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第一章总结

介绍一下我的整体思路,第一章有8个小节(第2小节计算机网络的历史略),分别为

1-什么是因特网

3-网络边缘

4-网络核心

5-接入网和物理媒介

6-因特网结构和ISP

7-丢包与时延

8-协议层与服务模型

首先从因特网 入手,讲解了因特网是计算机网络 按范围分类的一种,从而引出其他两种网络:局域网LAN广域网WAN 。话题在这里由因特网转移到计算机网络,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通信、普适计算、移动用户)、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线形,树形、星形、环形)、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硬件、软件),其中软件的部分重点讲解了协议

随后讲解在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部分中哪些属于网络边缘 ,进而引出对网络边缘的讲解,并提出了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这个概念的相对性,然后讲解了网络边缘的两种模式(面向连接、无连接的服务 ),并且解释了为什么面向连接更可靠,原因是其使用了拥塞控制流控制两种技术。

在者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硬件部分中哪些属于网络核心 ,进而引出对网络核心的讲解,并提出网络核心的两种传输方式(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 )。并且介绍了分组交换使用的技术与分类(数据报、虚电路 ),然后介绍了电路交换使用的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时分、频分、码分)。最后讲解了一道时延计算题与电路交换传输速率的计算题。

根据如何将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又引出了接入网 这个概念,讲解了接入网的种类,并介绍了物理媒介(有线:DSL、Ethernet、HFC、FTTH;无线:局域网、广域网、蜂窝网络、卫星)。

而接入网接入的也是终端设备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进而介绍什么是ISP与ISP松散的层次结构,解释了为什么说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最后是对于网络的性能评价,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性能指标(数据率、带宽、传输速率、吞吐量、额定速率 ),并且也提出了其他的指标如信道(单工、全双工、半双工 ),最后也是引出了丢包与时延 的概念,讲解了时延的分类(传播延迟、传输延迟、处理延迟、排队延迟),丢包的产生原因。在最后也讲解了两道时延的计算题。

最后一部分是借助之前提出的协议来引出的,讲解了协议分层与服务模型 ,介绍了两种服务模型(ISO:OSI七层模型、TCP/IP五层模型 ),详细讲解了五层模型的定义、协议数据单元 、例子,并给出了协议套件 的概念。最后对于协议的定义中提出的实体 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并解释了服务、服务访问点的概念。

相关推荐
FlyingBuffer24 分钟前
Data_Socket和UDP_Socket
网络·网络协议·udp
计算机毕设定制辅导-无忧学长7 小时前
TDengine 数据写入优化:协议选择与批量操作(一)
网络·数据库·tdengine
胡斌附体8 小时前
qt tcpsocket编程遇到的并发问题
开发语言·网络·qt·并发编程·tcpsocket
鲤籽鲲8 小时前
C# System.Net.IPAddress 使用详解
网络·c#·.net
忆往夕梦9 小时前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 OSPF【LSA详细】
网络·智能路由器
zhu12893035569 小时前
网络安全防护与挑战
网络·安全·web安全
榆榆欸10 小时前
14.主从Reactor+线程池模式,Connection对象引用计数的深入分析
linux·服务器·网络·c++·tcp/ip
cuijiecheng201810 小时前
音视频入门基础:RTP专题(21)——使用Wireshark分析海康网络摄像机RTSP的RTP流
网络·wireshark·音视频
JavaEdge.11 小时前
ssl.SSLCertVerificationError报错解决方案
网络·网络协议·ssl
kfepiza11 小时前
`accept_ra` 和 `autoconf` 和 `forwarding` 的关系 笔记250404
linux·网络·笔记·tcp/ip·智能路由器·ip·t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