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团和饿了么在外卖市场双雄争霸十余年之际,京东突然以"百亿补贴+免佣金"的组合拳高调入场。这场看似跨界的外卖大战,实则是互联网巨头对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生死争夺。

外卖只是表象,即时零售才是终极战场
京东黑板报4月10日官宣的"百亿补贴"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22年,京东就曾在郑州、长沙试点外卖业务,但疫情等因素迫使项目搁置。如今卷土重来,其战略意图在刘强东与李斌的饭局对话中显露无遗------要做"品质外卖",背后是对即时零售生态的全面布局。
美团闪购的迅猛发展或许刺激了京东的神经。这个2018年上线的业务,目前日均单量已突破1000万,入驻Apple授权店近7000家,华为门店超4500家。当消费者习惯用美团"30分钟买iPhone"时,京东传统的"次日达"优势正在被瓦解。这正是京东必须用外卖业务构建高频入口的根本原因。

以攻为守的生态防御战
京东的防御策略极具针对性。2021年美团闪购开始侵蚀3C市场时,京东立即推出"小时购"业务;2022年iPhone14发售,京东到家用"6小时破2亿"的战报反击;如今直接将"秒送"置于APP首页核心位,与百亿补贴并列。这种步步紧逼的态势,揭示出即时零售已成为京东不能丢失的阵地。

骑手规模暴露了双方实力差距。美团745万骑手对阵达秒送130万的配置,让京东不得不祭出"为骑手缴五险一金"的差异化政策。但真正的胜负手在于仓储网络------美团闪电仓已超3万个,京东七鲜正加速在天津、北京布局仓店。这场战役最终比拼的是"30分钟送达"背后的基础设施密度。
品质化竞争重构行业格局
京东的入场打破了"低价内卷"的行业困局。其限定"品质堂食餐厅"入驻的标准,与美团"拼好饭"900万日单引发的食安争议形成鲜明对比。83%消费者认可京东的购物体验,3500万PLUS会员对品质的追求,为外卖市场注入了"质价比"新变量。
餐饮商家成为最大受益者。免佣金政策吸引超5000家商户首日入驻,从瑞幸、霸王茶姬到海底捞,品牌商家正通过多平台运营分散风险。但专家提醒,堂食仍是餐饮根基,外卖只是增量市场,企业需根据自身定位审慎选择。

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当美团将即时零售视作"生命线",京东将其当作增长第二曲线时,双方的竞争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塑造未来消费形态的关键博弈。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不是简单的外卖之争,而是关于用户消费习惯定义权的战争。"在传统电商增长见顶的当下,谁能赢得"即刻满足"的消费心智,谁就将掌握下一个十年的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