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racle数据库中,全量CHECKPOINT和增量CHECKPOINT是两种不同的机制,用于将数据从内存中写入磁盘,以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作用:
全量CHECKPOINT(Full CHECKPOINT):
- 定义:全量CHECKPOINT是指DBWR(数据库写进程)进程将脏缓冲区列表中的所有脏块(即已经被修改但还没有写入磁盘的数据块)一次性地写入数据文件中。
- 作用:全量CHECKPOINT的主要作用包括:
- 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通过将脏数据写入到硬盘,确保内存和硬盘上的数据保持一致。
- 缩短实例恢复的时间:在实例异常关闭时,全量CHECKPOINT可以减少需要恢复的脏数据块数量,从而缩短实例恢复的时间。
- 触发条件:在Oracle 8i之前,全量CHECKPOINT是唯一的CHECKPOINT机制。但在Oracle 8i及之后,全量CHECKPOINT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生,如DBA(数据库管理员)手工执行
alter system checkpoint
的命令,或数据库正常关闭(如immediate、transactional、normal)时。
增量CHECKPOINT(Incremental CHECKPOINT):
- 定义:随着Oracle数据库的发展和buffer cache的不断增大,Oracle在8i版本后引入了增量CHECKPOINT的概念。增量CHECKPOINT通过建立一个checkpoint queue,让dirty buffer header(脏缓冲区头)根据首次变化的时间顺序(LRBA)排列在queue里面。DBWR进程会按照queue的顺序,将部分脏块刷新到磁盘上。
- 作用:增量CHECKPOINT的主要作用同样是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缩短实例恢复的时间,但其方式更为灵活和高效。通过只刷新部分脏块,增量CHECKPOINT可以减少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
- 触发条件:增量CHECKPOINT是Oracle数据库自动触发的,不需要DBA手动干预。CKPT(检查点)进程会定期(如每3秒)检查DBWR的写进度,并在控制文件中记录检查点位置(checkpoint position)。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如脏块数量达到某个阈值、日志文件切换等),增量CHECKPOINT就会被触发。
总的来说,全量CHECKPOINT和增量CHECKPOINT都是Oracle数据库用于保证数据持久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机制。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触发方式和处理脏块的方式不同。在实际应用中,Oracle会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自动选择使用哪种CHECKPOINT机制来优化系统性能和数据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