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任务需要通过了跳板机连接到服务器,修改代码测试代码用原生的VIM很不方便,因此想怎么把服务的代码内容方便的复制到本机,网上相关的介绍内容不太多,不过看到有内容介绍vim插件之类的,碰巧看到一个命令,来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32618
bash
echo -ne "\033]52;c;$(echo -n hello | base64)\a"
然后发现运行真的可以将hello这个字符串复制到本机的剪贴板,因此就启发到将一个文件内容复制到本机的剪贴板的命令如下:
bash
echo -ne "\033]52;c;$(cat data_infer.py | base64)\a"
在终端运行该命令就可以将data_infer.py文件中的内容复制到本机剪贴板了。继续查阅了一下这个命令的具体含义:
1. echo -ne
echo
是一个用于输出字符串的命令。通常用于打印文本到标准输出(终端)。-n
选项表示 不 输出换行符。默认情况下,echo
命令会在输出的文本后面加一个换行符,-n
选项用来禁止这个行为。-e
选项允许echo
启用特殊字符(转义序列),例如\n
(换行)、\t
(制表符)和\033
(表示 ESC 字符)等。
2. \033]52;c;... \a
这个部分是一个 ANSI 转义序列,用于与终端进行交互,特别是在某些支持剪贴板操作的终端中,将内容复制到剪贴板。
\033
:是转义字符,表示 ESC ,通常用于表示终端控制序列的开始。可以用\e
或\x1b
代替。]52;c;
:这是特定的 ANSI 转义序列的格式,用于向剪贴板发送数据。具体来说,52
是控制序列标识符,c
是指定的剪贴板类型,表示将数据发送到剪贴板。$(cat data_infer.py | base64)
:这一部分是命令替换,会将cat data_infer.py | base64
命令的输出插入到转义序列中。\a
:表示 BEL 字符,通常用于结束转义序列。这告诉终端,"转义序列的结束已经到达"。
3. $(cat data_infer.py | base64)
这一部分是 命令替换 ,它的作用是运行 cat data_infer.py | base64
命令,并将其输出替换到命令中的这个位置。
cat data_infer.py
:该命令读取data_infer.py
文件的内容。|
:管道符,它将cat
命令的输出(即data_infer.py
文件的内容)传递给后续的命令。base64
:该命令将输入的内容进行 Base64 编码。Base64 编码是一种将二进制数据(例如文件内容)转换为可打印字符的编码方式。这在传输数据时非常常见,因为它能够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文本形式,避免出现不可打印的字符。
整体流程
- 读取文件内容 :
cat data_infer.py
会将data_infer.py
文件的内容读取出来。 - 进行 Base64 编码 :
base64
会将文件内容编码为 Base64 字符串。 - 将 Base64 编码的内容插入转义序列 :命令替换
$(...)
将 Base64 编码后的内容插入到字符串\033]52;c;$(cat data_infer.py | base64)\a
中,生成一个完整的转义序列。 - 发送到终端 :
echo -ne
会打印该转义序列,并将数据复制到剪贴板。"\033]52;c;... \a"
这一部分告诉终端将 Base64 编码的内容发送到剪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