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9中,结构体中最后一个元素允许时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就叫做柔性数组成员。
vs编译器也支持柔性数组。
之所以把柔性数组单独列出,是因为:
1、柔性数组是建立在结构体的基础上的。
2、柔性数组的使用用到了动态内存分配。
这使得柔性数组不能单独的放在其他两篇文章当中,因此本文较为剪短,只介绍柔性数组这一个概念。
柔性数组的声明:
1、一定是在结构体中。
2、柔性数组前面一定要有 其他成员。
cpp
typedef struct s
{
int i;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type_a;
//若编译器其无法通过,则可以写为:
typedef struct st_type
{
int i;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type_a;
柔性数组的特点:
1、结构体中的柔性数组成员前必须至少有一个其他成员。
2、sizeof返回的这种结构体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
3、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体用malloc函数进行动态内存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体的大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cpp
struct S
{
int n;
int arr[];//柔性数组成员
};
//柔性数组成员和int*型成员类似
struct S
{
int n;
int* arr;
};
异:
1、柔性数组只需要一次malloc就可以完成结构体成员和数组的创建。
2、int*成员需要两次malloc来开辟,两次free来释放。
同:
1、柔性数组和int*成员两个都需要malloc来开辟空间、free释放。
柔性数组的使用
cpp
int main()
{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 + 40);
if (ps == NULL)
{
return 1;
}
ps->n = 100;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s->arr[i] = i;
}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ps->arr[i]);
}
//调整大小
struct S* ptr = (struct S*)realloc(ptr, sizeof(struct S) + 80);
if (ptr != NULL)
{
ps = ptr;
ptr = NULL;
}
//释放
free(ps);//只需要一次释放
ps = NULL;
return 0;
}
int*成员的使用
cpp
int main()
{
//创建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第一次malloc
if (ps == NULL)
{
//...
return 1;
}
ps->n = 100;
ps->arr = (int*)malloc(40);//第二次malloc
if (ps->arr == NULL)
{
//..报错
return 1;
}
//使用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s->arr[i] = i;
}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ps->arr[i]);
}
//扩容
int* ptr = (int*)realloc(ps->arr, 80);
if (ptr == NULL)
{
return 1;
}
ps->arr = ptr;
ptr = NULL;
//释放
//两次释放
free(ps->arr);
free(ps);
return 0;
}
1、malloc的次数越多,free的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内存泄漏。
2、malloc的次数越多,造成的内存碎片就越多,程序的性能就越低。
柔性数组的优势
- 方便内存的释放。
- 连续的内存能提高访问速度
柔性数组只需要释放一次,不易产生内存泄漏。malloc一次开辟的空间是连续的,对内存的访问速度更高。
一个结构体中只允许存在一个柔性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