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下的 GPT 和 MBR 分区表详解

在Linux系统中,分区表是描述存储设备上分区布局和属性的一种结构化数据。常见的分区表格式有MBR(Master Boot Record)和GPT(GUID Partition Table)。以下是这两种分区表的详解:

MBR(Master Boot Record)

MBR是传统的分区表格式,自1983年诞生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

• 特点:

• 支持设备大小:最多支持2TB的存储设备。

• 分区数量: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通过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方式,可以突破这个限制。

• 分区标识:使用32位地址来描述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 启动记录:MBR位于磁盘的第一个扇区,同时存储引导加载器(Boot Loader)。

• 优点:

• 历史悠久,兼容性广泛。

• 在老旧的BIOS系统中仍然是主流选择。

• 缺点:

• 设备容量限制为2TB。

• 分区数量限制为4个主分区。

• 没有冗余备份,一旦MBR损坏,整个磁盘的分区信息可能丢失。

• 适用场景:

• 老旧硬件或BIOS系统。

• 小于2TB的存储设备。

GPT(GUID Partition Table)

GPT是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的分区表标准,是MBR的升级版本。

• 特点:

• 支持设备大小:支持最大9.4ZB(约1万亿TB)的存储设备。

• 分区数量:理论上支持无限多个分区,通常限制为128个。

• 分区标识:每个分区都有唯一的GUID(全球唯一标识符)。

• 冗余备份:分区表在磁盘开头和结尾都有备份,提高了可靠性。

• 优点:

• 支持更大的存储设备。

• 支持更多分区,无需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 分区表有备份,数据安全性更高。

• 与UEFI固件完美配合,支持更快的启动速度。

• 缺点:

• 老旧的BIOS系统可能不支持GPT。

• 与MBR相比,设置稍复杂。

• 适用场景:

• 大于2TB的存储设备。

• 需要多个分区。

• 使用现代硬件和UEFI系统。

GPT和MBR的对比

特性 MBR GPT

最大支持容量 2TB 9.4ZB

最大分区数量 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可增加) 理论无限(通常为128个)

分区表备份 无备份 开头和结尾都有备份

启动模式 BIOS UEFI

数据安全性 较低 较高

支持的硬件 老旧硬件 现代硬件

在Linux系统中,根据实际需求和硬件条件选择合适的分区表格式,能更好地利用存储设备。

相关推荐
纳于大麓31 分钟前
Kotlin基础语法
linux·windows·kotlin
九皇叔叔37 分钟前
Linux Shell 正则表达式中的 POSIX 字符集:用法与实战
linux·运维·正则表达式
東雪蓮☆1 小时前
K8s 平滑升级
linux·运维·云原生·kubernetes
---学无止境---2 小时前
Linux中进程创建和缓存对象初始化fork_init、proc_caches_init和buffer_init
linux
qq_183802872 小时前
Linux内核idr数据结构使用
linux·运维·服务器
噜啦噜啦嘞好3 小时前
Linux:库制作与原理
linux·运维·服务器
---学无止境---3 小时前
Linux中将EFI从物理模式切换到虚拟模式efi_enter_virtual_mode函数的实现
linux
刘某的Cloud4 小时前
磁盘-IO
linux·运维·系统·磁盘io
我狸才不是赔钱货4 小时前
容器:软件世界的标准集装箱
linux·运维·c++·docker·容器
云知谷4 小时前
【嵌入式基本功】单片机嵌入式学习路线
linux·c语言·c++·单片机·嵌入式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