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Band】C++设计模式笔记20_Composite_组合模式

1. "数据结构" 模式

  • 常常有一些组件在内部具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如果让客户程序依赖这些特定的数据结构,将极大地破坏组件的复用。这时候,将这些特定数据结构封装在内部,在外部提供统一的接口,来实现与特定数据结构无关的访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典型模式
    • Composite
    • Iterator
    •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2. Composite 模式

2.1 动机(Motivation)

  • 软件在某些情况下,客户代码过多地依赖于对象容器复杂的内部实现结构,对象容器内部实现结构(而非抽象接口)的变化将引起客户代码的频繁变化,带来了代码的维护性、扩展性等弊端。
  • 如何将 "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 解耦?让对象容器自己来实现自身的复杂结构,从而使得客户代码就像处理简单对象一样来处理复杂的对象容器?

2.2 模式定义

将对象组合 成树形结构以表示 "部分-整体 " 的层次结构。Composite 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稳定)。

------《设计模式》GoF

2.3 代码实例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ist>
#include <string>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 组件接口类
class Componen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0;
    virtual ~Component() {}
};

// 树节点,组合对象
class Composite : public Component {  
    string name;
    list<Component*> elements;	// 组合,容器中存储下一层的孩子节点
    
public:
    Composite(const string & s) : name(s) {}
    
    void add(Component* element) {
        elements.push_back(element);
    }
    
    void remove(Component* element){
        elements.remove(element);
    }
    
    void process() {
        //1. process current node
                
        //2. process leaf nodes
        for (auto &e : elements)
            e->process();	// 多态调用 
    }
};

// 叶子节点,单个对象
class Leaf : public Component {
    string name;
    
public:
    Leaf(string s) : name(s) {}
            
    void process() {
        // process current node
    }
};


void Invoke(Component & c) {
    //...
    c.process();	// 多态调用 
    //...
}


int main()
{

    Composite root("root");
    Composite treeNode1("treeNode1");
    Composite treeNode2("treeNode2");
    Composite treeNode3("treeNode3");
    Composite treeNode4("treeNode4");
    Leaf leaf1("leaf1");
    Leaf leaf2("leaf2");
    
    root.add(&treeNode1);
    treeNode1.add(&treeNode2);
    treeNode2.add(&leaf1);
    
    root.add(&treeNode3);
    treeNode3.add(&treeNode4);
    treeNode4.add(&leaf2);
    
    Invoke(root);
    Invoke(leaf2);
    Invoke(treeNode3);
  
}

2.4 结构

2.5 要点总结

  • Composite模式采用树形结构来实现普遍存在的对象容器,从而将 "一对多" 的关系转化为 "一对一" 的关系,使得客户代码可以一致地(复用)处理对象和对象容器,无需关心处理的是单个的对象,还是组合的对象容器。
  • 将 "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 解耦是Composite的核心思想,解耦之后,客户代码将与纯粹的抽象接口,而非对象容器的内部实现结构发生依赖,从而更能 "应对变化"。
  • Composite模式在具体实现中,可以让父对象中的子对象反向追溯;如果父对象有频繁的遍历需求,可使用缓存技巧来改善效率。
相关推荐
位东风18 分钟前
【c++学习记录】状态模式,实现一个登陆功能
c++·学习·状态模式
雷羿 LexChien2 小时前
C++内存泄漏排查
开发语言·c++
易元2 小时前
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
后端·设计模式
嘉小华3 小时前
CMake 完全指南:第一章 - 构建的烦恼 - 为什么需要CMake?
c++
Feliz Da Vida3 小时前
[代码学习] c++ 通过H矩阵快速生成图像对应的mask
c++·学习
花好月圆春祺夏安3 小时前
基于odoo17的设计模式详解---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无聊的小坏坏4 小时前
单调栈通关指南:从力扣 84 到力扣 42
c++·算法·leetcode
YOLO大师5 小时前
华为OD机试 2025B卷 - 小明减肥(C++&Python&JAVA&JS&C语言)
c++·python·华为od·华为od机试·华为od2025b卷·华为机试2025b卷·华为od机试2025b卷
看到我,请让我去学习6 小时前
OpenCV编程- (图像基础处理:噪声、滤波、直方图与边缘检测)
c语言·c++·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xiaolang_8616_wjl14 小时前
c++文字游戏_闯关打怪2.0(开源)
开发语言·c++·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