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


  • 《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读书笔记整理
  • 没有全部读完,选择了感兴趣的章节
  • 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生活加油

99%的焦虑都来自于虚度时间和没有好好做事,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行动起来,认真做完事情,战胜焦虑,战胜那些心里空荡荡的时刻,而不是选择逃避。不要站在原地想象困难,行动永远是改变现状的最佳方式


相机设置和镜头

如何正确设置相机

将IS0设定为最低值

如果你想让照片的清晰度较高,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在使用三脚架时,就可以将ISO设定为最低值,保证画面有一个较高的清晰度。对于大部分相机而言,ISO的最低值是100

为当室外光线强烈时,相机的快门速度会很快(可能超过1/2000秒),最好将ISO值调到100

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

新手建议先用光圈优先模式开始拍摄(在相机拨盘上通常以AV或A表示)。光圈优先是指根据你手动选定的光圈大小,相机通过对场景中光亮度的测算,自动决定快门速度的拍摄模式。

光圈应该多大

最佳光圈f/11及其附近数值的光圈,既避免了因光圈过大而导致的景深过浅和边缘模糊,又减少了因光圈过小而导致的衍射效应

当我想要让所有景物都合焦时,通常会将光圈设定为f/11。据我所知,大多数摄影师都用f/11f/16。当然,也不是只能用这两个,也有一些摄影师会用f/8.

只要光圈不超过f/16,应该都没问题。用更小的光圈,如f/22,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产生更锐利的画质。但是,由于存在一种叫作透镜衍射的光学透镜原理

当光圈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光波会发生衍射,导致图像的清晰度下降。衍射是光波在遇到障碍物(如镜头的小光圈)时发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每个镜头都有一个光圈值的清晰度是最高的。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估算:比最大光圈高出2~3挡的那个为最清晰光圈。(将当前光圈值乘以根号2(或近似地乘以1.4),即可得到下一档光圈值)

例如: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f/4,那么最清晰的光圈就是f/8f/11;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f/2.8,那么最清晰的光圈就是f/8(f/2.8 -> f/4 -> f/5.6 -> f/8)。(这个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所有镜头)

快门速度该是多少

如果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就完全不用考虑快门速度

因为相机会自动计算出合适的快门速度。你选定一个光圈,如f/11,然后相机会根据你对准的环境测算曝光量,给出最合适的快门速度。

使用RAW格式拍摄

RAW 格式 可以在压缩像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画质,不对像素产生过多破坏。用RAW格式拍摄天空时,可以获得更顺滑、更柔和的渐变效果,减少条状物的出现.

打开高光溢出警告功能

可能我们对照片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让高光部分太亮以至于破坏了整个画面。这种情况被称为高光溢出,意味着照片上的某些区域亮度过高,以至于丢失了细节,这个区域里只有一片纯白,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

如何处理高光溢出

有时相机计算出的快门速度是错误的,这样就会发生高光溢出。需要对曝光量进行调整,使用曝光补偿来纠正相机计算出的曝光错误.

曝光补偿的意思是:当相机发生错误时(如出现高光溢出),对曝光进行调节,通过降低画面的亮度(通常以曝光挡位的1/3进行调节),改善画质。

当高光溢出时,你需要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将画面亮度调低1/3个曝光挡位

如果你选择手动拍摄模式,在大部分相机上,曝光补偿功能不起作用,你需要手动改变光圈挡位,降低曝光量。例如,一开始你选择的光圈是f/11,那就需要将光圈值调整为比它高一挡的f/16,不合适就继续调小光圈,直到高光处的曝光合适。

该选用何种测光模式

我使用的测光模式实际上是目前大多数相机的默认模式--评价测光,或者称为矩阵测光/平均测光

什么时候用点测光

当你转换为点测光模式时,相机只计算焦点周围的一小块区域的光线量。

将白平衡设置为阴天

不管室外是什么天气,都将白平衡设置为阴天模式

这个技巧是几年前我从一个摄影师那里学来的,而且一直在拍摄风景时运用它。这个方法可以让照片看上去偏暖色调

借用实时预览保证清晰对焦

先是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然后手动调节焦距,以确保画质清晰,操作方法如下:

(1) 确定焦点,让焦点位于场景大约1/3处,半按快门键打开自动对焦

(2) 打开实时预览功能(微单不需要),这样你就可以通过相机背后的显示屏实时看到即将拍摄的画面,实时预览的一大优点是可以在拍摄前就放大画面(通常,只能在拍摄后放大拍摄到的照片),例如,你对焦在场景大约1/3处的一块岩石上,那就可以按缩放键(它的标识像一个放大镜)放大这块岩石,这样你就可以准确、真实地看到这个区域是否合焦。

(3) 关闭镜头筒身上的自动对焦开关。现在,你进入了手动对焦式。一边转动镜头上的手动对焦环,一边观察放大的区域,直到焦点及其周围区域显像清晰、锐利,然后就可以按下快门键了

现如今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我只会在拍摄特别精彩且有难度的风景照时,偶尔会用

该使用哪种对焦模式

在拍摄风景时,场景的变化不会很大。由于风景仍然属于一种物体,所以最好将对焦模式设置为单次对焦,而不是连续对焦

广角镜头

除非要拍摄的景物离你很远,很有必要使用长焦镜头外,风景摄影中使用得较多的是广角镜头

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拍摄风景的广角镜头,那我应该会选择适用于全画幅相机的24mm镜头或适用于半画幅相机的18mm镜头。当然,使用广角变焦镜头可以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可以使用全画幅相机24-105mm镜头,或者更轻的16-35mm镜头

对于风景摄影而言,不需要过大的广角镜头,也不需要过长的长焦镜头

  • 对于全画幅相机,镜头不要小于16mm,不要大于35mm
  • 对于半画幅相机,镜头不要小于8mm,不要大于24mm

全画幅和半画幅的区别

感光元件尺寸:

全画幅:感光元件尺寸为36×24毫米,这一规格源于早期的胶片相机,后来被应用到数码相机上。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较大,能够充分利用镜头的成像圈,无需进行焦距转换,因此具有出色的成像质量和视觉效果。

半画幅:也称为APS-C画幅,其感光元件尺寸一般为22.7×15.5毫米(也有其他尺寸如23.7mm×15.6mm),约为全画幅的一半。由于感光元件尺寸较小,半画幅相机在使用相同镜头时,需要进行焦距转换

拍摄范围:

全画幅相机可以拍摄更广阔的场景。在同样的焦距下,半画幅相机的拍摄范围会被裁剪,相当于放大了1.5倍或1.6倍(具体取决于相机的裁剪系数)。如果想要得到同样的拍摄范围,半画幅相机需要使用更短的焦距或者远离拍摄对象

景深:

全画幅相机可以拍摄出更浅的景深,即背景虚化的效果更明显。在同样的光圈和焦距下,全画幅相机的景深比半画幅相机要浅一些。如果想要得到同样的景深,半画幅相机需要使用更大的光圈或者更长的焦距

细节和色彩:

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面积更大,每个像素点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线,因此噪点更少,动态范围更宽,色彩还原更准确。相比之下,半画幅相机由于感光元件面积较小,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光线更少,所以噪点更多动态范围更窄,色彩还原相对较差。

何时使用超广角镜头

如果在前景中,确实有景物离你非常近,如一块大岩石,或者一块浮木,这时超广角镜头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因为它会让景物有更强烈的纵深感,让观众觉得景物离得更远了(同样距离的山峰变得更小了)

拍摄之前--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提前踩点

绝美的风景拍出绝美的照片

在黎明破晓时拍摄

在黎明或日暮时分拍摄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里,光线很美,阴影柔和,有利于展现出风景最好的效果

太阳越过地平线前的10~20分钟才是主要的拍摄时段,你要在日出前至少30分钟做好准备。如果太阳升起时天空中有云朵就能折射阳光,出现神奇、炫丽的朝霞。

在日落黄昏时拍摄

其他时间拍什么

我想告诉你:据我所知,很多摄影大师基本不会在中午及其前后时段进行拍摄。因为这时的阳光太强烈,不适合拍照.

在"蓝色时分"拍摄

蓝色时分出现在太阳已经落山后的15~20分钟,持续大"蓝色30分"约30分钟。(它出现之前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拍摄地点,但如果耐心等待,它就会出现,就像圣诞老人一样。)

它之所以被称为"蓝色时分",是因此时的天空没有变黑(就像平常的夜空一样),依旧是蓝色

拍摄日出应该在何时到场

提前上好闹钟

拍摄日出前一晚要做什

我还会在前一天把相机设置好,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会使用如下设置:ISO值100、f/11、光圈优先模式、RAW模式、单次对焦

构图--取景的一切

选择拍摄地点

找出最佳拍摄点。先踩点,然后再支三脚架。

该选择横向还是竖向拍摄

除非我拍摄的景物真的需要我用竖向拍摄(如又高又窄的瀑布),否则我通常都会选择横向

选择焦点

如果你通过调整光圈来确保从前景到背景的所有景物都在合焦范围内(如f/11f/16),可能就会希望焦点能落在预期的位置上,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景深。这个最佳的点位一般在画面的1/3

不管取景框里有什么,将画面1/3处的某个点作为焦点

使用无限焦距

如果取景框中1/3处没有任何东西能处在合焦范围内,你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将镜头焦距调整为"无限"。如果你有一个镜头,它的焦距刻度指示器就在镜头外面,这就更容易了。只需使用镜头侧面的开关,即可从自动对焦切换到手动对焦,然后看焦距刻度指示器,就能看到一个无穷大的符号(∞)

将地平线置于何处

三分法构图原则,它在风景摄影中特别有效

参考三分法,将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下 1/3 或上 1/3 处。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而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可以有一些回旋余地(有时,让地平线位于画面的1/4处甚至要比位于1/3处效果更好)

如何引导视线

在风景摄影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技巧是视线引导,通过引导线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你想让他们看的地方

利用空白吸引注意力

当画面的一部分是空白时,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景物自然就凸显出来了。所有的空白区域被称为"留白"或"负空间".

用光线引导视线

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首先会被照片上最亮的景物吸引。接着:是最清晰的景物。如果最亮的景物同时也是最清晰的,那么它的吸引力是最大的。所以,就可以通过运用这个原理来构图。确保拍摄主体是画面中最明亮的部分

前景的作用

照片的三个关键的部分都到位对吸引注意力很有帮助,这3个关键部分分别是:前景、中景、背景

前景负责将观众的视线吸引到画面上,在视觉上引导他们,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画面的欲望。同时,前景还可以增强景深效果。强而有力的前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把一些景物放在图像的底部(可以是海岸线边的岩石,或是你照片底部的一根圆木,或是一些野花,或是其他任何什么东西,只要能够与中景形成联系,对观众的视线形成引导)。

拍摄主体要清晰

照片中的拍摄主体并不清晰,观众没法一下子就看出拍摄主体是什么

简化场景

简化场景可以让画面更有表现力。例如,拍摄小溪时,溪水里经常会有很多树枝、树叶、杂物等,它们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无法一下子就准确地知道自己应该看哪里。

避免破坏画面的杂物

为何我们需要云朵

云朵可能是画面中最重要的景物,因为它们可以呈现丰富的色彩。

平静的倒影

拍摄雄伟的山峰

如果你能站在这座山上向下拍摄,你的照片就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你还可以选择站在山腰拍摄对面的山峰。这些角度是人们通常见不到的,所以会让照片更有趣,更能吸

将山峰作为背景

如果你不想将山峰作为前景,那就试着把它们当作背景。山峰可以是很好的背景元素

从低处拍摄山峰

让太阳出现在画面中

在构图方面,我个人喜欢让太阳位于左上角或右上角;或者让它挨着某个景物

在坏天气前后拍摄

向其他摄影师学

如何拍出美丽的照片

有引导线的构图

这类照片的特点:画面中有清晰、明确的线条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主体上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16--35mm镜头,焦距16mm; ISO 100;光圈f/11; 快门速度1/4秒

要素:引导线是照片的驱动器。所以你的目标是在前景中寻找可以引导观众视线的物体。例如拍摄上图时,我在冰冻了的湖面上四处寻找向背景中山峰方向延伸的冰裂缝。在冰面上,我可以找到很多裂

如镜的倒影

这类照片的特点:如玻璃、镜子一般映射着场景

相机参数: 光圈优先模式;镜头 24--70mm f/2.8;焦距24mm; ISO 100;光圈f/8;快门速度1/250秒

要素:要想捕捉到这种不起波澜、如同镜面的水面,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早上晨风刮起前起床。多数情况下,晨风刮起的一小时之后,水面就会泛起波浪,倒影会消失。或者在天气不好的时候。

强有力的前景要素

这类照片的特点:前景中存在很有吸引力的景物,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焦距24mm;ISO 100;光圈f/22;快门速度1/30秒

为什么使用f/22的光圈呢?这源于经验。因为背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亮度足够,所以我可以用较小的 光圈让前景、背景都在合焦范围内,用较小的光圈换取更高的清晰度、锐度。

要素:前景中的岩石既可以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和景深,又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视觉引导。

如梦如幻的天空

这类照片的特点:有阴沉、多云、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空。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焦距24mm;ISO 100;光圈f/9快门速度6秒

如果你眼前有一个这样震撼人心的天空,就该选择前景较少、能够展示更多天空的构图方式

山顶

这类照片的特点:山顶处有细节丰富的云朵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8--300mm f/3.5--5.6;焦距150mm;ISO 200;光圈f/10;快门速度1/640秒

要素:由于多数情况下人们是站在低处向上拍摄山峰,所以当改变视角,从高处拍摄时,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水流

这类照片的特点:柔和、如丝般顺滑的水流。

相机参数:B门模式;镜头24--105mm f/4;焦距24mm;ISO 100 ;光圈f/8;快门速度37秒(这个时长远超过常规模式所能达到的最大时长,所以我选择使用B门模式)。

如丝般的溪流

这类照片的特点:顺滑、如丝般的溪流。

相机参数 : 光圈优先模式 ; 镜头 70--200mm f/2.8; 焦 距 200mm; ISO 100;光圈f/22;快门速度30秒。

海边日出

这类照片的特点:宽广壮丽的日出景象。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ISO 100;光圈f/11;快门速度1/30秒。

日间风景

这类照片的特点:天空是日间风景照的重点。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手持相机拍摄;镜头24--70mm f/2.8;焦距30mm;ISO 100 ;光圈f/8;快门速度1/800秒。

要素:这类照片中有4个关键要素:

  • 平衡。画面左侧的小屋以其简单的形状和强烈的颜色,与右上角的云朵形成了完美的对角线平衡,这种平衡感让画面具有协调统一性。
  • 除了小屋,前景中都没什么有吸引力的景物。所以构图的要点之一就是保持画面简洁,尽量减少画面中的东西。地平线非常低,以强调天空和那些巨大的云(尽管,对我来说,小屋上方的条状云比右边的大片云更有趣)。
  • 这张照片的简单、纯粹正是它引人入胜的原因。
  • 虽然我是在直射光下拍摄的,但是光线和阴影都并不强烈。

长曝光下的流水

这类照片的特点:落日映照下如丝般的流水。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ISO 100;光圈f/20;快门速度1/4 秒。我没带ND滤镜,所以使用了f/20的光圈来保证快门较长时间打开。我本来想要用f/22的光圈来让快门打开更长时间,但是因为水流速度比较快,两者不会有明显不同,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f/20的光圈。

层峦叠嶂的风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有层层叠叠的山峰的风景照。

要素:这类照片中有两个主要的构图要素。

  • 天空中没有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尽量少展现一些无聊的东西,如天空。所以,请看我的构图---只露出一点天空,露出的范围只要够给山峰充当背景就够了。
  • 另一个重要要素是创造从前景到背景的景深。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f/2.8;焦距145mm;ISO 200;光圈f/6.3;快门速度1/125秒。

为什么选择f/6.3的光圈和ISO 200?

因为这张照片是手持相机拍摄的,我们在开车,我手里正好有一部相机。我们停在路边,我跳下车去拍了这张照片。如果使用较小的光圈,快门速度就得降低,那样我在手持相机的情况下可能没法保证画面清晰、锐利。所以我将ISO值增加到200,这样我就可以用1/125秒的快门速度,145mm的焦距就能够让我拍摄到高速公路那边的景色。

简洁的风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一小片阳光照射着干净、简单的场景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f/2.8;焦距168mm;ISO 400;光圈f/10;快门速度1/640秒。

因为我没用三脚架所以将ISO值提高了一些,确保我能够使用较小的光圈(如f/10)来获得较大的景深。事实上,这里使用的ISO值有点高了,本身并不需要这么高,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需要提高它。我可以轻松将ISO值降低到200,然后将光圈降低到f/8(你基本上很难察觉到使用f/8和f/10光圈时,锐度有什么不同),那样我就能获得更加清晰的照片了(因为没有噪点)。

全景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保留更大范围的景色。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70-200mm f/2.8;焦距70mm;ISO 100;光圈 f/7.1;快门速度 1/250秒。

低角度的广角照

这类照片的特点:一望无际的大海,有落日、有倒影、有彩霞。

相机参数: 光圈优先模式; 镜头 11-24mm f/2.8 超广角;焦距 11mm ISO 100; 光圈f/11; 快门速度1.3秒。

要素:借着落日时分的漂亮光线,才有机会拍摄到这样的照片。

特殊天气形成的特殊效果

这类照片的特点:雾气给现场增添了神秘感。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24-70mm f/2.8; 焦距24mm; ISO 100;光圈 f/11; 快门速度1/60秒。

峡谷崖缝

这类照片的特点:灵动的光线照在光滑、色彩丰富的墙壁上,展现出丰富的细节.

相机参数:光圈优先模式;镜头14mm f/2.8; ISO 100;光圈f/10;快门速度3.2秒。

博文部分内容参考

© 文中涉及参考链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


《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


© 2018-2024 liruilonger@gmail.com, 保持署名-非商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4.0)

相关推荐
格林威2 天前
常规点光源在工业视觉检测上的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制造·视觉光源
lxmyzzs2 天前
成功解决NVIDIA Jetson docker环境下Opencv+Gstreamer 无法对rtsp相机拉流问题
人工智能·数码相机·opencv
猫林老师3 天前
HarmonyOS多媒体开发:自定义相机与音频播放器实战
数码相机·音视频·harmonyos
黄卷青灯773 天前
标定参数从相机模组读出来
数码相机·相机内参
黄卷青灯773 天前
标定系数为什么会存储在相机模组里面,在标定的时候,算法是在割草机的X3板上运行的啊?
数码相机·算法·相机内参
黄卷青灯773 天前
相机模组,模组是什么意思?
数码相机·相机模组
格林威3 天前
近红外工业相机的简单介绍和场景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制造·工业相机
格林威3 天前
偏振相机在半导体制造的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码相机·计算机视觉·视觉检测·制造
学slam的小范4 天前
【Ubuntu18.04 D435i RGB相机与IMU标定详细版(一)】
数码相机
学slam的小范4 天前
【Ubuntu18.04 D435i RGB相机与IMU标定详细版(三)】
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