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经典题解:班级活动分组问题的深度解析与优化实现

目录

一、问题背景与描述

二、问题分析与核心思路

[2.1 问题本质:统计与配对优化](#2.1 问题本质:统计与配对优化)

[2.2 关键观察](#2.2 关键观察)

[2.3 数学建模](#2.3 数学建模)

三、算法设计与实现步骤

[3.1 算法步骤](#3.1 算法步骤)

[3.2 代码实现(Python)](#3.2 代码实现(Python))

[3.3 优化点分析](#3.3 优化点分析)

四、关键细节与常见误区

[4.1 细节处理](#4.1 细节处理)

[4.2 常见误区](#4.2 常见误区)

六、总结与应用

[6.1 解题核心](#6.1 解题核心)

[6.2 实际应用场景](#6.2 实际应用场景)

[6.3 代码优化建议](#6.3 代码优化建议)


一、问题背景与描述

在蓝桥杯的算法竞赛中,分组问题一直是考察逻辑思维与算法设计的经典题型。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关于班级活动分组的优化问题:

题目描述

小明的老师需要将班级中的n名同学(n为偶数)分成两人一组。每位同学被随机分配了一个不超过n的ID。老师希望通过修改最少数量的ID,使得最终每个ID恰好出现两次。例如,若初始ID序列为[1,2,2,3],则只需修改其中一个ID为3或1即可满足条件。

输入格式

  • 第一行:正整数n(班级人数)
  • 第二行:n个整数a1,a2,...,an(各同学的初始ID)

输出格式

输出需要修改的最少ID数量。

二、问题分析与核心思路

2.1 问题本质:统计与配对优化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将所有ID的出现次数调整为偶数,并且每个ID的出现次数恰好为2的倍数(因为每组两人)。因此,我们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点:

  1. 统计ID的出现次数:统计每个ID出现的次数。
  2. 最小化修改次数:通过调整某些ID的值,使得所有ID的出现次数均为偶数。

2.2 关键观察

  • 奇数次出现的ID需要调整:如果某个ID出现奇数次,则必须修改其中一个实例,使其变为另一个ID,从而将奇数次转化为偶数次。
  • 配对原则:每个奇数次的ID需要与其他奇数次的ID配对。例如,若ID1出现3次,ID2出现5次,则可以通过将其中一个ID1改为ID2,或其中一个ID2改为ID1,从而将两者的奇数次转化为偶数次。

2.3 数学建模

假设所有ID的出现次数中,共有m个ID出现奇数次。则:

  • 每对奇数次的ID需要一次修改:每两个奇数次的ID可以通过一次修改(将其中一个改为另一个)来消除奇数次的问题。
  • 总修改次数为m/2:因为每对奇数次的ID需要一次修改,因此总修改次数为奇数次ID数量的一半。

三、算法设计与实现步骤

3.1 算法步骤

  1. 统计频率:使用哈希表或数组记录每个ID的出现次数。
  2. 统计奇数次ID的数量:遍历所有ID的计数,统计出现奇数次的ID数量m。
  3. 计算最小修改次数:最终结果为m/2。

3.2 代码实现(Python)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min_changes(n, ids):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ount = defaultdict(int)
    for num in ids:
        count[num] += 1
    odd_count = 0
    for v in count.values():
        if v % 2 != 0:
            odd_count += 1
    return odd_count // 2

# 示例输入
n = 4
ids = [1, 2, 2, 3]
print(min_changes(n, ids))  # 输出1

3.3 优化点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遍历两次数组即可完成统计。
  • 空间复杂度:O(k),其中k是不同ID的数量,通常远小于n。

四、关键细节与常见误区

4.1 细节处理

  • ID范围的限制:题目要求ID为n以内的正整数,但修改后的ID可以是任意值(只要最终满足条件)。因此,无需考虑ID的具体数值,只需关注奇偶性。
  • 偶数次的处理:如果某个ID出现偶数次,无需修改,但若其出现次数超过2次(如4次),则需要调整为2次。例如,若ID1出现4次,可以通过修改两个ID1为其他ID,但这一步是否必要?

4.2 常见误区

  • 误区1 :认为出现次数超过2次的ID需要额外修改。
    正确理解:只要次数为偶数即可,无需强制为2次。例如,出现4次的ID可以保留,只需调整其他ID的奇偶性。

  • 误区2 :试图直接调整到恰好2次。
    正确策略:只需保证所有ID的出现次数为偶数,无需严格为2次。例如,若三个ID各出现2次,总人数为6,是合法的。

六、总结与应用

6.1 解题核心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

  1. 奇偶性分析:通过统计奇数次的ID数量,直接得出最小修改次数。
  2. 配对思想:每两个奇数次的ID通过一次修改即可消除奇数性。

6.2 实际应用场景

  • 资源分配问题:例如将物品分配到偶数个组别。
  • 数据清洗:确保数据集中的某些属性满足偶数条件。

6.3 代码优化建议

  • 使用数组而非哈希表:若ID范围较小(如≤n),可用数组代替字典,提升性能。
  • 空间优化:对于n≤1e5的情况,数组空间仍可接受。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sys

def main():
    n = int(sys.stdin.readline())
    a_list = list(map(int, sys.stdin.readline().split()))
    dp = [0] * 10  # dp[b] 表示以数字b结尾的最长接龙序列长度
    max_len = 0     # 记录最长序列长度
    
    for num in a_list:
        b = num % 10  # 获取末位数字
        a = num       # 获取首位数字
        while a >= 10:
            a = a // 10  # 循环直到得到首位数字
        
        # 更新dp数组
        new_len = dp[a] + 1
        if new_len > dp[b]:
            dp[b] = new_len
        if dp[b] > max_len:
            max_len = dp[b]
    
    print(n - max_len)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相关推荐
安然无虞13 分钟前
31天Python入门——第14天:异常处理
后端·爬虫·python·职场和发展·pyqt
小鸭呱呱呱24 分钟前
【CSS】- 表单控件的 placeholder 如何控制换行显示?
前端·javascript·css·深度学习·面试·职场和发展·html
三分钟管理实战案例1 小时前
应对传统能源企业人才短缺与规划缺失的策略
职场和发展·能源
LuckyLay2 小时前
LeetCode算法题(Go语言实现)_20
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golang
lzb7592 小时前
蓝桥杯单片机刷题——串口控制指示灯与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蓝桥杯
梁下轻语的秋缘6 小时前
每日c/c++题 备战蓝桥杯(全排列问题)
c++·算法·蓝桥杯·深度优先
土包子=-=6 小时前
蓝桥杯嵌入式学习笔记
笔记·学习·蓝桥杯
Foyo Designer9 小时前
【 <二> 丹方改良:Spring 时代的 JavaWeb】之 Spring Boot 中的消息队列:使用 RabbitMQ 实现异步处
java·spring boot·程序人生·spring·职场和发展·rabbitmq·java-rabbitmq
lzb75910 小时前
蓝桥杯单片机刷题——串口发送实时时钟
单片机·蓝桥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