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可能对膝盖不好的跑步习惯
参照这些不好的习惯反过来做、并形成习惯,就可能对膝盖的保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适用范围是有限的。比如非常年轻健康、生命力旺盛的小朋友,很少有膝盖问题,这些方案的意义就很弱;而膝盖发生严重伤害的群体,应该接受专业的治疗,而不是强行采用下面的反着做的方案;还有其他,年龄缺陷、骨质疏松、关节炎痛风、等等疾病的,肯定也不适合;而且长期坚持需要一个基本上良好的BMI的前提、一颗健康的心脏、无基础疾病、起码的锻炼的习惯和对正常锻炼的基本常识(我从小到大受过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等阶段的不同的体育和健身方面的培训,大学1000米穷跑还是所分班级的第一名)等等。
------总之,个人体验,不能作为医疗保健的建议,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分享,主要适合跟我一摸一样的情况的个体,尤其是我自己;而且,及时都做了,方案本身自带的缺陷,也可能带来伤害和副作用,所以,需要非常非常谨慎。
- 不坦平的硬的曲率大的弯道多的不安全的要频繁加速减速的跑道(塑胶跑道最理想,实在不行只能退,我无法适应跑步机);
- 不合适的鞋和袜(我发现跑步鞋很重要);
- 跑前不做合理的预热(我发现前一两公里慢热加必要准备活动有用),跑后不做适当的拉伸;
- 不做与保护膝盖有关的关键肌肉的日常锻炼强化(我发现深蹲有用,我因为从塑胶跑道切换到普通的坑坑洼洼水泥路而未在装备和跑步习惯及运动量方面做相应调整,导致膝盖损伤,上下楼梯明显不适、无法跳跃等,就是靠改变调整前述参数、并增加了扶着双杠强行深蹲,并持续3-6个月,才改变了形势,逐渐可以不用扶就能深蹲,并逐渐把10km完成时间又回到47分钟左右的水平);
- 合理的运动习惯却不能坚持,有太长的暂停期(太长的休息反而不好,我索性不跑休,居然可以,不贪多以保护),一种方案即使有少量缺陷,但如果适合长期坚持,适合坚持的特征相比缺陷,应该是更值得保留的,因为膝盖的保护需要长期能够坚持的治疗或保养维护方案;
- 不合理的饮食导致体重超过自己膝关节筋肉长期稳定能承受的负荷(监测体重和BMI,控制饮食,减轻负担);
- 错误的不适合自己的跑步动作与习惯,包括平衡用力、步频步幅(这个要自己边学边体会,我没有教练,所以跑了这么多年才有一点点领悟,我是走了比较长的弯路)。
另外,我承认中药的药效,但比较藐视中医的力量,觉得中成药绝大多数是可有可无、甚至因为昂贵和副作用而实际上不如没有;在氨糖之类保健食品对膝盖的作用方面,我是持负面意见的:食品不是药品;而且即使有些注册了药品,其验证的方法因为需要"长期"、而且容易引入干扰因素太多,实际上是严重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