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第六章 系统工程基础知识

系统工程基础知识

系统工程

  1. 定义特点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系统工程方法可以分为:
    (1)霍尔的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 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
    时间维分为规划、拟订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7 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 7 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知识和技能。
    (2)切克兰德方法。
    切克兰德方法的核心不是"最优化"而是"比较"与"探寻"。将工作
    过程分为认识问题、根底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比较及探寻、选择、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馈 7 个步骤。
    (3)并行工程。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方法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
    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目标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

(4) 综合集成法。钱学森提出从系统本质可以报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两大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一般基本原则:整体论、相互联系、有序性、动态,主要性质

是开放性、复杂性、进化与涌现性、层次性和巨量性。

(5)WSR系统方法。是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的简称。一般工作过程可以理解为理解意图、制定目标、调查分析、构造策略、选择方案、协调关系和实现构想7步。

  1. 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
    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探索研究、概念阶段、开发阶段、生产阶段、使用阶段、保障阶段和退役阶段。 生命周期方法有*
    计划驱动方法、渐进迭代式开发、精益开发和敏捷开发。*
  2.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
    MBSE是建模方法的形式化应用,以使建模方法支持系统需求、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等活动,持续贯穿到所有的生命周期阶段。产物包含: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
    需求图、用例图及包图;在功能分析与分配阶段,产生 顺序图、活动图及状态机(State Machine)图;在设计综合阶段,产生
    模块定义图、内部块图及参数图等。
    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建模语言、建模工具和建模思路

6.2系统性能

  1. 系统性能评价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是指软件、硬件的性能指标的集成。其中:

    (1)评价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主频)、运算速度、运算精度、数据处理速率(Processing Data Rate,PDR)、吞吐率等。

    (2)评价路由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设备吞吐量、端口吞吐量、全双工线速转发能力、路由表能力、背板能力、丢包率、时延、时延抖动、协议支持
    等。评价交换机所依据的性能指标有端口速率、背板吞吐量、缓冲区大小、MAC地址表大小
    等。

    (3)评价网络的性能指标有设备级性能指标、网络级性能指标、应用级性能指标、用户级性能指标和吞吐量。

    (4)评价操作系统的性能指标有系统上下文切换、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吞吐率(量)、系统资源利用率、可靠性和可移植性。

    (5)衡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最大并发事务处理的能力、负载均衡能力、最大连接数等。

    (6)评价Web服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最大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和吞吐量。

  2. 性能指标计算

    (1)每秒百万次指令数(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MIPS=指令条数/(执行时间×10^6)

    (2)峰值计算,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完成的浮点计算最大次数。包括理论浮点峰值和实测浮点峰值。

    理论浮点峰值 = CPU 主频×CPU 每个时钟周期执行浮点运算的次数×系统中 CPU 数

    (3)等效指令速度法或吉普森(Gibson)法,早期用加法指令的运算速度来衡量计算机的速度,后来发展为各个指令的运算时间乘以占比。通常加、减法指令占

    50%, 乘法指令占 15%,除法指令占 5%,程序控制指令占 15%,其他指令占 15%。

  3. 性能调整

    性能调整由查找和消除瓶颈组成。对于数据库系统,性能调整主要包括CPU/内存使用状况、优化数据库设计、优化数据库管理以及进程/线程状态、硬盘IO及剩余空间、

    日志文件大小等。对于应用系统,性能条状主要包含应用系统的可用性、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以及特定应用的资源占用等。

  4. 阿姆达尔(Andahl)解决方案

    加速比定义:加速比=使用增强部件时完成整个任务的时间/不使用增强部件时完成整个任务的时间

    新的执行时间=原来的执行时间×[(1−增强比例)+增强比例/增强加速比]

    总加速比=原来的执行时间/新的执行时间=1/[(1−增强比例)+增强比例/增强加速比]

  5. 性能评估

    主要包括:

    (1)基准测试程序(Benchmark)定义:应用程序中用的最多、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基准测试程序中,评测的准确程度依次递减:真实的程序、核心程序、

    小型基准程序和合成基准程序。基准测试程序有整数测试程序Dhrystone、浮点测试程序Linpack、Whetstone基准测试程序、SPEC基准测试程序和TPC基准程序。

    (2)Web服务器的性能评估方法有基准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3)系统监视的方法通常有系统内置命令、查询系统日志、可视化技术3种方式。

相关推荐
roman_日积跬步-终至千里1 小时前
【系统架构设计(11)】软件测试全景解析:从方法论到实践策略
系统架构
喂完待续2 小时前
【序列晋升】25 Spring Cloud Open Service Broker 如何为云原生「服务市集」架桥铺路?
spring·spring cloud·微服务·云原生·系统架构·big data·序列晋升
CodingSir聊软考2 小时前
【系规伴学】云资源规划核心知识点解析
软考
lypzcgf4 小时前
Coze源码分析-API授权-获取令牌列表-后端源码
数据库·人工智能·后端·系统架构·go·开源软件·安全架构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4 小时前
[光学原理与应用-353]:ZEMAX - 设置 - 可视化工具:2D视图、3D视图、实体模型三者的区别,以及如何设置光线的数量
3d·系统架构·设计·zemax·光学·跨学科融合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5 小时前
[光学原理与应用-366]:ZEMAX - 用成像原理说明人眼为什么能看清物体?
数码相机·系统架构·跨学科融合
chenglin0165 小时前
系统架构——过度设计
系统架构
君不见,青丝成雪10 小时前
ResponseBodyEmitter介绍
分布式·系统架构
一个帅气昵称啊18 小时前
NetCoreKevin-DDD-微服务-WebApi-AI智能体、AISK集成、MCP协议服务、SignalR、Quartz 框架-16-部署与基础设施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系统架构·.netcore
lypzcgf21 小时前
Coze源码分析-API授权-删除令牌-后端源码
数据库·人工智能·后端·系统架构·开源·go·安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