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一、内部网关协议RIP

(1)概述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 RIP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 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

(2)RIP的特点

和谁交换信息: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完整的路由表。

什么时候交换: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是,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3)路由表的建立

路由器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距离。

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路由表项包括目的网络、距离、下一跳。

二、内部网关协议OSPF

(1)概述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为了克服RIP的缺点开发出来的。OSPF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较复杂。

  • "开放OSPF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
  •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
  • 以"累计链路开销"作为路由参考
  • 支持子网划分和CIDR

(2)OSPF的特点

和谁交换信息:使用洪泛法相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

  • "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由器都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

何时交换信息: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会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 各国向其他邻居国家"洪泛"本国的地图,最终各国都有一张一样的"世界地图",各国一样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3)区域的概念

为了使OSPI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I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跟小的范围,叫做区域。

  • 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用点分十进制表示)
  • 区域不能太大,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最好不要超过200个
  • 区域的划分减少了网络上的通信量
  • 同一区域内的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拓扑结构,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 上层的区域叫做主干区域,其标识符为0.0.0.0,主干区域的作用是用来连通其他区域
相关推荐
self-discipline6342 小时前
【计网速通】计算机网络核心知识点与高频考点——数据链路层(二)
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
走狗游世俗8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复习 吉林大学
网络·计算机网络
山楂树の1 天前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
网络·计算机网络
菜萝卜子1 天前
【计算机网络】记录一次校园网无法上网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网络
Heorine1 天前
408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记忆(3)
计算机网络·考研
山楂树の2 天前
计算机网络 TCP/IP参考模型
网络·tcp/ip·计算机网络
Nydia.J2 天前
【学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五)
计算机网络
隔壁小查2 天前
【计算机网络】HTTP与HTTPS
计算机网络·http·https
ikkkkkkkl2 天前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网络·计算机网络
隔壁小查2 天前
【计算机网络】网络原理
网络·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