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概念

1.1 定义

地理分散 的、具有 独立处理能力 的计算机系统(主机/Host),通过 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互连,在 网络协议软件 支持下实现 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的系统。

关键术语解析

  • 主机(Host) :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设备(PC、服务器、移动终端)。
  • 终端(Terminal) :无独立处理能力的设备(传统ATM机、哑终端),智能手机属于智能终端(有CPU)
  • 网络协议:通信规则集(如TCP/IP),确保异构设备互通。
1.2 核心功能
功能 说明 典型场景
资源共享 硬件(打印机)、软件(SaaS)、数据(云存储) 云盘、远程打印
数据通信 节点间数据传输(即时通信、文件传输) 微信消息即时传输
分布式处理 任务拆分至多节点并行处理,实现 负载均衡 动画电影的渲染、暴力破解
高可靠性 冗余节点避免单点故障 服务器集群、异地容灾

2. 计算机网络的演进

模拟通信网络

烽火台------>飞鸽传书------>信使、驿站(现代通信机制)------>邮政网络

发展历程
  1. 单主机系统(1950s):中央主机 + 终端(终端无处理能力)。
  2. 多机互联(1960s):主机间直接通信(如SAGE防空系统)。
  3. 标准化网络(1969-):ARPANET → TCP/IP协议 → 现代Internet。

关键里程碑

  • ARPANET:首个分组交换网,Internet雏形。
  • TCP/IP协议簇(1983):奠定Internet通信基础。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1 硬件系统
组件 功能说明 典型设备
端设备 数据生成/消费端 PC、手机、服务器
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通道 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
互联设备 数据转发与路径选择 交换机(L2)路由器(L3)

:集线器(Hub)因广播式通信已被交换机淘汰。

3.2 软件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硬件与协议(Windows Server、Linux)。
  • 网络协议:通信规则(TCP/IP、HTTP、DNS)。
  • 应用软件:实现具体服务(Chrome、微信)。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 按覆盖范围
类型 缩写 范围 典型应用
局域网 LAN <1km 企业网、家庭网络
城域网 MAN 1~100km 城市政务网、校园网
广域网 WAN >100km Internet、跨国企业专网
4.2 按拓扑结构

总线型 冲突域大/淘汰 星型-主流 易扩展/易维护 环形-工业场景 PROFINET工业以太网

类型 特点 优劣分析
星型 中心节点(交换机)连接所有设备 易维护、单点故障影响中心
总线型 所有设备共享单条传输线(同轴电缆) 淘汰(冲突率高、扩展性差)
环型 节点成环,数据沿固定方向传输(令牌环网) 低效(时延累积)、难扩展
网状 设备间多路径连接(核心网) 高可靠性、成本高
4.3 按工作模式
模式 特点 适用场景
C/S 客户端请求服务,服务器响应(严格权限控制) Web服务、在线游戏
P2P 节点平等,直接共享资源(无中心服务器) BT下载、区块链网络
4.5 按传输技术
模式 特点
广播式网络 单播方式:核心式广播式网络,封装协议,没有安全可言
组播式网络
点到点网络

5. 核心网络概念

5.1 互连 vs 互联

网线/光纤 TCP/IP 物理互连 设备连通 协议互联 应用互通

概念 层次 实现方式 目标
互连 物理层 线缆/设备连接 建立物理通路
互联 逻辑层 协议/软件支持 实现数据互通

关系:互连是基础,互联是目的(例:网线连接电脑是互连,TCP/IP协议实现互联)。

5.2 性能指标
指标 定义 单位 关键说明
带宽 单位时间传输数据量 bps bit/s 1Gbps = 10³Mbps 1Mbps = 10³Kbps
时延 数据端到端传输总时间 ms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吞吐量 单位时间通过网络的实际数据量 bps 受带宽和网络拥塞影响
  • 宽带与窄带传播速率 一样,每秒传播的比特数不一样
  • 通信线路商通常是串行传输

时延计算示例

复制代码
总时延 = 数据大小/带宽 + 距离/传播速度 + 路由处理时间
(如:100MB文件经1Gbps链路传输 ≈ 0.8s + 光缆传播时延)

6. 校园网拓扑实例分析


关键设计

  1. 分层结构:核心层(高速转发)→ 汇聚层(策略控制)→ 接入层(终端连接)。
  2. 安全隔离:防火墙分割内外网,服务器区独立部署。

本章重点总结

  1. 网络本质:资源互通的软硬件系统(协议为核心)。
  2. 拓扑演进 :总线/环型 → 星型(现代主流)。
  3. 性能核心:带宽(理论速率)、时延(用户体验)、吞吐量(实际效率)。
  4. 设计思想:分层架构(校园网)、协议标准化(TCP/IP)。

学习建议:结合Wireshark抓包分析协议交互,深化对"互联"的理解。


相关推荐
小豪GO!1 小时前
MySQL索引和事务笔记
数据库·笔记·mysql
rannn_1114 小时前
【MySQL学习|黑马笔记|Day3】多表查询(多表关系、内连接、外连接、自连接、联合查询、子查询),事务(简介、操作、四大体系、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数据库·笔记·后端·学习·mysql
五行缺弦5 小时前
Java 笔记 transient 用法
java·笔记
使一颗心免于哀伤6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禅》笔记摘录 - 11.策略模式
笔记·设计模式
sealaugh326 小时前
aws(学习笔记第五十课) ECS集中练习(2)
笔记·学习·aws
fake_ss1986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基础(二) --- TCP/IP网络结构(应用层)
java·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信息与通信
ATaylorSu6 小时前
排序算法入门:直接插入排序详解
笔记·学习·算法·排序算法
三不原则6 小时前
运维笔记:HTTP 性能优化
运维·笔记·http
wen__xvn7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1-3:三种交换方式
网络·计算机网络
Promise4857 小时前
无人机入门--个人笔记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