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区别

相似之处:都用于松耦合

不同之处:

简单工厂模式:只关注传入的参数,对于后续的具体执行逻辑不关注(工厂会自动根据传入的参数类型生产对应的产品)

核心目的:隐藏创建对象的具体逻辑,客户端只需传入参数,由工厂决定实例化哪个具体类。
使用场景:适用于产品类较少,且不会频繁增加新产品类的情况。它简化了客户端的使用,但违反了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因为增加新产品时需要修改工厂类。
示例:不同的登录类型(手机号、微信、账号密码),客户端只需指定类型,工厂负责创建。

策略模式:
核心目的: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使用场景:当有多种算法完成同一任务,且算法之间可互换时。这种模式允许运行时动态选择算法,易于扩展新的算法。
示例:排序算法的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快速排序、冒泡排序等,算法的切换不影响客户端代码。

接口(Interface):

用途:定义一个行为规范,强调"能做什么",不涉及"如何做"。接口中只能包含未实现的方法声明、常量定义。

使用场景:

当需要实现多继承时(Java中类不能多继承,但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定义不同类之间的通用行为,强调的是功能的契约而非具体实现。

当你想要强制要求子类实现某些方法,但不需要提供默认实现时。
抽象类(Abstract Class):

用途:提供部分实现,可以有抽象方法(未实现的方法),也可以有具体实现的方法。

使用场景:

当多个类共享一部分实现时,可以将这部分实现放在抽象类中,避免重复代码。

当你需要定义一个基类,希望子类遵循其基本结构,但又允许子类覆盖或扩展其行为时。

如果你有一组相关的接口需要实现,可以考虑用抽象类提供一些基础实现,减少子类的编写负担。

结合设计模式的使用

在实现简单工厂模式时,通常会使用接口或抽象类来定义产品的类型,这样工厂可以返回任何实现了该接口或继承了该抽象类的具体产品。

策略模式中,策略(算法)通常被定义为接口,具体的策略类实现这个接口,而上下文类通过持有策略接口引用,可以在运行时切换策略。

综上所述,选择接口还是抽象类,关键在于是否需要提供默认实现以及是否强调行为的规范性。设计模式的应用则需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和扩展性考虑来决定。

相关推荐
极光雨雨12 小时前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政策(Policy)模式)
设计模式·bash·策略模式
流星先生!3 天前
策略模式实现
策略模式
小小寂寞的城4 天前
JAVA策略模式demo【设计模式系列】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来自宇宙的曹先生4 天前
使用策略模式 + 自动注册机制来构建旅游点评系统的搜索模块
旅游·策略模式
花好月圆春祺夏安6 天前
基于odoo17的设计模式详解---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佛祖让我来巡山6 天前
【工厂和策略设计模式妙用】解决接口选择与多重if-else 问题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工厂模式
刘某某.7 天前
使用工厂模式和策略模式实现布隆过滤器
策略模式
牛奶咖啡1311 天前
学习设计模式《十六》——策略模式
学习·设计模式·策略模式·认识策略模式·策略模式的优缺点·何时选用策略模式·策略模式的使用示例
勤奋的知更鸟11 天前
Java 编程之策略模式详解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FreeBuf_11 天前
朝鲜APT组织使用Nim语言恶意软件对macOS发起隐秘Web3与加密货币攻击
macos·web3·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