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常用设计模式

1、单例模式

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这个实例。

分为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

  • 懒汉模式就是 只有用到这个实例才会初始化对象并返回 (调用了对外的接口才实例化对象)
  • 饿汉模式就是 不管用不用得到,都先构造出来,先初始化

双重锁的懒汉模式: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mutex>

class SingeLazy {
private:
	SingeLazy() {}
	SingeLazy(const SingleLazy& ) = delete;
	SingeLazy& operator= (const SingleLazy& ) = delete;
	static SingleLazy* instance;
	static mutex i_mutex;
	
public:
	static SingleLazy*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ptr) {
			mutex.lock();
			if (instance == nullptr) {
				instance = new SingleLazy();
			}
			mutex.unlock();
		}
		return instance;
}
};
SingleLazy* SingleLazy::instance = nullptr;
mutex SingleLazy::i_mutex; // 类外初始化

双重锁机制(Double-Checked Locking)用于确保单例对象只被创建一次,并且提高线程安全性和性能。

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检查 if (instance == nullptr)

当第一个线程获得锁并创建单例对象时,其他等待的线程可能已经通过了第一次检查 if (instance == nullptr),并准备进入加锁阶段。如果没有第二次检查,当第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后,第二个线程会获得锁并尝试再次创建对象。

场景描述:

  • 线程A进入 getInstance(),通过了第一次检查,发现 instance == nullptr,然后加锁并创建实例。
  • 线程B几乎同时进入 getInstance(),也通过了第一次检查,因为当时 instance 还没被创建,但它被阻塞在锁等待状态。
  • 当线程A创建了实例并释放锁,线程B获得锁,并进入锁定区域。如果没有第二次检查,线程B会认为 instance 仍然是
    nullptr,并再次尝试创建实例。

因此,第二次检查的作用是防止在第一个线程创建实例后,其他线程重复创建实例

相关推荐
ox00803 小时前
C++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c++·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工一木子4 小时前
【HeadFirst系列之HeadFirst设计模式】第8天之适配器模式与外观模式:让不兼容的接口和谐共处!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外观模式
付聪121016 小时前
装饰器模式
设计模式
扣丁梦想家16 小时前
设计模式教程: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
強云16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装饰器模式
c++·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強云16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外观模式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
鄃鳕17 小时前
单例模式【C++设计模式】
c++·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扣丁梦想家20 小时前
设计模式教程: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強云20 小时前
23种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小王子102420 小时前
设计模式Python版 迭代器模式
python·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