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知识:计算机语言、多媒体和软件工程

1.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时指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语言,也被称为编程语言,他是一种被设计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规则和约定,可以用来描述计算机所需执行的操作和计算步骤。

计算机语言主要有一套指令组成,二这种指令一般包括表达式,流程控制和集合三大部分内容。

计算机语言可以分为不通的类别,包括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1.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时一种指令集的体系,时计算机的设计者通过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赋予计算机的操作功能。

第一代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自身语言,二进制代码串。

机器语言指令包括:操作码,操作数的地址,操作结果的存储地址,下条指令的地址。

1.2. 汇编语言

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它也被称为符号语言,因为用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

汇编语言3中语句:

  • 指令:指令是汇编语言中最基本的语句类型,用于描述计算机要执行的操作。
  • 伪指令:伪指令是用于控制汇编过程的语句,不是真正的机器指令。
  • 宏指令:宏指令是一种特殊的指令,用于定义可重用的代码块。

1.3.高级语言

是有种与特定计算机体系结构无关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更接近自然语言,能够以更简洁、更易读的方式描述计算机程序

高级编程语言(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s)是一类更加接近人类语言和思维方式的编程语言,与低级编程语言(如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相比,高级编程语言更容易理解和使用。高级编程语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抽象程度高:高级编程语言屏蔽了许多底层硬件细节,让程序员可以专注于算法和逻辑而不是硬件实现。

  2. 更接近自然语言:高级语言的语法更接近人类语言,这使得编写代码更加直观和易读。

  3. 跨平台性:高级编程语言通常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只需做少量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4. 丰富的标准库和框架支持:高级编程语言通常提供了丰富的标准库和框架,简化了常见任务的实现,例如文件操作、网络通信和数据库访问等。

  5. 更强的错误检查和调试支持:高级编程语言通常有更好的错误检查和调试工具,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常见的高级编程语言包括:

  • Python:以简洁易读的语法和强大的标准库而著称,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开发、自动化等领域。
  • Java:具有跨平台性和强大的面向对象编程特性,广泛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
  • C#:由微软开发,主要用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开发,特别是企业级应用和游戏开发。
  • JavaScript:主要用于Web开发,运行在浏览器上,支持动态交互。
  • Ruby:以简洁、优雅的语法设计为目标,常用于Web开发,尤其是在Rails框架下。
  • Swift:由苹果公司开发,用于iOS和macOS应用程序的开发。
  • Go:由Google开发,注重并发编程,广泛用于云计算和后端开发。

1.3.1.高级编程语言的分类

高级编程语言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3.1.1. 按编程范式分类
  • 面向过程编程语言 :强调过程(或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程序结构主要由一系列函数或过程组成。
    • 例子:C、Pascal
  •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通过对象和类的概念来组织程序,强调数据和行为的封装、继承和多态性。
    • 例子:Java、C#、C++
  • 函数式编程语言 :基于数学函数的概念,强调不变性和递归,通常避免状态和可变数据。
    • 例子:Haskell、Scala、Lisp
  • 逻辑编程语言 :基于逻辑推理的编程,程序由一系列逻辑表达式和规则组成,系统根据这些规则推导出结果。
    • 例子:Prolog
  • 脚本语言 :通常用于编写简单的脚本,来自动化任务或控制应用程序,语法灵活,开发速度快。
    • 例子:Python、Ruby、JavaScript
1.3.1.2. 按执行方式分类
  • 编译型语言 :源代码需要通过编译器编译成机器代码,然后才能执行。通常执行速度较快,但开发过程中的编译步骤较多。
    • 例子:C、C++、Rust、Go
  • 解释型语言 :源代码在运行时由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无需预先编译,通常调试更容易,但执行速度可能较慢。
    • 例子:Python、Ruby、JavaScript
  • 混合型语言 :有些语言既可以编译成中间字节码,又可以在运行时由虚拟机解释执行。
    • 例子:Java(编译为字节码后在JVM上运行)、C#(编译为IL后在CLR上运行)
1.3.1.3. 按用途分类
  • 系统编程语言 :主要用于编写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嵌入式系统等底层软件,通常需要与硬件直接交互。
    • 例子:C、C++
  • 应用程序编程语言 :用于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如桌面应用、移动应用、Web应用等。
    • 例子:Java、Swift、C#
  • 脚本语言 :用于自动化系统任务、处理文本、脚本化应用程序行为等。
    • 例子:Bash、Python、JavaScript
  • Web开发语言 :专门用于Web前端和后端开发,支持动态网页和网络应用的开发。
    • 例子:HTML/CSS/JavaScript(前端)、PHP、Ruby、Node.js(后端)
  • 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语言 :用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统计和科学计算,通常具有强大的数学和数据处理库支持。
    • 例子:Python(Pandas, NumPy)、R、MATLAB
1.3.1.4. 按类型系统分类
  • 强类型语言 :类型检查严格,不允许隐式类型转换,类型错误通常在编译时或解释时被检测到。
    • 例子:Java、Haskell、Rust
  • 弱类型语言 :允许更灵活的类型转换,类型错误可能在运行时才会出现。
    • 例子:JavaScript、Python、PHP
  • 静态类型语言 :类型在编译时确定,类型错误在编译时被发现。
    • 例子:C、C++、Java
  • 动态类型语言 :类型在运行时确定,变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持有不同类型的值。
    • 例子:Python、Ruby、JavaScript

2.多媒体

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或传播形式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将多种媒介(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处理和传播的技术和方式。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广告、通信等领域。

2.1.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文本(Text)

    • 文本是最基本的多媒体元素,可以用来提供信息、描述内容、以及作为其他多媒体元素的说明或注释。
    • 例子:文章、标题、字幕等。
  2. 图像(Image)

    • 图像可以以静态的形式呈现视觉信息,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例子:照片、插图、图表、图标等。
    • 格式:JPEG、PNG、GIF、BMP、SVG等。
  3. 音频(Audio)

    • 音频包括任何形式的声音,如音乐、语音、音效等,能增加多媒体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 例子:音乐背景、旁白、声音效果等。
    • 格式:MP3、WAV、AAC、FLAC等。
  4. 视频(Video)

    • 视频是连续的图像序列,可以表现动态内容,通常伴有音频,用于传达更复杂的视觉和听觉信息。
    • 例子:电影、广告、教学视频等。
    • 格式:MP4、AVI、MOV、WMV等。
  5. 动画(Animation)

    • 动画通过快速显示一系列静止图像来创造运动效果,广泛应用于游戏、教育、广告等领域。
    • 例子:卡通动画、GIF动画、二维或三维动画等。
    • 格式:GIF、SWF、HTML5、3D模型文件(如OBJ、FBX)等。
  6. 交互式元素(Interactive Elements)

    • 交互元素允许用户与内容进行互动,增强用户体验。通过点击、拖动或其他输入方式,用户可以控制内容的显示或操作。
    • 例子:交互式地图、按钮、表单、游戏等。

2.2.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 教育与培训

    •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电子学习、虚拟实验室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 例子:在线课程、教育软件、虚拟现实实验室。
  2. 娱乐与游戏

    • 在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行业,多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
    • 例子:电子游戏、3D动画电影、虚拟现实体验。
  3. 广告与市场营销

    • 多媒体技术在广告行业被用于创作吸引人的广告内容,如动态广告、视频广告、互动广告等。
    • 例子:数字广告牌、社交媒体广告、互动产品展示。
  4. 通信与信息传播

    • 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更具多样性和吸引力,如视频会议、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
    • 例子:视频通话、播客、在线视频新闻。
  5.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多媒体元素整合,创造出虚拟的或增强的现实环境,提供沉浸式体验。
    • 例子:VR游戏、AR应用、虚拟旅游。

2.3.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挑战

  1. 数据存储与处理

    • 多媒体文件通常体积较大,如何有效地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是一个关键问题。
  2. 内容创作与编辑

    • 多媒体内容的创作和编辑需要专业的软件和技能,如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视频剪辑软件等。
  3. 传输与网络带宽

    • 传输高质量的多媒体内容需要较高的网络带宽,特别是在流媒体和实时视频传输中。
  4. 兼容性与标准化

    • 不同设备和平台可能对多媒体内容有不同的支持,确保内容的跨平台兼容性和标准化是一个挑战。

2.4.ITU-T分类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建议的定义,多媒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媒体,每类媒体在多媒体系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2.4.1.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a)

  • 定义:感觉媒体指的是用户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感知到的媒体形式。这些媒体是直接与用户的感官系统交互的,提供了最终的体验。
  • 例子
    • 视觉:视频、图片、动画
    • 听觉:音频、音乐、语音
    • 触觉:通过触觉反馈设备提供的物理感受,如振动反馈

2.4.2. 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a)

  • 定义:表现媒体指的是用于展示和呈现信息内容的媒体。它是系统用来向用户传达感觉媒体的途径或方式。
  • 例子
    • 屏幕用于展示视觉内容
    • 扬声器用于播放音频内容
    • 触觉设备用于提供振动或其他触觉反馈

2.4.3.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a)

  • 定义:表示媒体指的是用于表示和描述信息的符号系统或编码格式。它涉及信息的数字表示方式,使得信息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 例子
    • 图像的数字编码(如JPEG、PNG)
    • 音频的数字编码(如MP3、WAV)
    • 文本的编码(如ASCII、Unicode)
    • 视频编码(如H.264、MPEG)

2.4.4. 存储媒体(Storage Media)

  • 定义:存储媒体指的是用于存储数字化信息的物理介质或设备。这些媒体保存着各种表示媒体的编码数据,供系统在需要时读取和使用。
  • 例子
    • 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硬盘(SSD)
    • 光盘(CD、DVD)
    • 闪存设备(USB驱动器、SD卡)
    • 云存储服务

2.4.5. 传媒媒体(Transmission Media)

  • 定义:传媒媒体指的是用于传输多媒体数据的介质或通信渠道。它们负责将表示媒体从一个位置传输到另一个位置,可能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
  • 例子
    • 有线网络(如光纤、电缆)
    • 无线网络(如Wi-Fi、蜂窝网络)
    • 卫星通信
    • 蓝牙传输

2.5.多媒体的4个重要特征

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多媒体系统的独特性和广泛应用:

2.5.1. 多维化(Multidimensionality)

  • 定义:多维化指的是多媒体系统能够同时整合和呈现多种类型的媒介,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这些媒介可以在同一系统中协同工作,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表达方式。
  • 特征
    • 信息表达的多样性:多维化允许不同类型的媒体同时使用,以增强信息传递的效果。
    • 增强用户体验:通过结合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元素,多维化可以创造更沉浸式的用户体验。
    • 适应不同的内容需求:多维化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用户的需求,如教育、娱乐、广告等领域。

2.5.2. 集成性(Integration)

  • 定义:集成性指的是多媒体系统能够将多种媒介类型(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或应用中,从而实现不同媒体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呈现。
  • 特征
    • 各种媒介的无缝融合:集成性确保不同类型的媒体可以在一个平台或应用程序中协同工作,而不会互相冲突或脱节。
    • 提高效率和一致性:通过集成多种媒体,系统能够提供更一致的信息体验,同时减少开发和处理的复杂性。
    • 统一的用户界面:集成性使用户能够通过一个界面访问和控制所有类型的媒体内容,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2.5.3. 交互性(Interactivity)

  • 定义:交互性指的是用户能够与多媒体内容进行互动,控制内容的呈现方式、获取反馈,甚至改变内容的流动。这一特征使得多媒体系统不仅是信息的被动传输工具,更成为一种互动平台。
  • 特征
    • 用户参与度高:交互性使用户能够主动控制和影响内容的展示,如点击、拖动、输入信息等。
    • 实时反馈:用户的操作可以立即得到反馈,使得信息传递更具动态性和个性化。
    • 增强学习和理解: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交互性能够帮助用户通过实践和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5.4. 实时性(Real-time Capability)

  • 定义:实时性指的是多媒体系统能够实时地处理、传输和展示信息,确保用户能够即时获取和响应多媒体内容。实时性是保证多媒体系统高效运作和用户体验流畅的重要因素。
  • 特征
    • 即时响应:实时性确保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是即时的,用户的操作和反馈不延迟。
    • 流媒体和实时通信:实时性在流媒体播放、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场景中尤为重要,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同步。
    • 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性要求系统能够快速处理输入数据,并及时更新显示内容,以应对实时变化的用户需求或环境。

这四个特征共同构成了多媒体系统的核心优势,使得多媒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6.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2.6.1.多媒体硬件

  • 多媒体计算机(MPC、图形工作站)
  • 多媒体板卡(显示卡、音频卡、视频卡)
  • 多媒体外部设备(触摸屏、扫描仪、摄像头)

2.6.2. 多媒体软件

2.6.2.1. 多媒体系统软件
  • 多媒体驱动程序
  • 多媒体操作系统
2.6.2.2.多媒体支持软件
  • 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 多媒体著作工具
  • 多媒体编程语言
2.6.2.3.多媒体应用工具

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技术层面,以下是这些关键技术的详细介绍:

2.7.1. 视音频技术

视音频技术是多媒体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处理、传输和呈现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各种技术手段。主要技术包括:

  • 音频技术:涉及音频采集、数字化、编辑、处理和播放。常用的音频处理技术包括混音、均衡、降噪等。
  • 视频技术:涵盖视频的采集、数字化、编辑、处理、编码和解码。视频处理技术包括视频剪辑、特效制作、色彩校正等。
  • 同步技术:确保音频和视频的同步播放,避免出现"音画不同步"的现象。

2.7.2.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在多媒体系统中负责视音频和数据的传输。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内容的传输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技术包括:

  • 有线通信:如光纤通信、以太网,提供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连接。
  • 无线通信:如Wi-Fi、蜂窝网络、蓝牙,用于移动设备和远程通信。
  • 流媒体传输技术:通过实时传输音视频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在不下载的情况下即时观看视频或听音乐,如RTSP、HLS、DASH等协议。
  • 网络优化技术:包括QoS(服务质量)管理、内容分发网络(CDN),用于提高多媒体内容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2.7.3. 即时压缩和非即时压缩

压缩技术在多媒体系统中至关重要,用于减少数据量以便更有效地存储和传输。根据压缩的时间要求,可以分为即时压缩和非即时压缩。

  • 即时压缩(Real-time Compression):指在内容捕获或传输时实时进行压缩处理,要求压缩算法具有高效、低延迟的特点。通常用于视频会议、直播流媒体等需要实时处理的场景。
  • 非即时压缩(Non-real-time Compression):指在不要求实时性的情况下进行压缩,通常用于存储或批量处理的场景。非即时压缩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算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

2.7.4. 数据压缩和文件压缩

数据压缩和文件压缩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压缩方法,用于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时间。

  • 数据压缩:指对多媒体数据流进行压缩处理,减少数据的传输量。常用于视频和音频的流媒体传输,典型方法包括视频压缩(如H.264、H.265)和音频压缩(如MP3、AAC)。
  • 文件压缩:指将整个文件或文件集进行压缩,以减少其存储空间或传输体积。常用的文件压缩格式有ZIP、RAR、7z等。

2.7.5. 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

压缩技术根据是否丢失原始数据,可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 无损压缩(Lossless Compression):压缩后可以完全恢复原始数据,没有任何信息丢失。适用于对数据完整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文本文件、工程图纸等。常用的无损压缩格式有PNG(图片)、FLAC(音频)、ZIP(文件)。
  • 有损压缩(Lossy Compression):通过丢弃某些不重要的信息来大幅减少数据量,压缩后无法完全恢复原始数据。适用于对压缩率要求高但可以容忍一定质量损失的场景,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常用的有损压缩格式有JPEG(图片)、MP3(音频)、H.264(视频)。

2.7.6. 压缩编码格式

压缩编码格式决定了多媒体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的方式,是多媒体文件存储和传输的关键。

  • 音频编码格式:如MP3、AAC、FLAC、WAV。不同的音频编码格式有不同的压缩率和音质表现。
  • 视频编码格式:如H.264、H.265、VP9、AV1。视频编码格式决定了视频的压缩率、画质和兼容性。
  • 图像编码格式:如JPEG、PNG、GIF、BMP。不同图像格式在无损和有损压缩之间有不同的选择,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组合编码格式:如MPEG、MKV、MP4,这些格式可以容纳多种媒体类型(音频、视频、字幕等),并将它们封装在一个文件中,方便存储和传输。

2.8.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

2.8.1. VR虚拟显示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的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佩戴头戴式显示器(HMD)和其他外设,如手柄、手套等,沉浸在这个虚拟环境中,与其进行交互。VR技术旨在让用户感受到仿佛置身于虚拟世界中,从而实现沉浸式的体验。

  • 显示设备:VR的显示设备主要是头戴式显示器(HMD),它通过双眼视觉效果创造出三维立体感,同时还会跟踪用户的头部和身体运动,以提供动态视角。
  • 交互设备:手柄、手套、运动传感器等设备用于捕捉用户的动作和手势,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时反馈和互动。
  • 应用领域:VR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模拟训练、虚拟旅游、医疗模拟、教育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虚拟体验。

2.8.2. AR增强显示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是通过将虚拟信息(如图像、声音、文本等)叠加到现实世界的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R眼镜等设备查看增强后的现实环境,从而获得增强的信息体验。AR技术的特点是将虚拟内容与现实环境无缝结合,使用户在实际场景中获得额外的信息和互动体验。

2.8.2.1. 分类
  • 桌面式VR(Desktop VR)

    • 桌面式VR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来呈现虚拟现实内容,用户通过键盘、鼠标、手柄等设备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尽管不具备完全的沉浸感,但适用于一些需要虚拟仿真的应用,如设计和教育。
  • 分布式VR(Distributed VR)

    • 分布式VR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多个VR设备,使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虚拟环境中协作或互动。它适用于多用户虚拟会议、合作游戏、虚拟培训等场景。
  • 沉浸式VR(Immersive VR)

    • 沉浸式VR通过头戴式显示器(HMD)和其他外设为用户提供高度沉浸的体验,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移动和互动。它是最常见的VR形式,广泛用于娱乐、模拟训练、虚拟旅游等领域。
  • 增强式VR(Augmented VR)

    • 增强式VR结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特点,将虚拟元素与现实环境整合,使用户能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虚拟内容。这种形式的VR增强了用户的现实感知,并提供了更丰富的互动可能性。

2.8.3. VR/AR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2024)

在2024年,VR/AR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显示技术的提升

    • 更高分辨率和更宽视场角:研究如何提高HMD和AR眼镜的分辨率,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质量和更宽的视场角,从而提升用户的沉浸感和视觉体验。
    • 轻量化和便携性:开发更轻便、更舒适的佩戴设备,以提高用户长时间使用的舒适度。
  2. 交互技术的创新

    • 自然用户界面(NUI):研究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如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和眼动追踪等,减少对物理控制器的依赖,增强互动的直观性和自然性。
    • 触觉反馈:发展更加精确和真实的触觉反馈技术,使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感知和触摸虚拟物体,增加交互的真实感。
  3. 内容生成与优化

    • 自动化内容生成:研究基于AI的自动化内容生成技术,以减少开发者的工作量,并能快速生成高质量的VR/AR内容。
    • 实时渲染优化:优化渲染算法,提高VR/AR系统的实时渲染性能,确保高帧率和低延迟,以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眩晕感。
  4. 网络与数据传输

    • 低延迟网络传输:研究5G及更高级别的通信技术,降低VR/AR系统的数据传输延迟,尤其是在多用户和分布式VR/AR应用中。
    • 边缘计算与云VR/AR:利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技术,将部分计算任务从终端设备转移到云端,减轻设备负担,并实现复杂场景的渲染和处理。
  5. 多感知融合

    • 多模态感知融合:探索如何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种感知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感知体验。
    • 环境感知与场景理解:研究环境感知技术,使AR设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与现实环境互动,提高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度。
  6. 社会和安全性研究

    • 用户隐私与安全:研究如何在VR/AR系统中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尤其是在涉及生物识别和个人信息的场景中。
    • 长期使用的健康影响:分析VR/AR长期使用对用户身心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指导和使用建议。

这些研究方向将推动VR/AR技术的发展,并扩大其在娱乐、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3.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元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系统指系统System of Systems,SOS 是一种复杂系统设计和组织的方式,其中一个或多个子系统被组合到一起以实现更大的整体系统功能这些子系统本身也可以被视为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组件、接口和功能。适用于其系统元素本身也是系统的情况。

系统工程方法是一种现代的科学决策方法,也是一门基本的决策技术。它正对主要问题、主要情况和全过程,运用有效工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程学科,致力于设计、集成和管理复杂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工程通过系统化的过程和方法论,协调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性能、成本、时间和风险,以确保最终系统满足所有技术和操作要求。

3.1.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1. 需求分析与定义(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Definition)

    • 需求获取:与利益相关者(如客户、用户)沟通,明确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
    • 需求分析:分析需求的可行性、优先级和相互依赖关系,并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 需求验证:确保需求准确、完整,并通过可行性研究和分析验证需求的合理性。
  2.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 概念设计:定义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确定系统的主要组件和子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详细设计:详细规划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接口设计、数据设计等。
    • 系统架构:开发系统的架构模型,确保各组件的集成和兼容性,并为后续开发提供指导。
  3.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

    • 组件集成:将各个子系统或组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验证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常工作。
    • 功能验证:在集成的系统中测试各个功能模块,确保它们符合设计要求。
    • 系统优化:根据集成测试的结果,优化系统性能,解决出现的兼容性和性能问题。
  4. 系统验证与验证(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 系统验证:确保系统的所有组件和功能都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工作,符合技术要求。
    • 系统验证:通过测试、审查和其他验证手段,确保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用途。
    • 验收测试:在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可以正常使用并达到预期效果。
  5. 系统部署与运维(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 系统部署:将开发完成的系统部署到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安装、配置和初始设置。
    • 系统运维: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 故障排除: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
  6. 系统生命周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

    • 生命周期规划:制定系统从需求定义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 变更管理: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管理需求变更、技术更新和环境变化,确保系统的持续适应性。
    • 退役管理:在系统达到使用寿命或被新系统替代时,规划和执行系统的退役过程,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数据的安全处理。

3.2.系统工程的关键原则

  1. 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

    • 强调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相互影响和协同工作。
  2. 跨学科协作(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 系统工程通常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工程师、科学家、项目管理人员、用户等各方的协同工作。
  3. 迭代和增量开发(Iterative and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 通过逐步开发和测试,逐步完善系统,确保每个阶段的产出都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开发打下基础。
  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在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对项目的影响。
  5.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 在整个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最终系统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3.3.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系统工程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包括:

  • 国防和航空航天:导弹系统、卫星、飞机等。
  • 信息技术:大规模信息系统、网络架构、数据中心等。
  • 交通运输:智能交通系统、铁路调度、航空管理等。
  • 能源:电网管理、核电站控制系统、石油开采平台等。
  • 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供应链管理等。

系统工程通过系统化的思维和方法论,确保复杂系统的成功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够应对现代工程项目中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

3.4. 霍尔的三维结构

集中体现了系统工厂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他是还考虑了伪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3.4.1. 时间维(Time Dimension)

  • 背景:时间维度在系统分析中通常用来描述系统或现象随时间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事件的时间顺序、阶段性变化和历史趋势。
  • 应用:在项目管理、历史分析、过程优化等领域,时间维度帮助分析系统的进度、演化和时间相关的依赖关系。

3.4.2. 逻辑维(Logic Dimension)

  • 背景:逻辑维度用于描述系统内部或思想结构中的逻辑关系和因果链条。它涉及到推理过程、系统结构的组织方式,以及决策路径的形成。
  • 应用:逻辑维度在编程、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决策分析等领域中尤为重要,帮助理解复杂系统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一致性。

3.4.3. 知识维(Knowledge Dimension)

  • 背景:知识维度涉及到对信息的组织、分类和结构化表示。它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分类和应用知识,以支持系统或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 应用:在教育、知识管理、信息架构设计中,知识维度帮助定义信息结构、识别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3.5.切克兰德方法

切克兰德方法(Checkland's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是一种用于解决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方法论。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需求和目标不明确、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复杂问题。相比传统工程方法注重"最优化"的思路,切克兰德方法更强调"比较"和"探寻",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来寻找改善现状的途径。以下是该方法的七个步骤的详细解释:

1. 认识问题(Problem Situation Unstructured)

  • 内容:在这一阶段,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信息,全面表达问题现状。这包括识别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明确系统问题结构。要重点关注系统中现存的过程及其不适应之处,同时确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行为主体和影响主体)。
  • 目标:广泛理解问题背景和范围,不带偏见地收集信息,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2. 根底定义(Root Definition of Relevant Systems)

  • 内容: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通过初步定义和理解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底定义的目的是弄清楚系统问题的关键要素,并确定这些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 目标:为系统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基本观点,定义系统中关键因素及其关系,形成对问题的系统性认识。

3. 建立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

  • 内容:在无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使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概念模型应基于根底定义,并通过系统化语言对问题进行抽象描述。该模型应符合根底定义的思想,并能够实现其要求。
  • 目标:通过概念模型直观地描述问题的核心结构和要素,帮助理解复杂系统中的互动关系。

4. 比较和探寻(Comparison and Exploration)

  • 内容:将现实中的问题与概念模型进行对比,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且可行的方案或途径。如果发现不匹配,可能需要对根底定义或概念模型进行适当修正。
  • 目标:在理论与实际之间进行对比,探寻不同的解决方案,确保方案既可行又有效。

5. 选择(Selection of Feasible and Desirable Changes)

  • 内容:根据比较结果,考虑有关人员的态度、社会行为等因素,选择现实可行的改善方案。此步骤要求在不同选项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能满足需求的方案。
  • 目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最能有效解决问题并能被利益相关者接受的方案。

6. 设计与实施(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anges)

  • 内容:根据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形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确保相关人员愿意支持方案的实现。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并设计应对措施。
  • 目标:将理论方案转化为实践操作,确保方案能够在实际中被成功执行。

7. 评估与反馈(Evaluation and Feedback)

  • 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持续进行评估,根据新获得的认识,修正问题描述、根底定义及概念模型等。这一过程确保系统在运行中不断改进,并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 目标:通过持续反馈,保持对系统的动态调整,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总结

切克兰德方法强调的是一种灵活、迭代和参与式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它的核心不在于找到一个"最优解",而是通过不断的比较、探寻和反思,逐步逼近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涉及多方利益、目标不清晰的复杂社会经济问题。

3.6.并行工程方法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一种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旨在通过并行、集成化的处理方式来优化产品开发过程。与传统的线性、阶段性开发方法不同,并行工程强调在产品设计开发的早期阶段,尽可能多地集成相关的过程和因素,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最终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

3.6.1.并行工程的核心点

  1. 产品的设计开发整合

    • 内容: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并行工程方法要求将多个关键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包括概念模型的创建、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以及最终需求的明确。这种整合式设计意味着在早期就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以符合要求的质量完成产品开发。
    • 目标:通过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制造、测试、维护等后续阶段,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和重复工作,从而加快开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
  2. 项目小组的协作与反馈

    • 内容:在并行工程中,各项工作由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项目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独立安排工作,但同时保持信息的透明和反馈机制。定期或随时的反馈有助于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协调解决,避免问题积累导致项目延误。
    • 目标:通过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实现各个开发环节的无缝衔接,确保项目进度的同步推进,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沟通不畅导致的延误或错误。
  3. 信息系统工具的支持与协调

    • 内容:并行工程依赖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来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进行。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DM(产品数据管理)等,能够在产品研制与开发期间支持项目的并行化处理。这些工具不仅有助于数据的共享和协作,还能提供实时的反馈和分析支持。
    • 目标:通过信息系统工具的应用,提升项目的可视性和协调能力,使得各个环节能够高效互动,减少开发过程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确保各项决策依据全面、及时。

3.6.2.并行工程的优点

  • 缩短开发周期:通过并行处理多个开发阶段,减少了每个阶段之间的等待时间,从而显著缩短了整体开发周期。
  • 提高产品质量:早期集成了制造、服务、质量等因素,使得产品在开发初期就能够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后期的修改和返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 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设计迭代和加速开发进度,并行工程降低了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支出。
  • 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快速上市能够为企业赢得市场先机,并行工程的目标正是通过缩短开发周期来实现这一点。

3.6.3.并行工程的应用

并行工程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迭代和高质量产品输出的行业,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尤其在竞争激烈且技术更新迅速的领域,并行工程能够帮助企业保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

并行工程方法通过将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并行推进,并引入协作和反馈机制,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行工程实现了更为紧密和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适应了现代工业中快速变化和高竞争力的需求。

3.8.综合集成法

综合集成法(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Integration, MSI)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钱学森(Qian Xuesen)及其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涉足多个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系统工程和控制论等。他提出的综合集成法旨在应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系统问题,强调多学科的综合和系统的整体性,为中国的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法不仅影响了系统工程和复杂系统研究,还在中国的科技管理和政策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方法论强调通过集成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系统化地解决复杂问题,是现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集成法(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Integration, MSI)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旨在解决复杂的、跨学科的社会技术问题。它通过整合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知识和方法,提供一种系统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框架。综合集成法特别适用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如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技术系统等。

3.8.1.综合集成法的主要内容

  1. 多学科综合(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 定义:综合集成法强调将来自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整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不同学科的专家协同工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解决单一学科无法应对的复杂问题。
    • 应用
      • 在城市规划中,结合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方案。
      • 在医疗领域,通过整合生物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制定综合的健康管理策略。
  2. 系统视角(Systemic Perspective)

    • 定义:综合集成法采用系统视角来分析问题,即将问题看作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系统分析,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从而找到系统优化的途径。
    • 应用
      • 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综合集成法帮助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
      • 在企业管理中,通过系统视角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外部市场环境,优化企业运营和战略决策。
  3. 集成平台(Integration Platform)

    • 定义:集成平台是指一个提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和决策。平台通常包括数据管理系统、模型库、仿真工具等。
    • 应用
      • 在灾害应急管理中,通过集成平台汇集气象、地理、救援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和模型,进行灾害预警和应急决策。
      • 在工业制造中,通过集成平台整合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实现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
  4. 动态反馈与调控(Dynamic Feedback and Control)

    • 定义:在综合集成法中,动态反馈是指系统中各部分的行为和状态能够互相影响,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控机制则是通过动态反馈,实时调整系统参数,确保系统朝着预定目标运行。
    • 应用
      •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信号灯周期和交通管理措施,优化交通流畅性。
      •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利用动态反馈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实时调整预算和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5. 模型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 定义:综合集成法常常依赖于构建系统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以便在虚拟环境中测试不同方案的效果,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并评估决策的可行性。
    • 应用
      • 在军事演习中,通过构建战场仿真模型,模拟不同战术策略的效果,帮助制定作战计划。
      • 在新药研发中,通过生物仿真模型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实际试验的风险和成本。

3.8.2.综合集成法的应用领域

  • 社会经济系统: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综合集成法用于分析和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贫困、教育、公共卫生等。
  • 生态与环境管理:综合集成法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用于理解和调控复杂的生态系统,帮助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 工业与技术系统:在制造业、能源、交通等技术密集型领域,综合集成法用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 公共政策与治理:综合集成法帮助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全面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提升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8.3.综合集成法的优点

  • 全局性与系统性: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集成法能够全面把握复杂系统的全貌,识别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和优化点。
  • 动态适应性:综合集成法强调动态反馈和调控机制,能够适应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协同与创新:通过跨学科的协作和信息的共享,综合集成法能够促进创新,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总结

综合集成法是一种强有力的系统方法论,特别适合处理复杂、多维度的问题。它通过多学科的融合、系统性的分析、动态的反馈调控和仿真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决策者和研究者在复杂环境中做出科学的、优化的决策。

3.9.WSR(物理-事理-人理)

WSR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是由中国学者李京文提出的。李京文教授是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学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将这一方法论系统化,作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种理论框架。

WSR方法论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强调从物理(Wuli)、事理(Shili)和人理(Renli)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论特别适用于复杂系统,尤其是在社会经济系统、管理系统和技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3.9.1.WSR方法论的三个维度

  1. 物理(Wuli)

    • 定义:物理维度指的是系统中的客观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它主要关注系统的物理结构、物质构成、能源转换、物理过程等方面,以及这些过程的科学规律。
    • 应用
      • 在工程系统中,物理维度涉及系统的机械、电子、化学等方面的设计和优化。
      • 在环境科学中,物理维度关注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物理状态和物质循环。
  2. 事理(Shili)

    • 定义:事理维度涉及系统的运行逻辑、功能结构和管理规律。它关注的是系统中事务的逻辑关系、功能配置、流程设计和管理规则等。
    • 应用
      • 在企业管理中,事理维度分析企业的运营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的工作效率。
      • 在信息系统中,事理维度涉及数据流程、信息处理逻辑和系统架构设计。
  3. 人理(Renli)

    • 定义:人理维度涉及系统中的人文、社会和心理因素。它关注的是人的行为、社会关系、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心理需求等方面,以及这些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应用
      •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人理维度考虑公众的心理预期、社会伦理和文化传统,确保政策的社会可接受性。
      • 在教育系统中,人理维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社会的教育期望。

3.9.2.WSR方法论的应用

WSR方法论特别适用于解决那些既涉及自然科学(物理)、又涉及管理科学(事理)和社会科学(人理)的复杂问题。以下是一些典型应用领域:

  1. 复杂工程项目管理

    • 通过WSR方法论,项目管理可以从物理层面优化资源配置,从事理层面优化流程管理,从人理层面增强团队协作和 stakeholder管理。
  2.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物理维度关注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资源、能源),事理维度分析经济制度和政策的逻辑结构,人理维度则考虑社会文化、伦理和公众的接受度。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通过WSR方法论,环境保护项目可以综合考虑物理环境的变化(如污染、气候),事理的环境政策设计,以及人理的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 医疗健康管理

    • 在医疗系统中,物理维度涵盖医疗设备和技术,事理维度包括医院管理和医疗流程设计,人理维度涉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医患关系的管理。

3.9.3WSR方法论的优势

  • 全局性与系统性:WSR方法论通过整合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维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系统分析框架,能够同时考虑自然、管理和人文因素。
  • 适应复杂系统:由于现代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WSR方法论能够有效应对复杂系统中的多维问题,避免单一维度分析的局限性。
  • 实践导向:WSR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强调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具体的指导。

总结

WSR方法论(物理-事理-人理)通过整合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视角,为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分析框架。这种方法论强调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事务运行的逻辑结构以及人文社会的行为特征,特别适用于现代社会中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3.10.系统工程生命周期7阶段和生命周期方法

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通常被划分为七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系统从概念到退役的全过程得到有效管理。系统工程生命周期旨在通过结构化的流程,确保系统的成功开发、部署和维护。

3.10.1.系统工程生命周期的7个阶段

  1. 概念开发阶段(Concept Development Phase)

    • 内容:在这个阶段,识别需求、定义问题,并提出初步的系统概念。这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初步系统概念设计等活动。
    • 目标:明确系统的目标和范围,并确定是否值得继续进行详细的开发工作。
  2. 需求分析阶段(Requirements Analysis Phase)

    • 内容:在需求分析阶段,详细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与利益相关者沟通,明确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操作环境要求。
    • 目标:形成完整、清晰的需求文档,作为后续设计和开发的基础。
  3. 系统设计阶段(System Design Phase)

    • 内容: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设计、接口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这个阶段通常分为高层设计(总体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层次。
    • 目标:开发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为开发和实现提供指导。
  4. 系统实现阶段(System Implementation Phase)

    • 内容:在系统实现阶段,进行实际的系统开发,包括编写代码、硬件组装和系统集成等。还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以确保系统按设计要求运行。
    • 目标:实现系统的物理构建,并确保系统在技术上可行。
  5. 系统集成与验证阶段(System Integration and Verification Phase)

    • 内容:将各个子系统或模块集成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进行系统级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和设计要求。测试包括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 目标:验证系统是否符合预期,并准备系统的最终交付。
  6. 系统部署与运维阶段(System 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Phase)

    • 内容:系统部署到实际使用环境中,并投入运行。这个阶段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用户培训、日常运维和支持等。
    • 目标:确保系统能够在实际环境中稳定运行,并为用户提供支持。
  7. 系统退役阶段(System Decommissioning Phase)

    • 内容:当系统达到生命周期的终点,或被更新的系统替代时,进行系统的退役处理。这个阶段包括系统的数据迁移、资源回收、系统关闭等工作。
    • 目标:安全、有效地关闭系统,并确保系统资源得到合理处置。

3.10.2.生命周期方法(Lifecycle Methodology)

生命周期方法是指对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它为系统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结构化的指导方针。不同的生命周期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和系统。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命周期方法:

  1.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 特点: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生命周期方法,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前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适用于需求明确且变化较少的项目。
    • 优点:结构清晰,易于管理和控制。
    • 缺点:缺乏灵活性,难以应对需求的变化。
  2.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 特点:螺旋模型结合了瀑布模型和迭代开发的特点,通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系统。每个迭代周期包括计划、风险分析、工程实施和客户评估四个步骤。
    • 优点:适应需求变化,风险管理贯穿整个开发过程。
    • 缺点:复杂性较高,管理难度大。
  3. V模型(V-Model)

    • 特点:V模型扩展了瀑布模型,将系统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对应,每个开发阶段都有相应的测试阶段(例如,设计阶段对应系统测试)。
    • 优点:强调验证与验证活动的并行性,提高了系统的质量保障。
    • 缺点:与瀑布模型类似,较为刚性,难以应对频繁的需求变化。
  4. 迭代模型(Iterative Model)

    • 特点:迭代模型通过反复迭代开发系统,每次迭代都开发一部分功能,并进行测试和评估。每次迭代都会逐步扩展和完善系统。
    • 优点:灵活性高,能够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
    • 缺点:需要良好的管理和控制,否则容易造成开发过程的混乱。
  5. 敏捷方法(Agile Methodology)

    • 特点:敏捷方法强调在短周期内快速交付可用软件,通过频繁的迭代和持续的客户反馈,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常见的敏捷方法包括Scrum、Kanban等。
    • 优点:高度灵活,快速响应变化,高效的团队协作。
    • 缺点:对团队的技能和自我管理要求较高,项目规模较大时可能难以控制。
相关推荐
可了~2 个月前
简单介绍冯诺依曼体系
计算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