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车联网系统架构及其相关通讯技术及其标准(如CAN、LIN、Ethernet、LTE/5G等);
实际上这个V2X和目前这个MU-MIMO课题相似,都是接入网这一块,通过基站对终端设备进行资源分配以及通信;
整体框架也和 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类似
这里无线侧就是基石,通过它汽车的数据才能上云;
4G/5G网络: 作为车联网的通信基础,通过4G/5G网络实现车辆之间的即时通信,将行车数据传输至云端。从技术上讲,这里的4G/5G网络与我们日常使用的4G/5G蜂窝网络为同一网络,但运营商会采取一些优化措施,例如,提供专用网络切片,针对不同的车辆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的网络资源和优化配置。
**T-Box(车载通信盒):**作为车辆的智能通信枢纽,集成了通信、计算和控制功能,安装在汽车内部,负责与车内系统和云端进行高效通信,实现远程控制与监测。
**APN:**4G/5G网络连接通常需要配置APN,即接入点名称。APN是一种网络接入技术,决定了车联网终端过哪种接入方式来访问网络。通过配置不同的APN,对Telematics、FOTA和娱乐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流量进行识别和隔离,确保各类数据有自己独立的通道,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技术:**P-GW充当蜂窝网络的终结点,负责将车辆终端的数据与互联网或私有专网进行打通。它扮演了数据传输的网关角色,确保车辆能够与互联网服务进行通信。
对第一个车辆信息控制的理解:
是的,根据描述,手机端 APP 发送的指令首先传输到服务器端(TSP 服务器),然后再通过服务器转发到车载 T-Box。这个流程可以详细拆解如下:
-
用户操作手机端 APP:用户在 APP 上发送远程控制命令,比如解锁车门或启动发动机。
-
命令传输到 TSP 服务器:手机端 APP 通过蜂窝网络将命令发送到 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服务器。TSP 服务器是车辆远程监控和管理的中枢,它处理来自用户的请求并负责后续命令的分发。
-
TSP 服务器与车辆通信:TSP 服务器通过 MPLS VPN 与车载 T-Box 建立的安全通信通道,将控制命令发送到车辆的 T-Box。
-
T-Box 接收命令:车载 T-Box 内置的 SIM 卡通过蜂窝网络连接到边缘云,最终从 TSP 服务器接收到远程控制命令。
-
命令通过 CAN 总线传输:T-Box 将收到的控制命令转化为 CAN 总线上的控制报文,传递给对应的车辆电子控制单元(ECU)来执行具体操作(例如开门、启动等)。
-
反馈结果传回:车辆执行完操作后,T-Box 将操作的结果(成功与否)通过同样的通信通道反馈给 TSP 服务器。
-
反馈信息传送到用户手机:TSP 服务器接收到车辆的反馈信息后,将操作结果发送回用户的手机端 APP,用户可以在 APP 上看到执行情况。
总结
手机 APP 发送的指令并不会直接传输到车辆 ,而是先传输到 TSP 服务器,再由服务器通过安全的通信通道转发到车辆端 T-Box。整个过程确保了通信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但是近的话可以直接用蓝牙;
车联网:其实就是车辆物联网,基于现在的5G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
是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 通过无线通信 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 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
车联网是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传输技术)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
也就是说本车利用传感器感知周身获取状态信息,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和现代只能信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
车联网中的三网与三网融合
车内网
车际网
车载移动互联网
联网技术是在交通基础设备日益完善和车辆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在车联网网络架构是基于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发展起来的。
主要由四大层次结构组成,按照其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采集层。
看到这,我感觉车企这些物联网测试/开发都是基于车内设备在做
这里的理解:车联网应用比如我有一个app查看控制车辆信息等就不需要跟车直接相连而是借助车辆网云平台;
对于自动驾驶中与外部环境以及其他车辆之间的通信,通过传感器实现;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范畴,车是物联网的终端 ,解决的是云平台对车这个终端状态的感知。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范畴,解决的是车对环境的感知。
2. 关键通讯技术及标准
车联网系统依赖多种通信技术和协议来实现车辆与其他设备的高效通信。这些技术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车内通讯和车外通讯两类。
车内通讯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用于车辆内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通信,以实现不同系统(如动力系统、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的协调。
-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 简介:CAN 是一种车内局域网络,用于连接多个ECU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它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 应用场景:CAN 广泛用于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安全系统(如发动机控制、制动系统等)。
- 特点:基于总线结构,支持多主通信,传输速率可达到1 Mbps,数据帧较短(最大8字节)。
-
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 简介:LIN 是一种低速串行通信协议,设计用于与 CAN 网络互补,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车载应用。它成本较低,适合简单的车内设备之间通信。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车门、窗户、车灯等简单的执行装置控制。
- 特点:传输速率较低(最高20 kbps),通常作为从属网络连接到 CAN 网络上。
-
Ethernet(车载以太网)
- 简介:随着车辆功能的复杂化和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传统的 CAN 和 LIN 网络已无法满足高带宽需求。车载以太网提供了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解决方案。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娱乐信息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摄像头数据传输等高带宽应用。
- 特点:支持高达 1 Gbps 或更高的传输速率,并支持 IP 协议栈的使用。
这里对CAN总线先进行学习:
CAN总线协议(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是德国BOSCH(博世)公司研发的一种串行通讯协议总线,它可以使用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车外通讯技术
车外通讯技术主要用于车辆与外部环境(其他车辆、基础设施、行人、云端)之间的通信,形成更广泛的智能交通系统。
-
LTE/5G
- 简介:LTE(4G) 和 5G 是车联网中常用的蜂窝通信技术,特别是 5G,以其超高带宽、超低时延、广覆盖等优势,成为支持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
- 应用场景:用于 V2X(车辆与一切)的通信场景,包括 V2V(Vehicle-to-Vehicle)、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P(Vehicle-to-Pedestrian)、V2C(Vehicle-to-Cloud)。
- 特点:5G 能够提供更低的时延(1ms 以内),支持超大规模的设备连接(百万量级每平方公里),并能够承载高带宽应用,如高清视频传输和远程驾驶。
-
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
- 简介:DSRC 是一种基于 IEEE 802.11p 的短程无线通信技术,专门为车联网设计,主要用于车辆之间的直接通信。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 V2V、V2I 场景,实现如碰撞预警、红灯提醒、道路交通信息广播等应用。
- 特点:工作频段为 5.9 GHz,通信范围大约为300米,适合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短距离通信。
-
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 简介:C-V2X 是基于蜂窝网络的 V2X 通信技术,具有两个工作模式:直接通信(PC5 接口)和通过蜂窝网络的通信(Uu 接口)。C-V2X 被认为是 DSRC 的继承者,并被 5G V2X 进一步扩展。
- 应用场景:C-V2X 可以用于多种 V2X 场景,包括V2V、V2I、V2P、V2N(Vehicle-to-Network)。
- 特点:C-V2X 具有更高的扩展性,利用蜂窝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通信和更大的网络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