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Ampere架构和Hopper架构技术解析

**** 

英伟达的Ampere架构和Hopper架构技术解析

****   

英伟达Ampere与Hopper架构,两大GPU设计里程碑,显著提升性能与能效,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引领行业革新。

Ampere架构(安培架构)

Ampere架构于2020年随NVIDIA A100计算卡问世,主攻数据中心、专业图形及高端游戏领域。

关键技术特点:

第二代RT Core与第三代Tensor Core革新,大幅提升光线追踪及AI计算,实时渲染、物理模拟与AI推理效能显著飞跃。

Hopper架构

英伟达Hopper架构,颠覆性技术创新,专为加速计算打造,覆盖从小型企业至百亿亿次级HPC及万亿参数AI,满足各类工作负载需求。

Hopper架构,以Grace Hopper命名,于2022年震撼发布,引领英伟达GPU设计革新,专为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市场而生。

Hopper架构技术原理解析:

  1. 多芯片模块(MCM)设计

Hopper架构采用了创新的多芯片模块(MCM)设计,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GPU不再是单一的大芯片,而是由多个小芯片通过高速互连技术整合在一起。这种设计允许更灵活的扩展和更高的性能密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良率和降低成本。

  1. Tensor Core进化

Hopper架构的张量核心(Tensor Cores)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支持更广泛的数学运算精度,如FP64、TF32、FP16等,这对于需要高精度计算的科学模拟和AI训练任务至关重要。在AI性能方面,H100 GPU在多种精度下实现了对比前代A100 GPU高达3倍的性能提升。

  1. 稀疏性支持与优化

NVIDIA越来越注重稀疏性技术,Hopper架构支持动态稀疏性,允许GPU在处理神经网络时跳过零值权重的计算,从而提高效率和性能。这对于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尤其有益,因为这些模型往往包含大量零值权重。

  1. 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Hopper架构强调安全性,内置了多项安全特性,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同时,它设计用于安全地扩展,支持各种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从边缘计算到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都能保证高效、安全的运行。

  1. 先进制造工艺

H100 GPU采用的是先进的制造工艺(如台积电的4N或5nm工艺),这使得在保持能效的同时,能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达到约800亿至1400亿的数量级,大大提升了计算密度和能效比。

  1. 高速互连与存储技术

Hopper架构优化了内存带宽和数据传输速度,可能采用HBM3或类似的高速内存技术,以及增强的NVLink和NVSwitch技术,确保在多GPU配置中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这对于大规模并行计算至关重要。

  1. 软件生态支持

除了硬件创新,Hopper架构也伴随着软件生态系统的全面升级,包括CUDA、cuDNN、TensorRT等工具和库的优化,确保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新架构的潜力,简化开发流程,加速应用部署。

Hopper架构全面超越Ampere,在晶体管、设计、工艺上显著升级,旨在满足未来AI与数据中心市场对高性能与能效的迫切需求。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见解?-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和分享。-

相关推荐
盼小辉丶9 分钟前
Transformer实战(22)——使用FLAIR进行语义相似性评估
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transformer
hqyjzsb28 分钟前
2025 年项目管理转型白皮书:AI 驱动下的能力重构与跨域突破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重构·产品经理·编程语言·caie
Juchecar32 分钟前
大模型开源闭源之前景分析
人工智能
萤丰信息33 分钟前
从超级大脑到智能毛细血管:四大技术重构智慧园区生态版图
java·人工智能·科技·重构·架构·智慧园区
棱镜研途38 分钟前
科研快报 |声波“听”见火灾温度:混合深度学习重构三维温度场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重构·传感·声波测温·火灾安全
ygyqinghuan1 小时前
PyTorch 实现 MNIST 手写数字识别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2401_836900331 小时前
PyTorch实现MNIST手写数字识别:从数据到模型全解析
pytorch·深度学习·可视化训练
武子康1 小时前
AI-调查研究-102-具身智能 智能机械臂、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的模仿学习、强化学习与多模态融合趋势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ai·机器人·强化学习·具身智能
观远数据1 小时前
A Blueberry 签约观远数据,观远BI以一站式现代化驱动服饰企业新增长
大数据·数据库·人工智能·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