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基础回顾】六:安卓显示机制Surface 、 SurfaceFlinger、Choreographer

在 Android 系统中,Surface 和 SurfaceFlinger 是图形渲染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屏幕显示内容的合成与管理。它们协同工作,使各种 App 和系统界面能够高效地显示在屏幕上。

1 Surface 是什么?

Surface 是一个抽象的图形缓冲区接口,允许应用程序或系统组件将图像内容绘制进去,并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可以绘图的画布",在内部由一系列 GraphicBuffer 组成(通常是3个),用于支持双缓冲/三缓冲机制。

1.1 典型使用场景

应用界面绘制(由 SurfaceView, TextureView 或 SurfaceHolder 提供)

视频播放(如 MediaPlayer 或 ExoPlayer 会使用 Surface)

摄像头预览

游戏引擎的 OpenGL 渲染输出

1.2 工作方式

Surface 提供 Canvas 或 OpenGL 接口供应用绘制。绘制完成后通过 unlockCanvasAndPost() 或 eglSwapBuffers() 提交 buffer。

提交的 buffer 会被传递给系统的 SurfaceFlinger 进行合成显示。

2 SurfaceFlinger 是什么?

SurfaceFlinger 是 Android 系统中的 系统服务(native daemon),负责合成所有应用窗口、系统窗口、状态栏、导航栏等图层,然后交由显示驱动(HWComposer)将最终图像送到屏幕。

它运行在 system_server 之外的 native 层(C++ 实现),是 Android 图形系统的大脑。

2.1 SurfaceFlinger 会做什么?

管理所有 Layer(每个应用窗口对应一个 Layer)

合成 Layer(可以用 GPU 或 HWC:Hardware Composer)

控制 VSYNC(垂直同步信号)

最终输出帧到显示屏幕

2.2 SurfaceFlinger 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3 Surface 与 SurfaceFlinger是怎么交互的?

这里重点是BufferQueue 机制,因为Surface 和 SurfaceFlinger 之间就是通过 BufferQueue 共享 buffer 数据的。

Producer:App 侧绘制内容,生产图像数据。

Consumer:SurfaceFlinger 侧消费图像数据,合成显示。

而BufferQueue 内部包含多缓冲机制,确保数据同步和绘制不卡顿。

从生产-消费角度看,整体流程是这样的:

4 Choreographer

Choreographer 是 Android 提供的一个类,用于监听 VSYNC 信号,并在合适的时机调度你的绘制、布局和动画操作。

它属于 Android 中非常关键的 帧调度器,负责协调应用绘制的时机,确保每一帧的动画或 UI 绘制都和 VSYNC 同步,从而实现流畅的用户体验。

整体流程

Q&A

Canvas 是什么?

Canvas 是 Android 提供的一套 2D 绘图 API,它允许开发者使用 Java/Kotlin 或 native C++ 来绘制图形,如线条、文字、图片、矩形、圆等。

可以把 Canvas 理解为一个"画布",你用画笔(Paint)在上面画图,最终会显示在屏幕上。

OpenGL 是什么?

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 是一个跨平台的 3D 图形绘制 API,Android 使用的是 OpenGL ES(嵌入式版本),用于实现更复杂、高性能的图形渲染,尤其是 3D 游戏和图形动画。

双缓冲/三缓冲机制是怎么样的?

显示系统绘制画面不是直接在屏幕上画,而是先画在内存中的缓冲区里,画完了再显示。这是为了避免中间画一半被用户看到(就是所谓的撕裂)。

什么是双缓冲,双缓冲 = 使用两个缓冲区来交替绘制和显示图像。

缓冲区 用途
前缓冲区(Front Buffer) 正在被显示器显示
后缓冲区(Back Buffer) 正在被应用绘制新的一帧

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而三缓冲呢?

缓冲区 用途
Front Buffer 正在显示
Back Buffer 等待显示
Draw Buffer 正在绘制

流程:

VSYNC 信号是什么?有什么用?

VSYNC(Vertical Synchronization)信号 是显示器在每次刷新屏幕内容时发出的一个时钟信号,用来告诉图形系统:

"我马上要开始绘制下一帧了,你现在可以把新的画面准备好。"

假设如果没有 VSYNC(非同步),GPU 正在往屏幕写入新图像时,显示器可能已经开始显示帧A的一部分内容。下一帧B又来了,结果就是"撕裂(tearing)",屏幕上半部分显示的是上一帧,下半部分是下一帧。

有了 VSYNC(同步),系统所有绘制流程都会和显示器"节奏一致";画面更新整齐,滚动、动画更平滑。

但如果处理慢,可能会"掉帧(frame drop)"

持续更新中。。。

相关推荐
androidwork1 小时前
深入解析内存抖动:定位与修复实战(Kotlin版)
android·kotlin
梦天20151 小时前
android核心技术摘要
android
szhangbiao3 小时前
“开发板”类APP如果做屏幕适配
android
高林雨露4 小时前
RecyclerView中跳转到最后一条item并确保它在可视区域内显示
android
移动开发者1号6 小时前
ReLinker优化So库加载指南
android·kotlin
山野万里__6 小时前
C++与Java内存共享技术:跨平台与跨语言实现指南
android·java·c++·笔记
Huckings6 小时前
Android 性能问题
android
移动开发者1号7 小时前
剖析 Systrace:定位 UI 线程阻塞的终极指南
android·kotlin
移动开发者1号7 小时前
深入解析内存抖动:定位与修复实战(Kotlin版)
android·kotlin
whysqwhw7 小时前
OkHttp深度架构缺陷分析与革命性演进方案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