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器


1. 存储器的定义与作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的硬件设备,是计算机五大核心部件之一。

  • 核心功能
    • 提供数据的 临时或永久存储 能力。
    • 支持CPU按需快速存取指令和数据,是程序运行的物理基础。

2. 存储器的分类

(1) 按存取方式分类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可读可写,断电后数据丢失(易失性)。
    • 包括 DRAM(动态RAM,如DDR内存)SRAM(静态RAM,如CPU缓存)
  • 只读存储器(ROM)
    • 通常只读,断电后数据保留(非易失性)。
    • 包括 Mask ROM、PROM、EPROM、EEPROM 及现代 Flash存储器(如SSD)
(2) 按用途分类
  • 主存储器(内存)
    • 直接与CPU交互,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如DRAM)。
  • 辅助存储器(外存)
    • 长期保存数据,速度较慢(如硬盘、SSD、光盘)。
  • 高速缓存(Cache)
    • 位于CPU内部或附近,加速CPU对高频数据的访问(如L1/L2/L3缓存)。
(3) 按存储介质分类
  • 半导体存储器:RAM、ROM、Flash。
  • 磁存储器:硬盘、磁带。
  • 光存储器:CD、DVD、蓝光。

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采用 多级存储体系,平衡速度、容量与成本:

  1. 寄存器:位于CPU内部,速度最快,容量最小(纳秒级访问)。
  2. 高速缓存(Cache) :SRAM实现,容量KBMB级,访问时间110ns。
  3. 主存(内存):DRAM实现,容量GB级,访问时间10~100ns。
  4. 辅存(外存):硬盘/SSD,容量TB级,访问时间ms级。

设计目标:通过层次化设计,使系统整体接近最高层速度,同时拥有最底层容量。


4. 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 主存的基本结构
  • 存储体:由存储单元(如1字节)组成的矩阵,每个单元有唯一地址。
  • 地址寄存器(MAR):存放CPU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
  • 数据寄存器(MDR):暂存从存储单元读取或写入的数据。
  • 读写控制电路:根据CPU命令控制数据的输入/输出。
(2) 读写过程
  • 读操作
    1. CPU将地址送入MAR。
    2. 控制电路选中对应存储单元,数据传入MDR。
    3. CPU从MDR读取数据。
  • 写操作
    1. CPU将地址送入MAR,数据送入MDR。
    2. 控制电路将MDR数据写入对应存储单元。

5.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 容量:可存储的二进制位数(如8GB内存)。
  • 存取时间(Access Time):从发出读写命令到完成操作的时间。
  • 存取周期(Cycle Time):连续两次独立存取操作的最小间隔时间(存取时间+恢复时间)。
  • 带宽(Bandwidth):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如DDR4-3200带宽25.6GB/s)。
  • 功耗:动态功耗(读写时)与静态功耗(待机时)。

6. 高速缓存(Cache)的工作原理

(1) 缓存的作用

利用 局部性原理(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将CPU近期可能访问的数据从主存复制到缓存,减少访问主存次数。

(2) 缓存映射方式
  • 直接映射:主存块固定映射到缓存的某一位置,冲突率高但实现简单。
  • 全相联映射:主存块可映射到缓存任意位置,冲突率低但查找复杂。
  • 组相联映射:缓存分组,主存块映射到特定组内的任意行(如4路组相联)。
(3) 替换算法
  • 先进先出(FIFO):替换最早进入的块。
  • 最近最少使用(LRU):替换最久未被访问的块。
  • 随机替换(Random):随机选择替换目标。

7. 辅助存储器的典型技术

  • 机械硬盘(HDD)
    • 通过磁头在旋转磁盘上读写数据。
    • 容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寻道时间+旋转延迟)。
  • 固态硬盘(SSD)
    • 基于NAND Flash芯片,无机械部件,速度快、抗震动。
    • 寿命受限于擦写次数(P/E Cycle),需磨损均衡算法。
  • 光盘
    • 利用激光读写(如CD-ROM、DVD-RW),适合长期存档。

8. 新型存储器技术

  • 3D NAND Flash:通过堆叠存储单元提升容量(如176层堆叠技术)。
  • 相变存储器(PCM):利用材料相变特性实现高速非易失存储。
  • 磁性存储器(MRAM):结合磁阻效应,兼具高速与非易失性。
  • 存算一体(In-Memory Computing):在存储器内部直接完成计算,减少数据搬运。

9. 存储器的应用场景

  • 内存数据库(如Redis):依赖大容量DRAM加速数据查询。
  • AI训练:GPU显存(如HBM2)提供高带宽支持大规模矩阵运算。
  • 嵌入式系统:NOR Flash存储启动代码,SRAM作运行内存。
  • 数据中心:NVMe SSD加速云存储,磁带库用于冷数据备份。

相关推荐
岑梓铭19 小时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五章(3)——CPU的【数据通路】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岑梓铭3 天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四章(1)——指令系统概念(指令字长、N地址指令、定长和变长操作码)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岑梓铭3 天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四章(3)——指令集、汇编语言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万能小锦鲤21 天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二 基本数字逻辑及汉字显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logisi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运算器设计·八位全加器
万能小锦鲤23 天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 基本数字逻辑及汉字显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logisim·文档资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数字逻辑·汉字显示
前端杂货铺25 天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基础
我也要当昏君1 个月前
5.1.4习题精讲
计算机组成原理
喧星Aries1 个月前
简单易懂,快表 详解
操作系统·内存·计算机组成原理
岑梓铭1 个月前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三章(5)——磁盘存储器
笔记·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组
喧星Aries1 个月前
内存的基础相关知识,什么是内存,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计算机组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