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选择开发时在本地,部署时文件都在容器里,如果没有容器,那就本地开发,没有映射文件,如果部署环境到容器了,容器内部启动时设置执行命令,再将映射的文件进行编译,这就直接能实现物理机到容器热更新,热更新是由插件在项目中实现,如java,物理机文件该了,容器内部就自动检测文件变更,然后自己在另外一个环境做事,但事实上本地并没编译,这样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同,用于随时删除启动新容器,如果是复用容器,直接把容器当开发环境,里面像java一样热部署效果会不会更好,但缺点是不兼容容器到镜像的更新,作者应该指出热更新是不是在应用上添加的模块,还是依赖第三方git提供的钩子功能,这一点不太明白,还有一种是通过git加dev方式,代码变更到git,提交仓库,触发钩子,第三方软件监听到,拉取代码,编译,构建容器,docker删除旧版本,发布新版本,扩缩容,发布。
相关推荐
半路程序员1 小时前
Mac安装docker,启动elasticsearch-L712 小时前
进入docker中mysql容器的方法df007df14 小时前
【RAGFlow代码详解-29】Docker 部署Monly2116 小时前
Docker:部署Java后端小王努力学编程19 小时前
从零开始的 Docker 之旅007php0071 天前
使用 Docker、Jenkins、Harbor 和 GitLab 构建 CI/CD 流水线退役小学生呀1 天前
十九、云原生分布式存储 CubeFSdeeper_wind1 天前
k8s-容器化部署论坛和商城服务(小白的“升级打怪”成长之路)wdxylb1 天前
云原生俱乐部-k8s知识点归纳(8)hello_ world.2 天前
k8s笔记04-常用部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