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二三事

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离不开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对各层功能与任务的了解就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其二者的区别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其中 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就是各层功能中 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解决的是发送方接收方 之间速度不匹配 的问题。它是一个端到端(点对点)的问题。

  • 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 :解决的是整个网络 (如路由器、链路)承载能力不足 的问题。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深度解释一下就是:

流量控制是由接收方控制收发速度的,具体而言,在TCP中的实现机制就是,接收方会在ACK确认报文中告诉发送方自己的窗口大小,发送方则会根据这个接收窗口的大小调整发送的数据量,保证不出现超额现象,从而避免了丢包,重传等浪费。

形象点说,流量控制就是有1个人丢大饼,另一个人接大饼,丢的人速度太快了,接的人就会说"哎呀你慢点!!!",避免饼被丢地上

拥塞控制呢,有关网络的承载能力,是一种机制,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网络,导致路由器或者链路过载,出现网络拥塞。同样在TCP中,通过拥塞窗口,慢开始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重传,快恢复等手段协调全局。这里是由发送方驱动,它会根据网络反馈调整速度。

拥塞就好比堵车,网络就像一个共享的公路系统。如果所有车辆(数据包)同时涌入一条公路(网络链路),就会造成拥堵(路由器缓冲区爆满),导致所有车辆的通行速度都变慢(网络延迟增加),甚至发生交通事故(数据包被丢弃)。

了解以上内容便可以知道,拥塞控制只会出现在网络层(OSI)/ 网际层(TCP/IP)。因为它与路由器有关系

而流量控制在OSI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都有,却只在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TCP/IP模型的网际层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答案就牵扯到了这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TCP/IP模型的设计思想是 "傻网络,智能终端" ,主张网络内部(核心设备,如路由器)应该保持简单和"愚蠢",只负责尽可能高效地转发数据包("尽力而为",Best-Effort Delivery)。而复杂的智能功能(如可靠性保证、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应该放在网络的边缘,即通信的终端主机上。

类比 邮政系统。邮局(网际层)只负责尽最大努力分拣和投递信件,它不关心信的内容、也不保证一定送到(尽管大多数时候可以)。保证可靠送达(如挂号信、要求回执)是寄信人和收信人(传输层)之间需要协商和负责的事情。

所以这个功能就交由传输层实现,省去网际层的麻烦。

相关推荐
CodeLongBear6 小时前
Day02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学习总结:从协议到路由全解析
学习·计算机网络·dubbo
报错小能手7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25——运输层 TCP流量控制 连接管理 “四次挥手”的优化
服务器·网络·计算机网络
fyakm11 小时前
Linux网络接口配置:静态IP与动态IP设置(附代码示例)
linux·运维·tcp/ip
七七七七0712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NAT技术深度解析:从原理到NAPT实现的工作机制
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信息与通信
嵌入式小羊子13 小时前
TCP/IP是什么?OSI又是什么?
网络·tcp/ip
岑梓铭14 小时前
《考研408数据结构》第七章(6.1~6.3图的概念、存储方式、深/广度遍历)复习笔记
数据结构·笔记·考研·算法·图论·408·ds
卷卷的小趴菜学编程16 小时前
Linux系统之----UDP、TCP详解
网络·tcp/ip·udp·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避免·超时重传快重传
研來如此18 小时前
公网ip与内网ip
网络·tcp/ip
爱奥尼欧19 小时前
【Linux笔记】网络部分——传输层协议TCP(2)
linux·网络·笔记·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