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基础—Bleu得分

引言

机器翻译任务中,通常会需要评价指标来评估机器翻译的好坏。仅通过统计翻译词在标准翻译中出现的次数这种方式很不合理,就需要用到Bleu得分来进行评估。

1.n-gram(N元组)

假设要翻译:Le chat est sur le tapis(法语),有两个参考翻译:The cat is on the mat和There is a cat on the mat,机器翻译的是:the the the the the the the。n-gram(N元组)表示N个连续的词组成的组合,比如参考翻译的1中有二元组:The cat、cat is、is on、on the、the mat。使用n-gram可以捕捉一定长度的上下文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和评估翻译质量。

针对机器翻译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果只统计译词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次数来评估机器翻译的准确率,那the the the the the the the这个翻译中,每个词都是the,都出现在参考翻译中,准确率7/7=1,这显然是糟糕的翻译。

现在改良评估的方式,在一元组中(1-gram),考虑每个译词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比如the在参考翻译1中出现2次,在参考翻译2中出现1次,因此计算的准确率应该是2/7,这个准确率就合理多了。

在二元组中,假设机器翻译的结果为:The cat the cat on the mat,则二元组有:The cat、cat the、the cat、cat on、on the、the mat(忽略大小写),the cat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是1,cat the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是0,cat on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是1,on the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是1,the mat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是1,因此计算的准确率为所有二元组最大次数之和/二元组数量:4/6。

现在将一元组推广到N元组,定义如下公式:

其中,n-gram表示机器翻译中的n元组,Count()表示计数函数(对机器翻译结果的n元组计数),CountClip()表示机器翻译中所有n元组在参考翻译中出现的最大次数的计数。

2.Bleu得分

Bleu得分的公式如上,一般计算n元组的精确度再进行组合。BP表示惩罚因子,公式如下:

其中,output表机器翻译的输出,reference表示参考翻译的输出。如果机器翻译的输出大于参考翻译的输出长度,则BP=1;否则,BP<1。因为如果机器翻译很短,那么输出的大部分词语都很可能出现在参考翻译中,准确率就比较高;惩罚因子的作用就是加大对输出短的翻译的乘法力度,从而促进机器翻译更接近参考翻译的长度或更长。

3.优缺点

优点:

(1)方便、快速、结果有参考价值。

(2)与人工评价有较高相关性。

缺点:

(1)不考虑语言表达(语法)上的准确性。

(2)测评精度会受常用词的干扰。

(3)短译句的测评精度有时会较高。

(4)没有考虑同义词或相似表达的情况。

Bleu 得分是一个单一实数评价指标 ,其在机器翻译和图片描述中应用广泛,用以评价机器生成的语句和实际人工生成的结果是否相近。

相关推荐
Blossom.11817 分钟前
机器学习在智能制造业中的应用:质量检测与设备故障预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机器人·tensorflow·sklearn
天天扭码21 分钟前
AI时代,前端如何处理大模型返回的多模态数据?
前端·人工智能·面试
难受啊马飞2.031 分钟前
如何判断 AI 将优先自动化哪些任务?
运维·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程序员·大模型·大模型学习
顺丰同城前端技术团队32 分钟前
掌握未来:构建专属领域的大模型与私有知识库——从部署到微调的全面指南
人工智能·deepseek
许泽宇的技术分享35 分钟前
用.NET9+Blazor+Semantic Kernel,打造企业级AI知识库和智能体平台——AntSK深度解读
人工智能
烟锁池塘柳01 小时前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主流架构解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一尘之中1 小时前
全素山药开发指南:从防痒处理到高可用食谱架构
人工智能
加油吧zkf2 小时前
水下目标检测:突破与创新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
加油吧zkf2 小时前
AI大模型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结合目标检测的深度实践与代码示例
开发语言·图像处理·人工智能·python·yolo
峙峙峙2 小时前
线性代数--AI数学基础复习
人工智能·线性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