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上照例是要早醒 debug 代码的,仿佛又回到了 2014 年...
古人几天甚至几个月不洗澡,不会臭吗?有没有可能古人没有化纤类衣服,且古人的纯天然生活环境其身体菌群和现代人不同,古人就像健康的野生动物一样即使不洗澡也不会非常臭。正是现代工业面料阻碍了人皮肤菌群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导致了体臭。
野人不穿皮鞋,不怕扎破脚吗?原始社会没有钉子和玻璃,风化侵蚀的环境没有尖锐锋利的东西。
古人没有冰箱,食物不会变质吗?不谈腌制,风干等储存方案,古人也没有那么多食物需要储存。
...
技术和现代化本身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新问题再会有更多新技术,如此反复推进现代化进程。
这类例子还包括睡眠障碍,电话狂躁症,社交恐惧,食品安全,中暑药,教育困境,职业病,消费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例子不胜枚举,污染是无心顺带,治理开启下一波。
TCP/IP 也类似,简单举例。
IPv4 地址空间有限,NAT 缓解了问题,但同时打破了 IP 网络点对点可达性初衷,破坏了端到端通信,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解决引入的问题,比如打洞(我认识一家公司的老板,TCP,UDP 打洞世界第一),这一切本应是 IPv6 普及前的过渡,结果却成了阻碍 IPv6 的 "舒适区"。
CDN 旨在将内容去中心化,让内容靠近用户,减少延迟。但实际流量被少数 CDN 巨头垄断。虽然减少了骨干回源流量,但却增加了最后一公里的汇聚流量,用户访问不同网站可能都连到同一个 CDN 节点,增加了拥塞和单点故障概率,于是需要新技术解决拥塞和容错问题,同时,小网站反而失去对自主网络的控制。CDN 本为了分布式优化,结果却让互联网内容更中心化。
起初仅为解决 Reno/AIMD 拥塞控制算法效率问题(主要是解决长肥管道问题和低带宽利用率),多个算法被引入,但却引入了算法间公平性性问题以及场景适应性问题,因为每种拥塞控制算法都试图解决最初算法的某个特定问题,自然就有特定假设,在违反其假设的情况下,测量就不准,识别和应对拥塞表现就不佳,这可以说是多算法多假设的固有缺陷。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