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头分析

目录

数据的传输与封装过程

以太网完整帧

以太网头部

IP头

TCP头

数据的传输与封装过程

以太网完整帧


● 对于网络层最大数据帧长度是1500字节
● 对于链路层最大数据长度是1518字节(1500+14+CRC)
● 发送时候,IP层协议栈程序检测到发送数据和包头总长度超过1500字节时候,会进行自动分包处理,接收端在IP层进行包重组,然后才继续往上传递

以太网头部

IP头

TCP头

Src: 源
Dst:目标

Seq:序列号

Ack:应答号(应答包的应答号)

数据包:

A:ACK:应答包

S:SYN:握手包(同步包),连接时产生

P:PSH:(PUSH)数据包,传输数据产生

F:FIN:挥手包,断开连接时产生

UDP头


UDP不会造成粘包和拆包, TCP不会造成丢包

UDP是基于数据报文发送的,每次发送的数据包,在UDP的头部都会有固定的长度, 所以应用层能很好的将数据包分隔开, 不会造成粘包。

UDP不会造成拆包, 但会出现拆包, 这个拆包是在网络层的IP头进行的拆包(判断MTU)。

TCP是基于字节流的, 每次发送的数据报,在TCP的头部没有固定的长度限制,也就是没有边界,那么很容易在传输数据时,把多个数据包当作一个数据报去发送,成为了粘包,或者传输数据时, 要发送的数据大于发送缓存区的大小,或者要发送的数据大于最大报文长度, 就会拆包;

TCP不会丢包,因为TCP一旦丢包,将会重新发送数据包。(超时/错误重传)

为什么UDP会造成丢包:

U DP通信没有发送缓存区, 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UDP通信是将数据尽快发送出去,不关心数据是否到达目标主机. 但是UDP有接受缓存区, 因为数据发送过快, 如果接收缓存区内数据已满, 则继续发送数据, 可能会出现丢包。

丢包出现原因: 接收缓存区满 网络拥堵, 传输错误

相关推荐
Python私教12 分钟前
C 语言运算符全景:从入门到进阶
c语言·开发语言·网络
Mr. zhihao1 小时前
理解 HTTPS 和 Burp Suite 证书信任机制
网络协议·http·https
星释1 小时前
IIS申请免费证书并配置网页重定向至HTTPS
网络协议·http·https
运维李哥不背锅2 小时前
Ansible 模块详解:高效管理你的 IT 基础设施
服务器·网络·ansible
せいしゅん青春之我3 小时前
【JavaEE初阶】网络原理——TCP报文结构、确认应答机制
网络·笔记·网络协议·tcp/ip·java-ee
☆璇4 小时前
【Linux】数据链路层
linux·服务器·网络
电鱼智能的电小鱼6 小时前
基于电鱼 ARM 工控机的AI视频智能分析方案:让传统监控变得更聪明
网络·arm开发·人工智能·嵌入式硬件·算法·音视频
2501_915909066 小时前
网络调试工具推荐 Fiddler抓包工具使用教程与代理设置详解(HTTP/HTTPS配置与实战技巧)
网络·http·ios·小程序·fiddler·uni-app·webview
芙蓉王真的好17 小时前
初阶吃透:HTTP 请求行的格式(Method + URL + Version)详解
网络·网络协议·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