁健康密码:拥抱活力养生生活
生活
lidashent21 小时前
生活电子常识--删除谷歌浏览器搜索记录
生活
大刘讲IT4 天前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流程改造先行还是系统固化数据?基于以MTO和MTS的投资回报分析
运维·经验分享·生活·产品经理·数据可视化
区块链蓝海4 天前
沉浸式体验测评|AI Ville:我在Web3小镇“生活”了一周
人工智能·web3·生活
城电科技5 天前
城电科技|零碳美丽示范村建设方案 能源+景观+教育
人工智能·科技·生活·能源
开开心心就好6 天前
开启智能生活新篇:免费 APP 实现家电万能操控
java·windows·python·微信·pdf·生活·软件需求
DeepSeek+NAS7 天前
打破边界,共享视界—众乐影音APP重新定义你的影音生活
生活·nas·winnas·安卓nas·众乐影音·远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