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黑板架构详解

黑板架构(Blackboard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模仿了多个专家系统协作解决问题的场景。在这种架构中,"黑板"作为一个中央知识库,存储了问题的当前状态以及所有的解决方案和部分解决方案。黑板架构特别适合于解决那些没有确定算法、需要多个知识源(或称为"专家")共同作用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一、黑板架构的组成

黑板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黑板(Blackboard)

    • 作为中心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管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这包括了问题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最终解决方案。
    • 黑板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据结构,如字典或数据库,用于存储键值对形式的信息。
  2. 知识源(Knowledge Sources, KS)

    • 代表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算法,每个知识源都是一个专家系统,负责处理黑板上的一部分信息,并将结果写回黑板。
    • 知识源可以是任何能够读取黑板上的信息、执行特定处理并更新黑板的软件组件。
  3. 控制组件(Control Component)

    • 负责协调知识源的工作顺序,决定何时何种知识源应当被激活以及如何解读黑板上的信息。
    • 控制组件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调度器,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决策支持系统,它根据黑板上的状态和预定义的规则来激活相应的知识源。
二、黑板架构的工作流程

黑板架构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

    • 问题的初始状态被写入黑板。这通常包括问题的描述、输入数据以及任何必要的初始化参数。
  2. 知识源激活

    • 控制组件监视黑板上的信息,根据当前的状态激活一个或多个知识源。激活的标准可以是基于规则的(如当黑板上出现特定信息时)、基于优先级的(如按照知识源的优先级顺序激活)或其他任何自定义的逻辑。
  3. 知识源执行

    • 被激活的知识源读取黑板上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写回黑板。这个过程可能会触发其他知识源的激活,形成一个循环,直到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或达到某个终止条件。
  4. 评估与迭代

    • 控制组件评估黑板上的状态,决定是否继续激活其他知识源或是已经找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则可能需要重新激活之前的知识源或引入新的知识源。
三、黑板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1. 灵活性:可以轻松地添加或修改知识源,适应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
  2. 适应性:能够处理那些没有确定解决方案的复杂问题。
  3. 并行处理:不同的知识源可以并行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缺点

  1. 控制复杂性:随着知识源数量的增加,控制组件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2. 性能问题:大量的读写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瓶颈。
  3. 协调困难:确保不同知识源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可以是一个挑战。
四、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黑板架构示例代码,使用Python编写:

python 复制代码
class Blackboard: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def get(self, key):
        return self.data.get(key)

    def set(self, key, value):
        self.data[key] = value

class KnowledgeSource:
    def __init__(self, blackboard):
        self.blackboard = blackboard

    def process(self):
        # 假设这是知识源A的处理逻辑
        data = self.blackboard.get('data')
        if data is not None:
            result = data + 10  # 简单的处理逻辑
            self.blackboard.set('result', result)

class Controller:
    def __init__(self, blackboard):
        self.blackboard = blackboard
        self.knowledge_sources = []

    def register_knowledge_source(self, knowledge_source):
        self.knowledge_sources.append(knowledge_source)

    def run(self):
        # 初始化黑板
        self.blackboard.set('data', 5)

        # 激活并运行知识源
        for source in self.knowledge_sources:
            source.process()

        # 获取结果
        result = self.blackboard.get('result')
        print(f"Result: {result}")

# 实例化组件
blackboard = Blackboard()
knowledge_source_a = KnowledgeSource(blackboard)
controller = Controller(blackboard)
controller.register_knowledge_source(knowledge_source_a)

# 运行系统
controller.run()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黑板类Blackboard,用于存储和检索数据。我们定义了一个知识源类KnowledgeSource,它包含一个处理逻辑,该逻辑从黑板上读取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写回黑板。我们还定义了一个控制器类Controller,用于注册知识源并协调它们的执行。最后,我们实例化这些组件,并将知识源注册到控制器中,然后运行控制器以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
zkmall1 小时前
企业电商解决方案哪家好?ZKmall模块商城全渠道支持 + 定制化服务更省心
大数据·运维·重构·架构·开源
美狐美颜sdk5 小时前
跨平台直播美颜SDK集成实录:Android/iOS如何适配贴纸功能
android·人工智能·ios·架构·音视频·美颜sdk·第三方美颜sdk
小雷FansUnion8 小时前
深入理解MCP架构:智能服务编排、上下文管理与动态路由实战
人工智能·架构·大模型·mcp
慌糖8 小时前
微服务介绍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June bug9 小时前
【软考中级·软件评测师】下午题·面向对象测试之架构考点全析:分层、分布式、微内核与事件驱动
经验分享·分布式·职场和发展·架构·学习方法·测试·软考
森焱森12 小时前
无人机三轴稳定控制(2)____根据目标俯仰角,实现俯仰稳定化控制,计算出升降舵输出
c语言·单片机·算法·架构·无人机
go546315846514 小时前
修改Spatial-MLLM项目,使其专注于无人机航拍视频的空间理解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架构·音视频·无人机
凌辰揽月15 小时前
8分钟讲完 Tomcat架构及工作原理
java·架构·tomcat
绝无仅有15 小时前
对接三方SDK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排查与解决
后端·面试·架构
搬砖的小码农_Sky15 小时前
XILINX Ultrascale+ Kintex系列FPGA的架构
fpga开发·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