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LateX 线上平台 LoongTeX 推荐

文章目录

    • [一. 良好的细节处理](#一. 良好的细节处理)
    • [二. AI集成](#二. AI集成)
    • [三. 价格](#三. 价格)
    • [四. 有待优化开发的地方](#四. 有待优化开发的地方)
    • [五. 总结](#五. 总结)

这篇文章是我们的一位用户首发于知乎的评论,文中表达了他对我们产品的用心体验和客观评价。我们认为这篇文章不仅中肯且富有洞见,因此特别将其重新发布在此(配图和部分细节做了调整,但文字内容未作删改)。

一般大伙使用 LaTeX 大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在本地配置环境或使用本地的软件,如 vscode + LaTeX,texlive,lyx 等等;另一种是线上 LaTeX 平台,其中用的最多的是 Overleaf,还有一部分高校也有自己的 Overleaf 平台,比如北大以前有一个 latex.pku。各种方案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本地配置往往要求用户对 LaTeX 各种配置了如指掌,如果用户本身是个 LaTeX 相关技术爱好者,本地编译就是最完美的;而不太擅长此道的朋友要么就下个软件(经常是破解版),要么就得求助于线上平台。

我使用 LaTeX 主要是用 Overleaf,啥环境都不用管,直接用模板进行书写就可以,而且还能协作,对于科研合作来说很是方便。但如果说哪里美中不足,那么一方面, Overleaf 断流非常频繁,使用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暴躁;另一方面,价格确实不是很美好,一年 199 刀,人民币一年要 1400,平均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略贵,但考虑到多人合作论文有时候又不得不买。

最近国内的 LaTeX 线上平台开发者找到我,向我推荐了他们新开发的线上 LaTeX 系统,叫做 LoongTex

作为一个 Overleaf 断流受害者,我最近就一直在使用新平台进行论文和 notes 的写作。而且想到我以前在知乎上写的一个路径积分入门文章评论区中,有朋友希望我能把内容整理成一份文档,所以我正好借此机会用 LoongTex 重写了一下这篇文章,并将其挂在了模板库中。路径积分入门攻略的 pdf 文档我挂在了度盘上供需要的朋友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2imI8CTTk9dX6pO1chHFw?pwd=amit

接下来我简单分享一下我体验到的比较好的部分和目前尚需改进的部分

一. 良好的细节处理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是,总算不卡了,写了这么久没有遇到断流问题,而 Overleaf 的断流严重的时候真的要把人折磨疯掉。

相比于 Overleaf 的 LaTeX 代码区和编译结果的分离,LoongTex 我个人体验比较好的一点是,我在打完公式后将鼠标移到公式代码的位置(\begin{equation} 那里),公式会自动现实出来,也算是一种所见即所得。

另外,当你把鼠标移到图片代码时(即 \begin{picture} ),系统也会显示出这里导入的是哪张图片,观感上着实不错。不过目前这个功能还在开发完善当中,期待完全体。

另外,当我们双击选中 LaTeX 编辑区的某一段文字或代码时,pdf文档不仅仅会像 Overleaf 一样跳到对应的页面,而且还会在 pdf 中暂时高亮来提示你具体的位置,确实也更加方便了。

在图片导入方面,你甚至可以直接截图粘贴,而不必像 Overleaf 一样先下载再导入,有的时候写 Notes 随手截图放到 notes 里面更符合一般人的工作习惯。

至于其他方面,没有太多感受。客观来说,让人有明显感觉的要么是相比其他产品有明显优势的地方,要么是相比其他产品有明显差的地方,整体用着相当丝滑舒服。

二. AI集成

初学者写 LaTeX 的时候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系统报错了,然后我们不知道咋处理,然后就需要到处查到处问。那么 LoongTex 一个比较神奇的地方是他们集成了 AI 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还可以直接进行 AI 对话)。

我在这几天使用的过程中,曾经在导入图片时出了一点小问题,此时使用了下面的代码。

复制代码
\begin{picture}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coherent_relation.png}
\caption{相干态表现基本关系\cite{a}}
\end{picture}

结果导入图片歪七扭八,大小也不对。结果在查看报错信息时,意外发现,点开报错信息会有AI来给你进行日志的解释,甚至最后还给了一段修改后的代码,然后我用AI修改后的代码发现问题直接解决,这个体验我觉得挺牛逼的。事实上,很多这种很好的设计开发者压根没告诉我,就说推荐我用用,结果遇到了挺多惊喜。

复制代码
\begin{figure}[h!]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1\textwidth]{coherent_relation.png}
    \caption{相干态表现基本关系\cite{a}}
\end{figure}

除此之外,还有侧边栏还有独立的 AI 对话界面可以使用,很是方便。顺便一提,关于 AI 的风险问题,我也向开发团队做了咨询,AI 并不会抓取我们书写的内容,向 AI 输入的信息仅仅是我们在 AI 界面输入的内容,所以不必担心。

三. 价格

不得不说,国产的产品在性价比这方面一般都没得说。付费版只有一个档,月付 22 块钱,年费 233(月平均 19.4),比开个视频会员还便宜(吐槽一下现在视频会员越来越贵了,而且电视上还要电视会员,还有超前点播)。

开了会员之后我个人觉得最有用的是不限制数量的远程协作,别的就是各种加量全家桶,我体会不多就不多说了。

四. 有待优化开发的地方

我其实最开始使用的时候就问过开发团队,是否有计划搞一个类似于 Overleaf 的 visual editor 功能,毕竟可视化编辑也是个我们日常使用中很重要的需求,他们告诉我不会,稍微有点可惜。不过与之对应的,他们之后计划会把 Markdown 搞一下,由于我平时写 notes 用 Markdown 较多,所以还比较期待,希望能早点端上来。

目前文档还不够丰富,这一点我也咨询过团队,他们目前似乎也在狂补文档,甚至因为更新太频繁导致首页偶尔会 403(不过编辑页面反倒没有任何问题),不由得为他们的头发表示哀悼。

另外相比于现在树大根深的 Overleaf 可以把论文直接提交到 arxiv 和一部分期刊上(虽然我没用过),现在 LoongTeX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目前似乎已经可以直接把项目保存到自己的 Github 账户上,算是个不错的功能。

另外在项目的分享和把自己的项目设置为公共模板的功能,也还在开发当中,这个也希望能整快点,我原本是想直接把项目分享到知乎上的,可惜暂时做不到。

五. 总结

总得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个 LoongTeX 是个相当不错的平台,评价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线上 LaTeX 编辑平台。光是没有断流问题就已经可以给我足够的理由把一部分工作放到这个平台上完成了,至于其他各种小细节用多了还真就回不去了。所以我推荐像我一样平时需要用 LaTeX 工作,但 LaTeX 技术又没那么高的朋友使用(特别是饱受 Overleaf 断流问题困扰的朋友),当然高技术力的同学也可以参考参考来增强自己的配置。总之希望国产 LaTeX 平台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
nlp研究牲2 天前
latex中既控制列内容位置又控制列宽,使用>{\centering\arraybackslash}p{0.85cm}
服务器·前端·人工智能·算法·latex
山登绝顶我为峰 3(^v^)322 天前
如何录制带备注的演示文稿(LaTex Beamer + Pympress)
c++·线性代数·算法·计算机·密码学·音视频·latex
秋窗725 天前
Mac 部署Latex OCR并优化体验(打包成App并支持全局快捷键)
macos·ocr·latex
八一考研数学竞赛1 个月前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模拟试题
学习·数学·latex·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momo8701 个月前
当你安装TeX Live 2025 却遇到中文用户名时。。。
latex
星夜钢琴手1 个月前
缩小 IEEE 会议论文 LaTeX 模板标题、作者信息和正文的间距
latex·ieee conference
cnkeysky2 个月前
vscode 配置 latex
vscode·latex
磁悬浮青蛙呱呱呱2 个月前
xdvipdfmx:fatal: File ended prematurely. No output PDF file written.
latex
EtherWanderer2 个月前
Markdown 到 LaTeX:Overleaf 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latex
hallo-ooo2 个月前
【LaTex】基础语法入门
la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