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渝强老师】MongoDB写入数据的过程

在MongoDB数据更新时,WiredTiger存储引擎使用预写日志的机制先将数据更新写入到Journal日志文件中。然后在创建检查点操作开始时,再将日志文件中记录的操作刷新到数据文件。换句话说,通过预写日志和检查点机制可以保证将数据更新持久化到数据文件中,并实现数据的一致性。

视频讲解如下
【赵渝强老师】MongoDB写入数据的过程

在检查点(Checkpoint)操作开始时,WiredTiger存储引擎将提供指定时间点的数据库快照,该快照反映的是MongoDB当前内存中的数据情况。当向磁盘写入数据时,WiredTiger存储引擎将快照中的所有数据以一致性方式写入到MongoDB的数据文件上,并保证数据文件和内存数据是一致性的。由于检查点是定期执行,因此检查点操作能够缩短MongoDB从Journal日志文件恢复数据的时间。在默认情况下,WiredTiger存储引擎创建检查点的时间间隔是60秒或产生2GB的Journal日志信息文件。在WiredTiger存储引擎创建新的检查点期间,上一个检查点仍然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即使MongoDB在创建新的检查点期间遭遇到错误而异常终止运行,只要重启MongoDB就能从上一个有效的检查点开始恢复数据。当新的检查点创建成功后,WiredTiger存储引擎以原子方式更新元数据表使其引用新创建的检查点,同时会将老的检查点占用的磁盘空间释放。

下图说明了MongoDB写入数据时,MongoDB的预写日志机制及与产生检查点操作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nightunderblackcat1 小时前
新手向:异步编程入门asyncio最佳实践
前端·数据库·python
DarkAthena1 小时前
【GaussDB】使用MySQL客户端连接到GaussDB的M-Compatibility数据库
数据库·mysql·gaussdb
livemetee1 小时前
Flink2.0学习笔记:使用HikariCP 自定义sink实现数据库连接池化
大数据·数据库·笔记·学习·flink
XXD啊2 小时前
Redis 从入门到实践:Python操作指南与核心概念解析
数据库·redis·python
好望角雾眠5 小时前
第三阶段数据库-7:sql中函数,运算符,常用关键字
数据库·笔记·sql·学习·sqlserver·c#
牛角上的男孩7 小时前
apt update Ign and 404 Not Found
开发语言·数据库
瓜酷月..11 小时前
MySQL的高可用+MHA
数据库·mysql
差不多的张三11 小时前
【解决方案】powershell自动连接夜神adb端口
数据库·adb
小马哥编程13 小时前
【软考架构】第6章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oracle·架构
自学也学好编程13 小时前
【数据库】PostgreSQL详解: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postgre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