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卡颂,专注于AI助力程序员转型 (阅读我的更多思考)
有两个问题就像程序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会落下:
-
AI持续发展会不会完全替代程序员?
-
经济会不会持续低迷,加剧裁员?
在这种巨大焦虑的裹挟下,很多程序员陷入了迷茫。
作为行业的长期观察者,因为看过,也因为自己实践过,我坚信出路始终都在。
今天介绍一位成功找到出路的朋友,希望他的经历可以给你带来些启发。
个人经历
故事的主人公阿良,普通二本毕业,是一名有六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开发,职业生涯经历过3家公司。
在30岁这一年,和很多同行一样,他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为此,他先后尝试过两条救赎之路:
Web3:投入两年多时间,跟踪一个看好的项目,积累了十几万token(市值30w)。然而,当项目上交易所时,一夜之间价格暴跌。他的token从价值 30w 缩水到几千块
外包接单:Web3 项目溢价高些,有些两三天就能挣到 5k。传统项目做一个月可能才挣1w
虽然上述两条路走的都不太顺利,但接外包过程中的灵光一闪,开启了他的转型之路。
顿悟时刻
对大部分程序员来说,其实我并不推荐将"接外包"作为副业。
因为接外包的赚钱模式本质来说是一份时间换一份收入,没有复利效应。
但你可以参考下阿良看待外包的方式。
事情发生在 23 年 11 月,阿良在电鸭(一个找远程工作、外包的平台)接到一个 AI生成音乐项目的全栈开发。
项目本身没啥难度,就是对现有大模型 API 的包装(实际上,当前市面上大部分AI项目都是API套壳)。
当项目交付后,阿良突然意识到:既然有人肯花钱外包这个项目,那他大概率是有市场需求,能赚钱的!
商业模式
想通这点后,他花了3周时间重写了一个AI生成音乐应用并上线。

网站上线初期,没有任何推广,每天能有20~30个自然访问。
三周后,第一笔订阅收入(8.9刀)到账。
意识到这事儿有搞头后,阿良找了一位 SEO 专家作为合伙人,按收入比例分成。
当前,网站日自然访问 1.3k 左右,转化率约 1%,日收入 800 RMB左右。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 寻找热门 AI 功能 API
- 用 AI 快速开发网站(两三周一个)
- 专注海外市场,依靠 SEO 获取流量
- 通过订阅模式实现稳定收入
基于这个模式,他陆续开发了 AI 生成 PPT、AI 生成纹身、AI 生成图片等多个网站,计划在两年内打造 20 个类似的"套壳"工具站。
所有网站的 MVP 模式都是一样的,核心功能就是"消耗积分调用 API",后台、数据库架构基本复制粘贴,只有 API 接口不同。
扩张与融资
在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流量。
"与SEO专家合作,按比例分成"的本质,其实也是流量采买。
为了快速扩张,阿良想到了融资。可是他的小项目该去哪找投资人呢?
这段经历也很有借鉴意义 ------ 阿良浏览了小红书上大量的"独立开发相关笔记",在评论区找到一个有投资意愿的人,私聊后双方达成协议。
首轮融资6位数,约定回报是项目一段时间内一定比例的收益。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广告投放,也就是买量。
未来设想
对于未来,阿良有一个两步走战略:
第一步:矩阵扩张。打造 20 个 AI 工具站,验证商业模式,形成稳定的"造血"能力。
第二步:精选突破。当月收入稳定在十万左右时,从 20 个项目中选择最有潜力的方向,投入资金进行从零到一的原创项目开发(包括底层模型训练)。
总结
AI 时代,程序员最好的自救,或许不是对抗浪潮,而是学会冲浪。
回顾阿良的经历,他吃到了AI带来的2个红利:
-
大量涌现的细分领域AI需求(做AI工具站)
-
AI辅助编程极大提高开发效率(他95%的代码由AI实现)
希望他的转型经历对你有所启发。
PS:对于想找阿良交流的程序员,可以加他 supermank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