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业务系统梳理
长期以来,我国对矿藏、湿地、森林、草原、海洋、荒漠等自然资源实行多部门分别管理,海洋、林业、草原、湿地资源实行多部门交叉管理,水资源实行单门类统一管理,土地、矿藏资源实行相对集中统一管理,以土地为中心的空间管制权分散于不同部委(局)。
背景------从多元分治到两统一
多元分治带来诸多问题:1、自然资源分类边界模糊,资产底数不清;2、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3、规划之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权责不清、重叠打架;4、用途管控矛盾、审批流程多、周期长。
多元分治带来诸多问题:1、自然资源分类边界模糊,资产底数不清;2、所有者不到位、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3、规划之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权责不清、重叠打架;4、用途管控矛盾、审批流程多、周期长。
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赋予其"两统一"职责:
首先实现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四项职责的统一;
其次,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三个关键环节的统一。
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框架的共性特征
分为基础性业务、核心业务与综合性业务3类。
基础性业务包括调查监测,确权登记,主要是摸清家底,确定权属,统一底图底数,由原来部门分治管理时土地、森林等分头调查确权统一到以三调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一张底图,
测绘和地理信息业务主要是建立自然资源及国土空间数据基准,进行数据采集,并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所有权权益、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全要素综合管理板块及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草原资源等单要素管理板块。
综合性业务,如执法监督业务,主要履行自然资源监管者职能,查处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违法案件、自然资源信访及配合自然资源督察等相关工作。
自然资源管理业务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自然资源调查分为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基础调查如国土三调和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专项调查如耕地资源调查、湿地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等。
自然资源监测是在自然资源调查形成的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基础上,掌握自然资源家底和变化情况,实现"早发现、早制止、严打击"的监管目标。根据监测的尺度范围和服务对象,分为常规监测、专题监测和应急监测。
"天-空-地-网"一体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天------航天遥感,利用卫星遥感等航天平台,搭建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微波、雷达探测器,实现广域的定期影像覆盖和数据获取。
空------航空摄影,利用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平台,他在各类探测器,实现快捷、高分辨率的区域监测。
地------实地调查,利用照相机、测量工具等仪器,进行实地调查、现场监测。
网------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等手段,集成各类监测设备和成果,提升工作效率。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包括数据库和分析评价报告。
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板、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分析评价是通过统计汇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评价指标,开展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为科学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对象是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内容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包括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
目的是明晰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登记簿包括以下事项:
1、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以及数量、质量等自然状况;
2、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所有权代表行使主体、所有权代理行使主体、行使方式及权利内容等权属状况;
资料收集、地籍调查、界线核实、权属争议调处等,都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所要做的具体工作。其中,最关键也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就是界线核实。"过去我们只知道兰亭国家森林公园的大致位置和面积,空间范围的边界在哪里,哪些地方属于国家所有,哪些地方属于集体所有,都没有现成资料,需要详细调查。"
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
包括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政策,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和资产核算,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考核评价,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管理,
国有企业的国有土地资产处置,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等相关业务内容。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由"五级三类四体系"构成。
五级指的是在规划层级上,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组成的五级国土空间规划。
全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侧重战略性,即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全国国土空间发展目标策略,优化全国国土空间格局。
省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功能定位是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指导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侧重协调性,即协调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
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功能定位是细化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作出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
所谓的实施性,即对市县级行政辖区内的国土空间,在开发、保护、利用、修复方面,提出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实现全域全要素规划管控。
三类指的是在规划类型上,由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种规划类型组成。
四体系指的是在规划运行体系上,由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这四个子体系组成。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我国已建立包括耕地、森林、草原、水域、海洋等自然资源以及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制度,并通过各类规划划定功能区或用途区,确定开发利用的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审批及变更许可制度等来抓手来实施。
管制内容为确定三类空间,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
管制重点为划定三条线,即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用途管制主要职责有以下几项:计划指标管理;用地预审;"一书三证"办理;用地报批;增减挂钩。
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关系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和依据: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国土空间规划重要的实施手段。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的监督实施;
自然资源市场调控,开展自然资源供应和储备计划编制;
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和动态监测;
闲置土地的认定工作;
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组织、指导基准地价更新;
拟定、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开展评价考核;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以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依据,以国土综合整治为平台,综合采取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措施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以达到生态功能提升、空间格局优化、空间效率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等目标。
其具体业务一般包括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开展各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以及生态保护补偿等。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由"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三个方面作为支撑。
"一张网"------支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海量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的基础设施,也是自然资源系统与国家整体政务系统的接入通道。包括了涉密内网、业务网、互联网(政务外网)和自然资源应急通信网,同时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
"一张图"------由"一张现状底图"、"一张规划蓝图"和"一张管理用图"融合组成。
"一个平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是基于国土资源云,面向自然资源"一张图"的分布式管理、应用和共享服务的一个平台。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执法督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一网通办";
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
在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基础上,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三大应用体系。
建立二三维一体化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三维实景数据库,努力实现动态实时实景可视化。
未来还将接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互联网空间数据信息,并通过协议购买、交换、搜集等方式,获取互联网上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有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