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基础概念

1.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

  • 连通性
  • 共享

下面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 (1)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网络用户不但可以使用本地计算机资源,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联网的远程计算机资源,还可以调用网中几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项任务。
  •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可以联网或脱网工作。联网计算机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网络中合法的远程用户提供服务。
  • (3)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联的节点组成的,节点之间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节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规定好的通信规则。这就和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需要大家都说同样的语言,如果一人说中文而另一人说英文,这时就需要找一个翻译才能交流。

互联网的构成

网络边缘 :有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由用户直接使用 ,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位于互联网边缘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如桌面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网络核心 : 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由互联端系统的分组交换设备和通信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如:分组交换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通信链路(光纤、铜缆、无线电、激光链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 早期计算机通信(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在计算机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主要依靠网络电报和专用线路,但这些网络系统并不普及。

  2. 分组交换网络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分组交换网络将信息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并增强了网络的容错性,互联网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 互联网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最初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随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开始展现出其巨大潜力。

  4. ARPANET的建立: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了ARPANET,这是最早的网络之一,它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为现代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5. TCP/IP协议的诞生: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这成为了现代互联网通信的基础。

  6. 全球互联网的形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统一,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用户。

  7.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研究试验阶段、起步阶段,到1997年以后快速增长,形成了多个主要的网络体系。

2、网络的分类

个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

能在便携式消费电器与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通信的网络

覆盖范围一般在10米半径以内,如蓝牙耳机等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部地区形成的区域网络,如企业网络

分布地区范围有限,可大可小,大到一栋建筑、小到办公室内的组网

电脑WLAN接入,打印机共享等等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范围覆盖一个城市的网络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覆盖很大地理区域,乃至覆盖地区和国家

注:我们常见的WLAN 是LAN的一种,称为无线局域网。在无线局域网WLAN发明之前,人们要想通过网络进行联络和通信,必须使用物理线缆-铜绞线或光纤 进行物理线路连接,但这样的局域网转载和拆卸都很麻烦。随着网络的发展,人民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 ,使用电磁波进行网络架构,实现了无线局域网互联,让信息随身化。

协议标准:OSI七层模型

计算机之间要实现通信,除了技术支持还需要一些规则来进行信息匹配,方能进行交流。不同的厂商生产不同的计算机,其CPU等内部构造不尽相同,就好比两个外国人,那么计算机或者说外国人之间需要实现通信或交流,那么两者之间就需要学会同一种交流规则,对于两个外国人来说,这种交流规则就是语言,而对于计算机来说,这种交流规则就是各种协议。协议的出现让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的计算机只要能够支持同一种协议就能实现正常通信,进行交流。

客户端---服务器

跨平台的原理

Java跨平台的原理:

协议分类

下面是一些以前常用的协议(因为现在基本都是TCP/IP协议):

请求过程:不管什么协议都是经过下列的 包装 + 解包 的过程。

网络分层

1、协议的标准:OSI七层模型

计算机通信诞生之初,系统化与标准化未收到重视,不同厂商只出产各自的网络来实现通信,这样就造成了对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造成了很大障碍,缺乏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为解决该问题,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个国际标准OSI(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注:TCP/IP并非ISO指定,是由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建议、致力推进标准化的一种协议,其中,大学等研究机构和计算机行业是推动标准化的核心力量,现已成为业界标准协议。协议的标准化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ISO对协议进行分层,每个分层可以独立使用,其实系统中某些分层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因此可以构造一个扩展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强的系统;此外,通过分层可以细分通信功能,更易于单独实现每个分层的协议,界定各个分层的具体责任和义务。

但过分模块化,处理变得更加沉重,以及每个模块都不得不事先相似的处理逻辑等。

以下是各层功能描述:

  1. 物理层协议
    负责0、1 比特流 (0/1序列)与电压的高低、逛的闪灭之间的转换。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只是说明标准。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注:bit和字节Byte,我们常说的1字节8位2进制即:1B=8bit)。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环网。

  2. 数据链路层协议
    负责物理层面上的互联的、节点间的通信传输(例如一个以太网项链的2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3. 网络层协议
    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可以使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主要负责寻找地址和路由选择 ,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4. 传输层协议 (核心层):
    传输层是OSI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检查分组编号与次序,传输层对其上三层如会话层等,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网络层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点信息主要功能。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主要功能:

    ①:为端到端连接提供传输服务

    ②:这种传输服务分为可靠和不可靠的,其中Tcp是典型的可靠传输,而Udp则是不可靠传输。

    ③: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管理服务

    包括的协议如下:

    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适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

    DCCP、SCTP、RTP、RSVP、PPTP等协议。

  5. 会话层协议:
    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记忆数据的分隔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

  6. 表示层协议: 将数据格式转换为标准格式
      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信息可被另一个系统应用层读取。具体来说,就是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传输格式,不同设备对同一比特流解释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因此,主要负责使它们保持一致。

  7. 应用层协议:

    ①: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客户机/服务器的访问协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服务器回应相应的网页。

    ②:文件传送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连接 使用TCP可靠的运输服务。主要功能:减少/消除不同操作系统下文件的不兼容性。

    **③:**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客户服务器模式,能适应许多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网络虚拟终端NVT的意义。

    ④: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Client/Server模式,面向连接。基本功能:写信、传送、报告传送情况、显示信件、接收方处理信件。

    **⑤:DNS域名解析协议:**DNS是一种用以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Internet服务。

    **⑥:**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用UDP数据报,只支持文件传输,不支持交互,TFTP代码占内存小。

    **⑦:**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NMP模型的4个组件:被管理结点、管理站、管理信息、管理协议。SNMP代理:运行SNMP管理进程的被管理结点。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发现协议中的引导文件名、空终止符、属名或者空,DHCP供应协议中的受限目录路径名 Options --可选参数字段,参考定义选择列表中的选择文件。

PS:其实协议分层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运用协议的作用,而不是绝对的分层,有的层之间协议也是可以共用的,特别是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三层。

相关推荐
laimaxgg10 分钟前
Linux关于华为云开放端口号后连接失败问题解决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tcp/ip·华为云
jerry-891 小时前
centos 安全配置基线
网络
didiplus1 小时前
告别手动编辑:如何用Python快速创建Ansible hosts文件?
网络·python·ansible·hosts
Thomas_YXQ2 小时前
Unity3D 动态骨骼性能优化详解
开发语言·网络·游戏·unity·性能优化·unity3d
kingbal2 小时前
SpringBoot:websocket 实现后端主动前端推送数据
网络·websocket·网络协议
德迅云安全-小钱4 小时前
跨站脚本攻击(XSS)原理及防护方案
前端·网络·xss
Cici_ovo6 小时前
wlan和vlan
网络·智能路由器
hardWork_yulu11 小时前
Android RTMP直播练习实践
网络·安卓
qq_2430507912 小时前
irpas:互联网路由协议攻击套件!全参数详细教程!Kali Linux入门教程!黑客渗透测试!
linux·网络·web安全·网络安全·黑客·渗透测试·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