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认识协议

目录

前言

一、IP地址与端口

二、网络协议

1.网络体系结构框架

2.网络字节序


前言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

计算机网络涉及非常广泛,这篇文章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有个认识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IP地址与端口

IP地址

设备的标识符,在网络中是主机的唯一标识,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

IPv4:uint32_t类型的数据,代表一个无符号32位整形数据,可以存储0~2^32-1个整数

IPv6:unit8_t ip[16]表示一个IPv6地址,并且不向前兼容。

IPv6是为了防止IPv4使用完而创建出的,但是为了防止使用完创建了DHCP与NAT技术

DHCP:动态地址分配技术--谁上网给谁分配IP地址

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组建私网,私网中的大量主机可以使用同一个IP地址

分类:目的IP地址和源端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者的地址

源端IP地址:发送者的地址

为了能够进行网络通信,网络中的每条数据中都包含了源端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描述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端口:PORT--在一台主机上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作用

由于一台主机可以运行多个网络服务,它的作用用于区分不同的网络请求。

客户端与服务器中的某个服务建立连接,需要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端口号帮助网络层将数据包正确地传递给目标主机是的相应进程

本质:uint16_t--无符号16位整数范围 0~65535。一个网卡能发起网络通信的范围

端口分类:源端端口和对端端口

源端端口:发送端端口信息

对端端口:接收端端口信息

二、网络协议

1.网络体系结构框架

OSI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是一个理论框架。现在主流的是TCP/IP模型

OSI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模型--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沟通。如:FTP、SSH、HTTP。

传输层:负责端与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如:TCP、UDP。

网络层:负责IP地址的管理与路由选择。如:IP协议、ICMP。

链路层:负责相邻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ETH、交换机。

TCP/IP模型一般为四层,也可以为五层,第五层是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物理广电信号的传输。

数据封装:初始数据进行网络传输,从应用层开始,到物理层,层层进行封装,通过光电信

号发送到指定主机中。

数据分用:主机接收到的光电信号从物理层开始到应用层层层解封,得到原始数据。

2.网络字节序

字节序

CPU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存取的顺序

存储:在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一般使用二进制。如 int a = 0x01020304

分类

大端字节序:低地址存高位。 0x01 0x02 0x03 0x04

小端字节序:低地址存低位。 0x04 0x03 0x02 0x01

主机字节序取决于CPU的架构:x86-小端 MIPS-大端

在网络通信中,如果两个主机之间的字节序,一个是大端,一个是小端,会导致数据错误。为了处理不同字节序之间的转换问题,制定了网络字节序标准--大端字节序

发送方无需关注对方字节序,发送的数据,先转化成网络字节序发送出去,接收方也无需理会对方的字节序,接收数据,总是以网络字节序转换为自己对应的主机字节序进行处理

影响

对于单元存储大于一个字节的数据类型有影响。

相关推荐
ZYT_庄彦涛17 小时前
关于数据包分片总长度字段的计算和MF标志位的判断
计算机网络·mtu·mf标志位
报错小能手21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24——运输层 可靠数据传输 超时间隔加倍 快速重传 是回退n步还是选择重传
网络·计算机网络·php
2401_841495641 天前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网络·计算机网络·ip·tcp·osi·分层结构·协议数据单元
报错小能手1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17——应用层 内容分发网 CDN操作及集群选择策略
计算机网络
ozawacai1 天前
详细了解TLS、HTTPS、SSL原理
计算机网络·https·ssl
易ლ拉罐2 天前
【计算机网络】IO复用方法(三)——poll
计算机网络
小无名呀2 天前
socket_udp
linux·网络·c++·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udp
wusam2 天前
计算机网络实验04:IP与ICMP数据报分析实验
网络·计算机网络·icmp分片报文
水月wwww2 天前
ubuntu网络连接出错解决办法
linux·运维·计算机网络·ubuntu·操作系统·ubuntu网络连接
0和1的舞者2 天前
网络通信的奥秘:网络层ip与路由详解(四)
大数据·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智能路由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