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测试实践

项目背景

日常工作中测试常被灵魂追问

你怎么证明自己的测试案例已经覆盖了业务逻辑?

你都已经测试完了,为什么上线后还有BUG?

准备一下复盘资料。。。。。。

是啊,我们怎么才能证明本次迭代变动的代码已经被完全覆盖了呢。

我们明明已经和产品,开发对齐过测试案例了,为什么上线的时候还有业务逻辑没有覆盖呢?

每次发版都心惊胆战,生怕发版当天就要毕业了。

基础知识

jacoco 是一个开源的Java代码覆盖率工具,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字节码插桩来实现。

JaCoCo通过在Java字节码中插入额外的字节码指令来收集覆盖率数据,这些指令用于记录代码的执行情况。

JaCoCo的工作原理

‌字节码插桩‌:JaCoCo通过在字节码级别修改Java类文件,添加额外的字节码指令来收集覆盖率数据。插桩分为静态插桩和动态插桩:

静态插桩‌:在编译后的.class文件中插入覆盖率收集代码,通常在构建过程中进行。

‌动态插桩‌:在应用程序运行时通过Java Agent动态地对类进行插桩,不修改原始字节码的情况下实现覆盖率收集。

‌生成覆盖率数据文件‌:JaCoCo在方法入口、分支点(如if、switch语句)、循环结构等重要代码路径上插入代码,记录这些路径是否被执行。

生成覆盖率报告:收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器结合程序执行轨迹信息和代码结构信息生成代码覆盖率报告,报告可以图形化展示为HTML、XML等格式。

以上是AI 生成的,不是很好理解,说人话就是: 在你java 应用启动的时候,插入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用来记录你的java 代码有没有被执行,如果被执行了,那么这个字段就会被标记执行,如果没有执行,那就不会被标记,最后,可以通过这个字段的数据来生成项目的覆盖率,得到一个覆盖率报告

方案设计

官方提供的 jacoco 的覆盖报告,是项目的全量覆盖率报告。而现实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关注当前版本的覆盖率报告,而不是整个项目的。这我们就需要对官方的报告进行二开,改造为更符合日常的增量报告。

得益于目前公司规范化的 CICD系统,我们能获取到整个部署流程需要的一切数据比如:部署的版本,版本号,部署容器的ip,项目的git信息等。

我们能将覆盖率收集的环境轻松的结合在持续集成的流程中,以下是整体获取覆盖率的流程

流程说明:

  • 1、系统部署时,主动上传应用的部署信息,后续精准平台会通过上传的ip进行请求
  • 2、精准测试平台主动发起请求业务系统,判断是否有配置jacoco服务,如果有服务,则下载对应服务的全量覆盖率数据
  • 3、精准平台根据CICD系统提供的业务代码的部署信息,版本信息,分支代码等信息,主动去git仓库中获取代码
  • 4、编译对应版本信息的代码,同时diff 获取改动的代码详情与全量覆盖率数据,生成对应版本的增量覆盖率代码
  • 5、测试周期内,会有多次部署,每次部署重复上述过程,只需要将每次测试的覆盖率进行合并即可。

效果

这里无法提供现实项目的数据,理解一下意思即可。

全量数据就是整个项目的覆盖率数据,包含了历史代码的覆盖率,

增量数据就是本次迭代代码的覆盖率数据,版本周期内,更多的关注增量数据。

全量报告数据

增量报告数据

图片来源blog.csdn.net/tushuping/a...

精准2.0展望

目前该项目已在公司运行约半年时间,对接了大部分java 应用, 有效的协助研发团队对版本质量的把控,取得了一致好评。

上面这只是精准测试的一部分,今年对于精准测试的规划是实现对测试流量的染色,让日常的测试精准的定位到业务代码,形成代码和案例的知识库,当后续改动到这个代码片段时,就能从知识库中,获取到对应的案例,精准的进行案例推荐。

参考项目:

github.com/rayduan/cod...

gitee.com/chen_zai_xi...

相关推荐
资深web全栈开发1 小时前
[特殊字符]图解 Golang 反射机制:从底层原理看动态类型的秘密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西岭千秋雪_1 小时前
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java·分布式·后端·zookeeper·wpf
码事漫谈7 小时前
智能体颠覆教育行业调研报告:英语、编程、语文、数学学科应用分析
后端
蓝-萧7 小时前
使用Docker构建Node.js应用的详细指南
java·后端
码事漫谈8 小时前
《C语言点滴》——笑着入门,扎实成长
后端
Tony Bai8 小时前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09 企业级实践:私有仓库与私有 Proxy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
咖啡教室9 小时前
每日一个计算机小知识:ICMP
后端·网络协议
间彧9 小时前
OpenStack在混合云架构中通常扮演什么角色?
后端
咖啡教室9 小时前
每日一个计算机小知识:IGMP
后端·网络协议
间彧9 小时前
云原生技术栈中的核心组件(如Kubernetes、Docker)具体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