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每日一题day15(链表)★★★★★

题目描述: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分解为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和 B,使得A表中含有原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表中含有原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且保持相对顺不变,最后返回 B 表。

算法思想:

1.初始化:

创建新链表 B 的头结点。

定义指针 p 遍历原链表 A,tailA 指向 A 的当前尾节点,tailB 指向 B 的当前尾节点。

使用计数器 count 标记当前节点的序号(从 1 开始)。

2.遍历原链表:

如果 count 为奇数,将当前节点保留在 A 中,并更新 tailA。

如果 count 为偶数,将当前节点移动到 B 中,并更新 tailB。

每次处理后,p 后移,count 递增。

3.修正尾指针:

遍历结束后,确保 A 和 B 的尾节点的 next 均为 NULL。

4.返回链表 B。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1)

代码实现:

cpp 复制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Node, *LinkedList;

// 分解链表 A,返回链表 B
LinkedList splitList(LinkedList A) {
    LinkedList B = (LinkedList)malloc(sizeof(Node)); // 创建 B 的头结点
    B->next = NULL;
    Node *p = A->next;    // 遍历原链表的指针
    Node *tailA = A;      // A 的尾指针
    Node *tailB = B;      // B 的尾指针
    int count = 1;        // 节点序号计数器
    while (p != NULL) {
        if (count % 2 == 1) {
            // 奇数序号:保留在 A 中
            tailA->next = p;
            tailA = p;
        } else {
            // 偶数序号:移动到 B 中
            tailB->next = p;
            tailB = p;
        }
        p = p->next;
        count++;
    }
    // 确保 A 和 B 的尾节点 next 为 NULL
    tailA->next = NULL;
    tailB->next = NULL;
    return B;
}

// 打印链表
void printList(LinkedList L) {
    Node *p = L->next;
    while (p != NULL) {
        printf("%d ", p->data);
        p = p->next;
    }
    printf("\n");
}

int main() {
    // 创建测试链表 A: 1 -> 2 -> 3 -> 4 -> 5
    LinkedList A = (LinkedList)malloc(sizeof(Node));
    Node *node1 = (Node *)malloc(sizeof(Node));
    Node *node2 = (Node *)malloc(sizeof(Node));
    Node *node3 = (Node *)malloc(sizeof(Node));
    Node *node4 = (Node *)malloc(sizeof(Node));
    Node *node5 = (Node *)malloc(sizeof(Node));

    A->next = node1;
    node1->data = 1; node1->next = node2;
    node2->data = 2; node2->next = node3;
    node3->data = 3; node3->next = node4;
    node4->data = 4; node4->next = node5;
    node5->data = 5; node5->next = NULL;

    printf("原链表 A: ");
    printList(A);

    LinkedList B = splitList(A);

    printf("分解后 A (奇数序号): ");
    printList(A);
    printf("分解后 B (偶数序号): ");
    printList(B);

    // 释放内存(实际使用时需完善)
    free(A); free(B);
    free(node1); free(node2); free(node3); free(node4); free(node5);

    return 0;
}
相关推荐
艾莉丝努力练剑8 分钟前
【LeetCode&数据结构】单链表的应用——反转链表问题、链表的中间节点问题详解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学习·算法·leetcode·链表
_殊途2 小时前
《Java HashMap底层原理全解析(源码+性能+面试)》
java·数据结构·算法
珊瑚里的鱼5 小时前
LeetCode 692题解 | 前K个高频单词
开发语言·c++·算法·leetcode·职场和发展·学习方法
秋说6 小时前
【PTA数据结构 | C语言版】顺序队列的3个操作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
lifallen6 小时前
Kafka 时间轮深度解析:如何O(1)处理定时任务
java·数据结构·分布式·后端·算法·kafka
liupenglove7 小时前
自动驾驶数据仓库:时间片合并算法。
大数据·数据仓库·算法·elasticsearch·自动驾驶
python_tty8 小时前
排序算法(二):插入排序
算法·排序算法
然我8 小时前
面试官:如何判断元素是否出现过?我:三种哈希方法任你选
前端·javascript·算法
F_D_Z8 小时前
【EM算法】三硬币模型
算法·机器学习·概率论·em算法·极大似然估计
秋说9 小时前
【PTA数据结构 | C语言版】字符串插入操作(不限长)
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