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区别

相似之处:都用于松耦合

不同之处:

简单工厂模式:只关注传入的参数,对于后续的具体执行逻辑不关注(工厂会自动根据传入的参数类型生产对应的产品)

核心目的:隐藏创建对象的具体逻辑,客户端只需传入参数,由工厂决定实例化哪个具体类。
使用场景:适用于产品类较少,且不会频繁增加新产品类的情况。它简化了客户端的使用,但违反了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因为增加新产品时需要修改工厂类。
示例:不同的登录类型(手机号、微信、账号密码),客户端只需指定类型,工厂负责创建。

策略模式:
核心目的:定义一系列算法,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使用场景:当有多种算法完成同一任务,且算法之间可互换时。这种模式允许运行时动态选择算法,易于扩展新的算法。
示例:排序算法的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快速排序、冒泡排序等,算法的切换不影响客户端代码。

接口(Interface):

用途:定义一个行为规范,强调"能做什么",不涉及"如何做"。接口中只能包含未实现的方法声明、常量定义。

使用场景:

当需要实现多继承时(Java中类不能多继承,但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定义不同类之间的通用行为,强调的是功能的契约而非具体实现。

当你想要强制要求子类实现某些方法,但不需要提供默认实现时。
抽象类(Abstract Class):

用途:提供部分实现,可以有抽象方法(未实现的方法),也可以有具体实现的方法。

使用场景:

当多个类共享一部分实现时,可以将这部分实现放在抽象类中,避免重复代码。

当你需要定义一个基类,希望子类遵循其基本结构,但又允许子类覆盖或扩展其行为时。

如果你有一组相关的接口需要实现,可以考虑用抽象类提供一些基础实现,减少子类的编写负担。

结合设计模式的使用

在实现简单工厂模式时,通常会使用接口或抽象类来定义产品的类型,这样工厂可以返回任何实现了该接口或继承了该抽象类的具体产品。

策略模式中,策略(算法)通常被定义为接口,具体的策略类实现这个接口,而上下文类通过持有策略接口引用,可以在运行时切换策略。

综上所述,选择接口还是抽象类,关键在于是否需要提供默认实现以及是否强调行为的规范性。设计模式的应用则需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和扩展性考虑来决定。

相关推荐
爱吃烤鸡翅的酸菜鱼5 小时前
【Java】基于策略模式 + 工厂模式多设计模式下:重构租房系统核心之城市房源列表缓存与高性能筛选
java·redis·后端·缓存·设计模式·重构·策略模式
0和1的舞者1 天前
《MySQL数据库进阶(九):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二)》
数据库·mysql·oracle·程序员·策略模式·备份与恢复
xiaodaidai丶3 天前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czy87874758 天前
C语言实现策略模式
c语言·排序算法·策略模式
低头不见8 天前
策略模式上下文管理
windows·python·策略模式
崎岖Qiu10 天前
【设计模式笔记10】:简单工厂模式示例
java·笔记·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R.lin11 天前
Java支付对接策略模式详细设计
java·架构·策略模式
xiaoye370813 天前
23种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崎岖Qiu13 天前
【设计模式笔记11】:简单工厂模式优缺分析
java·笔记·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冰糖拌面19 天前
CRLF行结束符问题
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