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选择开发时在本地,部署时文件都在容器里,如果没有容器,那就本地开发,没有映射文件,如果部署环境到容器了,容器内部启动时设置执行命令,再将映射的文件进行编译,这就直接能实现物理机到容器热更新,热更新是由插件在项目中实现,如java,物理机文件该了,容器内部就自动检测文件变更,然后自己在另外一个环境做事,但事实上本地并没编译,这样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同,用于随时删除启动新容器,如果是复用容器,直接把容器当开发环境,里面像java一样热部署效果会不会更好,但缺点是不兼容容器到镜像的更新,作者应该指出热更新是不是在应用上添加的模块,还是依赖第三方git提供的钩子功能,这一点不太明白,还有一种是通过git加dev方式,代码变更到git,提交仓库,触发钩子,第三方软件监听到,拉取代码,编译,构建容器,docker删除旧版本,发布新版本,扩缩容,发布。
相关推荐
容器魔方2 天前
Bloomberg 正式加入 Karmada 用户组!muyun28002 天前
Docker 下部署 Elasticsearch 8 并集成 Kibana 和 IK 分词器Nazi62 天前
k8s的dashboard傻傻虎虎3 天前
【Docker】常用帮忙、镜像、容器、其他命令合集(2)是小崔啊3 天前
叩丁狼K8s - 概念篇LeeZhao@3 天前
【AI推理部署】Docker篇04—Docker自动构建镜像程思扬3 天前
利用JSONCrack与cpolar提升数据可视化及跨团队协作效率lllsure3 天前
【Docker】存储卷有谁看见我的剑了?3 天前
k8s-容器探针和生命周期回调学习纤瘦的鲸鱼3 天前
Docker 从入门到实践:容器化技术核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