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的基本配置

基本原理图

1. 要求:

R1-3为区域0,R3-R4为区域1;其中r3的环回也在区域0。R1,R2也各有一个环回

R1-R3 R3为DR设备,没有BDR

R4环回地址以固定,其他所有网段使用192.168.1.0/24进行合理的分配

R4环回不能宣告,全网可达,保障更新安全(手工认证),避免环路,减少路由条目R3手工汇总

2. 配置思路

因为R4身上有一个特定的环回地址:4.4.4.1 且要求不能宣告R4的环回,所以就可以在R4的ospf宣告一条0.0.0.0 255.255.255.255的网段。去除R4身上的环回,图中还有四个网段,所以将他分为192.168.1.0/26 192.168.1.64/26 192.168.1.128/26 192.168.1.192/26四个网段,分配思路如图所示

3. 配置过程

3.1生成环回接口,给各个接口配IP地址

R1

R2

R3

R4

IP地址以及各个环回配置完成

3.2 开启ospf协议并进行宣告

R1宣告

R2宣告

R3宣告

R4宣告

宣告完成

3.3 手工认证

由于区域里的路由器接口都需要手工认证,便可直接进行区域认证减少配置数量

area 0

area 1

手工认证也完成了,所有配置全部完成,用ping 测试一下是否可达

用L1 ping4.4.4.1测试成功,试验结束

4 总结

4.1. OSPF 区域划分需遵循规范,骨干区域 0 必须连续且其他非骨干区域需与骨干区域相连,否则可能导致路由信息传递异常。

4.2. 网络宣告时应准确配置网络地址与子网掩码,确保路由器正确识别所属网络并参与 OSPF 路由信息交换。

4.3. 注意 OSPF 路由器 ID 的唯一性,若未手动指定,路由器会自动选择最大的环回接口 IP 或物理接口 IP 作为 ID,在复杂网络环境中需留意其选择结果对网络的影响。

4.4. 实验过程中若出现路由学习失败或通信故障,需仔细检查配置命令、接口状态、邻居关系建立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逐步排查问题根源。

通过本次 OSPF 基本实验,对 OSPF 协议在构建动态路由网络中的核心作用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路由策略与网络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kfepiza7 小时前
Debian的`/etc/network/interfaces`的`allow-hotplug`和`auto`对比讲解 笔记250704
linux·服务器·网络·笔记·debian
无妄-20247 小时前
软件架构升级中的“隐形地雷”:版本选型与依赖链风险
java·服务器·网络·经验分享
群联云防护小杜9 小时前
构建分布式高防架构实现业务零中断
前端·网络·分布式·tcp/ip·安全·游戏·架构
岸边的风12 小时前
无需公网IP的文件交互:FileCodeBox容器化部署技术解析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Zonda要好好学习12 小时前
Python入门Day4
java·网络·python
riverz122713 小时前
TCP backlog工作机制
服务器·网络·tcp/ip
yqcoder13 小时前
1. http 有哪些版本,你是用的哪个版本,怎么查看
网络·网络协议·http
Fanmeang16 小时前
OSPF路由过滤
运维·网络·华为·ip·路由·ospf·路由过滤
我是阿呆同学17 小时前
仿mudou库one thread oneloop式并发服务器
网络
是阿建吖!18 小时前
【Linux | 网络】网络编程套接字
linux·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