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com/gin-contrib/timeout应前置使用

首先,gin的中间件是有执行顺序的,就是按照添加的顺序进行的。之前没在意,我把timeout中间件放在了最后面,导致业务一直不正常,后面debug源码总算看明白了:

源码入口:

go 复制代码
func(c *gin.Context) {
		finish := make(chan struct{}, 1)
		panicChan := make(chan interface{}, 1)

		w := c.Writer
		buffer := bufPool.Get()
		tw := NewWriter(w, buffer)
		c.Writer = tw
		buffer.Reset()
		.....
}

然后这个NewWriter(w, buffer)的实现如下:

go 复制代码
func NewWriter(w gin.ResponseWriter, buf *bytes.Buffer) *Writer {
	return &Writer{ResponseWriter: w, body: buf, headers: make(http.Header)}
}

他这里所做的就是把原始的writer下层一级,然后new了新的body和headers,也就是进行一层封装

这里也就意味着,假如你原来已经在body和header中写入了一些内容,在后续的代码中你就无法获取到原来的内容改了,获取到的是新的header 和body

当然,gin框架自带的中间件,肯定还是考虑得很细的,所以再最后他有把新旧header和body合并的操作:

go 复制代码
			dst := tw.ResponseWriter.Header()
			for k, vv := range tw.Header() {
				dst[k] = vv
			}

			if _, err := tw.ResponseWriter.Write(buffer.Bytes()); err != nil {
				panic(err)
			}

tw.Header()就是新header,dst就是旧header,用一个for循环新header中的值合并到旧header中,也就是原始的c *gin.Context中。这里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合理是吧!

但是,这里有个bug,假设在dst中,已经包含了keyabctw.Header()也有keyabc,那么旧的key就会被覆盖掉。导致原header信息丢失,这就是我项目中遇到的bug!

同理,body也是一样存在丢失的风险。

这里他就没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该中间件需要放在有业务逻辑的中间件之前执行,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这个bug。

相关推荐
深蓝电商API7 小时前
Scrapy 中间件详解:自定义下载器与爬虫的 “拦截器”
爬虫·scrapy·中间件
知行合一。。。9 小时前
SOFA 架构--02--核心中间件与工具
中间件·架构
谢尔登18 小时前
【Nest】日志记录
javascript·中间件·node.js
SirLancelot12 天前
MinIO-基本介绍(一)基本概念、特点、适用场景
后端·云原生·中间件·容器·aws·对象存储·minio
十步杀一人_千里不留行2 天前
和 AI 一起修 Bug 心得体会
人工智能·bug·ai编程
花王江不语2 天前
改bug的一些体会
bug
zimoyin2 天前
Linux 程序使用 STDOUT 打印日志导致程序“假死”?一次线上 Bug 的深度排查与解决
linux·运维·bug
RunningShare3 天前
云原生时代的数据流高速公路:深入解剖Apache Pulsar的架构设计哲学
大数据·中间件·apache·pulsar
城下秋草3 天前
趣谈Bug -500英里邮件问题
bug
初圣魔门首席弟子3 天前
c++中this指针使用bug
前端·c++·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