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GP路由黑洞总结
一、定义
BGP路由黑洞是指数据包在BGP网络中传输时,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到达预期目的地,从而被丢弃的现象。这通常发生在中间设备未运行BGP协议,导致路由信息不完整或无法正确传递。
二、形成原因
-
IBGP水平分割规则:IBGP对等体之间默认不传递从其他IBGP对等体学到的路由,以防止环路。这可能导致某些路由器无法获得完整的路由信息。
-
非直连路由器建立BGP邻居关系:两台非直连路由器可以建立BGP邻居关系并传递路由,但如果中间路由器没有运行BGP协议,就会出现路由黑洞。
-
路由信息传递与实际路线不完全吻合:由于BGP基于TCP建立连接,并不要求IBGP之间必须直线链接,只要存在对方的路由即可建立IBGP关系。这种模式使得路由信息的传递与数据包的实际路线可能不一致,从而产生路由黑洞。
三、解决方法
-
将BGP路由引入IGP:在支持BGP的路由器上,将BGP路由引入到IGP协议中,使其他路由器通过IGP学习到这些路由。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当BGP路由数量较多时,可能会超出IGP协议的承载能力。
-
全互联(Full Mesh):让所有IBGP邻居之间都建立IBGP邻居关系,实现路由信息的全面传递。然而,随着AS中路由器数量的增加,IBGP邻居关系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
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 RR):在AS中配置一台或多台路由反射器,负责汇总并反射路由给其他IBGP对等体。这样可以减少IBGP邻居关系的数量,同时保持路由信息的完整性。
-
BGP联盟(BGP Confederation):将一个AS划分为多个子AS,每个子AS内部有自己的BGP路由策略和拓扑结构。主AS负责汇总并发布子AS的路由信息。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路由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复杂性。
-
开启BGP同步规则:在从IBGP收到一条路由后,先检查本地IGP路由表中是否存在该路由。如果不存在,则不将这条路由加入到BGP路由表中并进行发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路由黑洞的产生。
综上所述,BGP路由黑洞是BGP网络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与BGP协议的设计和部署方式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确保路由信息的正确传递和数据包的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