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REACT: SYNERGIZING REASONING AND ACTING IN LANGUAGE MODELS(协调语言模型思考和动作)

动机:

现有的LLM的推理(语言理解)和行动(行为决策)这两个能力虽然足够强大,但是这两个方面是割裂的。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策略的调整也是因为能够将"任务导向的行动 "和"语言推理"结合起来。

所以这篇文章提出了ReAct框架;在环境中让单个智能交错 的进行推理和行动,以**"思考-动作-观察"**的方式执行任务。让模型在工作时解释其推理过程,使智能体的决策过程对人类更加透明,提高了其行为的可解释性和可信度。

先前LLM作为行动规划器的主要流程:

1.将多模态信息(如图像、环境状态)转化为文本;

2.用语言模型输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或动作;

3.将计划输送给控制器(controller)来选择或执行这些动作。

缺陷:(standard)

1。缺乏链式思考,无法思考高层抽象的行为决策。

2。缺乏记忆功能,从而导致无法追踪当前任务进度,无法及时调整任务计划。

多跳问答问题上的四种范式的比较。

(1)standard:给定问题,直接输出答案。

(2)COT:给定问题,基于一步步思考的方式,给出答案。

缺点:仅仅依赖于模型内部知识的单步推理过程。

(3)Act-only:光行动不思考,基于行为序列ct来产生下一步的动作。

**形式化:**agent在环境中接收当前状态ot,然后基于某种策略\phi(at|ct)产生动作at,与环境交互;返回下一步的状态。以此形成一个行为序列ct;

【基于强化学习的方法 感觉就属于Act-only;因为RL也是基于大量的行为序列进行决策;但是他并没有对这些序列进行自主思考的能力,容易产生幻觉】

(4)ReAct:将LLM的动空间进行了扩展。

 = A ∪ L

A是原本的动作空间。

L是语言空间,"一个思考"或者"一个思考轨迹"。

**ReAct的实现方式:**也是以Promopt提示的方式实现。

由于语言空间L是没有约束的,也就是说LLM语言形式的思考如果不加约束的话,容易产生幻觉。所以需要Prompt中引入少量的**"in-context example"来引导模型生成合理**地动作A^。

ReAct和COT的对比:

  • ReAct 的轨迹更贴近事实,能避免臆想,倾向于真实信息的反馈;但灵活性稍弱;

  • CoT 使用模型内部知识,输出结构化的思考,但更容易"想象"错误的事实。

模型内/外知识结合:

  • A)ReAct → CoT-SC: 若 ReAct 在指定步骤数(HotpotQA 为 7 步,FEVER 为 5 步)内没有得出答案,则"回退"到 CoT-SC;

  • B)CoT-SC → ReAct: 若 CoT-SC 采样的结果过于分散(即多数答案少于一半,表示模型不自信),则"切换"为 ReAct,让模型试着借助外部检索来获得更多信息。

其中,CoT-SCSelf-Consistency) 版本:采样 21 条推理轨迹,取多数答案。

上图是在多跳问答(HotpotQA)和Fever(事实推理)上的比较。

1.在多跳问答中,ReAct的表现不如Standard;

原因分析:

  1. 对于简单的问答问题,感觉LLM自身的知识足以能够回答。Act和ReAct这种需要依赖多次检索的形式太繁琐,而且可能会检索不到"有用"的信息。
  2. 在处理长期复杂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内存和规划深度限制问题。比如当长时间检索不到有用信息时,上下文序列ct中含有大量噪声信息,过多的交互轮次可能让模型积累过多无效或错误上下文,从而引发幻觉和循环错误

这也是他为什么将CoT-SC和ReAct结合的原因。

在没有训练参数的前提下,组合使用 ReAct 和 CoT-SC 是效果最佳的提示方法;而一旦加入适当的微调,ReAct 就能全面领先,展现出高度的泛化能力和应用价值。

参考:

REACT: SYNERGIZING REASONING

AND ACTING IN LANGUAGE MODELS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239667810

相关推荐
飞哥数智坊5 小时前
GPT-5-Codex 发布,Codex 正在取代 Claude
人工智能·ai编程
倔强青铜三5 小时前
苦练Python第46天:文件写入与上下文管理器
人工智能·python·面试
虫无涯6 小时前
Dify Agent + AntV 实战:从 0 到 1 打造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
Dm_dotnet8 小时前
公益站Agent Router注册送200刀额度竟然是真的
人工智能
算家计算8 小时前
7B参数拿下30个世界第一!Hunyuan-MT-7B本地部署教程:腾讯混元开源业界首个翻译集成模型
人工智能·开源
机器之心8 小时前
LLM开源2.0大洗牌:60个出局,39个上桌,AI Coding疯魔,TensorFlow已死
人工智能·openai
Juchecar9 小时前
交叉熵: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损失函数
人工智能
林木森ai9 小时前
爆款AI动物运动会视频,用Coze(扣子)一键搞定全流程(附保姆级拆解)
人工智能·aigc
聚客AI10 小时前
🙋‍♀️Transformer训练与推理全流程:从输入处理到输出生成
人工智能·算法·llm
BeerBear11 小时前
【保姆级教程-从0开始开发MCP服务器】一、MCP学习压根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md
人工智能·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