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常用设计模式

1、单例模式

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来访问这个实例。

分为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

  • 懒汉模式就是 只有用到这个实例才会初始化对象并返回 (调用了对外的接口才实例化对象)
  • 饿汉模式就是 不管用不用得到,都先构造出来,先初始化

双重锁的懒汉模式: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mutex>

class SingeLazy {
private:
	SingeLazy() {}
	SingeLazy(const SingleLazy& ) = delete;
	SingeLazy& operator= (const SingleLazy& ) = delete;
	static SingleLazy* instance;
	static mutex i_mutex;
	
public:
	static SingleLazy*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ptr) {
			mutex.lock();
			if (instance == nullptr) {
				instance = new SingleLazy();
			}
			mutex.unlock();
		}
		return instance;
}
};
SingleLazy* SingleLazy::instance = nullptr;
mutex SingleLazy::i_mutex; // 类外初始化

双重锁机制(Double-Checked Locking)用于确保单例对象只被创建一次,并且提高线程安全性和性能。

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检查 if (instance == nullptr)

当第一个线程获得锁并创建单例对象时,其他等待的线程可能已经通过了第一次检查 if (instance == nullptr),并准备进入加锁阶段。如果没有第二次检查,当第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后,第二个线程会获得锁并尝试再次创建对象。

场景描述:

  • 线程A进入 getInstance(),通过了第一次检查,发现 instance == nullptr,然后加锁并创建实例。
  • 线程B几乎同时进入 getInstance(),也通过了第一次检查,因为当时 instance 还没被创建,但它被阻塞在锁等待状态。
  • 当线程A创建了实例并释放锁,线程B获得锁,并进入锁定区域。如果没有第二次检查,线程B会认为 instance 仍然是
    nullptr,并再次尝试创建实例。

因此,第二次检查的作用是防止在第一个线程创建实例后,其他线程重复创建实例

相关推荐
乂爻yiyao12 小时前
设计模式思想——从单例模式说起
java·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明洞日记13 小时前
【设计模式手册005】单例模式 - 唯一实例的优雅实现
java·单例模式·设计模式
朴shu14 小时前
揭秘高性能协同白板:轻松实现多人实时协作(一)
前端·设计模式·架构
码界奇点1 天前
Java设计模式精讲从基础到实战的常见模式解析
java·开发语言·设计模式·java-ee·软件工程
Charles_go1 天前
41、C#什么是单例设计模式
java·设计模式·c#
ZHE|张恒1 天前
设计模式实战篇(六):装饰器模式 —— 让系统具备“可生长能力”的架构思想
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孟祥_成都1 天前
下一代组件的奥义在此!headless 组件构建思想探索!
前端·设计模式·架构
颜酱2 天前
理解编程的设计原则(前端角度)
设计模式
Wild_Pointer.2 天前
设计模式实战精讲:全景目录
设计模式·设计规范
一叶飘零_sweeeet2 天前
深度拆解汽车制造系统设计:用 Java + 设计模式打造高扩展性品牌 - 车型动态生成架构
java·设计模式·工厂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