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generate是一个通用的代码生成工具,支持从各种元数据,通过定义模板生成需要的代码,减少低级重复的编码工作。目前支持通过数据库元数据生成业务对象、数据访问对象等。
项目地址
gitee: gitee.com/wei772/code...
github: github.com/wei772/code...
使用方法
-
配置模板仓库,在 src/resources/templateRepository 目录下创建模板仓库或使用现有模板仓库,详情参考entityDemo仓库
-
运行
mvn -U clean install
生成code-generate.jar包 -
使用Java17+运行jar包 或者单元测试TestCommandLineApplication或者 CommandLineApplication运行
- 使用entity代码生成工作类,并且使用jsonFileReader运行(该方式主要用于测试,不建议实际使用)
编写实体定义Json,参考definition.json
运行jar包
Windows下建议使用Cmd,PowerShell下面脚本运行有问题
bash
java -jar code-generate.jar -Dtemplate.repository=entityDemo -Dgenerate.output=D:\source\code-generate\src\test\resources\generateResult -Dgenerate.basePackage=cn.cli -Dgenerate.author=liwei -Dgenerate.tags=mysql,jdbc -Dentity.reader=jsonFile -Dentity.reader.json.file=D:\source\code-generate\target\test-classes\entityGenerate\userDefinition.json
使用配置文件运行jar包
swift
java -jar code-generate.jar "-c=D:\source\code-generate\target\test-classes\config\json.properties"
- 使用JdbcFileReader运行
创建数据库和表
运行jar包
bash
java -jar code-generate.jar -Dtemplate.repository=entityDemo -Dgenerate.output=D:\source\code-generate\src\test\resources\generateResult -Dgenerate.basePackage=cn.cli.jdbc -Dentity.reader=jdbc -Dentity.names=user -Dentity.reader.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code_generate -Dentity.reader.jdbc.user=root -Dentity.reader.jdbc.password=123456
代码生成的优缺点
代码生成的最大优点就是减少低级重复的编码工作。 但是也有不少缺点。
-
首先它第一次生成容易,一旦修改过,生成就会困难很多。如果不修改生成代码可以减少影响
-
其次,尤其是比较重量级的生成容易促使开人人员直接使用生成的代码,而不是根据实际需求去调整代码
-
还有一个比较重大弊端,会隐藏架构的垃圾设计,给垃圾架构打补丁。 比如一个实体生成几十个相关类,如果要手写只要是程序员就会拒绝这种垃圾架构, 但是如果有代码生成可能就勉强能接受。
但是这样的架构是难以修改的,生成代码工具只会是温水煮青蛙,还不如不要。 很多看起来很有用的技术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依赖注入框架,很容易写出有复杂的依赖的类而不自知。技术手段无法拯救垃圾的设计,只会把问题隐藏的更深点,变得更严重
代码生成工具需要慎用,尽可能优化架构与设计,实在没办法避免的重复劳动才考虑使用。
测试驱动开发
本项目使用测试驱动开发的方法开发
效果与感受
流畅的组织所有开发活动的技术
测试驱动开发这种先写测试再开发的方式很流畅。
- 不要绞尽脑汁再脑中、用文字还有图去思考设计,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想象力也无法有效发挥。
- 也不会一上来就编码,编写难以执行代码,代码基本没有设计,想到哪写到哪。
- 使用单元测试可以持续重构,一直保持设计和编码变得更好的
自底向上
本项目中体会到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自底向上的设计和开发方式,从明确和细微的方向开始一直到最复杂的问题,直到完成最终目标。
遇到新的并且复杂的事情,确实很难一下自顶向下给出比较完善设计方案,自底向上提供了一种一步一步解决部分问题,不断集成最终解决所有问题的方式。
依次在各个层次编码、设计、测试
测试驱动开发能够对一个概念在各个层级上都很好的测试、编码和设计,保证每个层次都最适合自己。例如targetLanguage就是从EntityType到Property以及Entity最后的CodeGenerate
从最高层到最低层测试。一旦那一层出现问题,只要看哪些测试用例异常都可以分析出哪里出问题,如果高层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是最底层没有传好值,或者改动高层的值导致的。
然后targetLanguage相关设计,就有了Entity更新targetLanguage,PropertyType也会更新targetLanguage的实现,这能大大降级了调试时间
单元测试的代码代码量
单元测试的代码与实现的代码量差不多,某次统计代码行,实现 1714、单元测试 1400 (使用 IDEA Statistic插件统计)。
看起来增加了工作量,实际上却不是。减少了调试的时间,而且代码更加简洁,也是重构的基础,极大了减少了bug量。大大减少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测试驱动开发本质
下面一些经典数据的一些论述,涉及到测试驱动开发本质
《测试驱动开发 (Kent Beck) 》当中有几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体现了这种方法的核心作用
- 而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却恰好相反:"编码为今天,设计为明天。"而测试驱动开发看起来已经彻底推翻了这一论点: "为明天编码,为今天设计。" 。
- 测试(Test)--自动、具体、切实的测试。按一个键就可以让测试运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测试驱动开发不是一种测试技术(Cunningham Koan)。 它是一种分析技术、设计技术,更是一种组织所有开发活动的技术。
《敏捷整洁之道:回归本源》关于复式记账的论述
- 会计师们在1000年前发明了一条法则,并将其称为复式记账。每笔交易会写入账本两次:在一组账户中记一笔贷项,然后相应地在另一组账户中记为借项。 这些账户最终汇总到收支平衡表文件中,用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和权益。差额必须为零。如果不为零,肯定就出错了
- 复式记账与TDD这两种纪律是等效的。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功用:在极其重要的文档中避免错误,确保每个符号都正确。 尽管编程对社会来说已经必不可少, 但我们还没有用法律强制实施 TDD。可是,既然编写糟糕的软件已经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立法还会远吗?
步骤
首先编写任务清单,一般包含设计想法、要实现用例、重构任务等等,将TODO的事情要一个简单的文档记录,整个过程比较随意,有价值的想法就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将对应的任务划上删除线。
然后是具体编写过程
- 从任务清单中挑选任务,针对任务编写不通过的单元测试,包括无法编译和运行错误的用例
- 使单元测试运行通过
- 重构现有代码,使设计更佳。
每次写代码都重复这3个步骤,直到没有需要完成的任务。
包结构和主要类介绍
entity包
主要包含实体定义相关类 Entity、Property、EntityType。
entity.reader包
实体代码生成读取实体配置 目前支持的配置类型
- jsonFile ,从json文件中读取配置的元数据
- jdbc ,使用jdbc从mysql与oracle等数据库读取元数据
template包
对应模板引擎和模板实例 目前支持的模板引擎有
- velocity,使用详情请参考 velocity.apache.org/engine/2.4....
param包
支持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参数
- 支持@file参数,在文件里设置可以指定文件生成名
- 支持@folder,在文件里设置可以指定文件生成的目录,一般配合output参数使用。
generate包
代码生成核心类
-
CodeGenerate,代码生成的人口,读取所有代码生成相关参数
-
CodeGenerateWork,真正去执行代码生成的工作类
-
CodeGenerateWork具体实现类
- EntityCodeGenerateWork,通过实体配置读取模板文件生成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