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线程(corePoolSize) 在空闲时默认不会被回收,即使长期无任务执行。这是线程池设计的核心原则------通过复用常驻线程减少频繁创建/销毁的开销。
非核心线程(数量超过corePoolSize的部分)在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后会被回收
默认:核心线程永不回收,保障线程复用效率。
可配置:通过allowCoreThreadTimeOut=true使核心线程遵循keepAliveTime回收策略。
慎用场景:仅在明确需要减少闲置资源时启用回收,多数生产环境应保持默认配置。
ctl这个AtomicInteger类型,是对线程池的运行状态和线程池中有效线程的数量进行控制的一个字段, 它同时包含两部分的信息:线程池的运行状态 (runState) 和线程池内有效线程的数量 (workerCount),高3位保存runState,低29位保存workerCount,两个变量之间互不干扰。
用一个变量去存储两个值,可避免在做相关决策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必为了维护两者的一致,而占用锁资源。
任务调度

任务缓冲

在队列为空时,获取元素的线程会等待队列变为非空。当队列满时,存储元素的线程会等待队列可用。
常见队列:
任务申请

getTask这部分进行了多次判断,为的是控制线程的数量,使其符合线程池的状态。如果线程池现在不应该持有那么多线程,则会返回null值。工作线程Worker会不断接收新任务去执行,而当工作线程Worker接收不到任务的时候,就会开始被回收。
任务拒绝

Worker线程
private final class Worker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implements Runnable{
final Thread thread;//Worker持有的线程
Runnable firstTask;//初始化的任务,可以为null
}
firstTask用它来保存传入的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可以有也可以为null。如果这个值是非空的,那么线程就会在启动初期立即执行这个任务,也就对应核心线程创建时的情况;如果这个值是null,那么就需要创建一个线程去执行任务列表(workQueue)中的任务,也就是非核心线程的创建。
线程池需要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需要在线程长时间不运行的时候进行回收。线程池使用一张Hash表去持有线程的引用,这样可以通过添加引用、移除引用这样的操作来控制线程的生命周期。这个时候重要的就是如何判断线程是否在运行。
Worker是通过继承AQS,使用AQS来实现独占锁这个功能。没有使用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而是使用AQS,为的就是实现不可重入的特性去反应线程现在的执行状态。
1.lock方法一旦获取了独占锁,表示当前线程正在执行任务中。
2.如果正在执行任务,则不应该中断线程。
3.如果该线程现在不是独占锁的状态,也就是空闲的状态,说明它没有在处理任务,这时可以对该线程进行中断。
4.线程池在执行shutdown方法或tryTerminate方法时会调用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来中断空闲的线程,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会使用tryLock方法来判断线程池中的线程是否是空闲状态;如果线程是空闲状态则可以安全回收。
Worker线程增加
addWorker方法有两个参数:firstTask、core。firstTask参数用于指定新增的线程执行的第一个任务,该参数可以为空;core参数为true表示在新增线程时会判断当前活动线程数是否少于corePoolSize,false表示新增线程前需要判断当前活动线程数是否少于maximumPoolSize
Worker线程回收

try {
while (task != null || (task = getTask()) != null) {
//执行任务
}
} finally {
processWorkerExit(w, completedAbruptly);//获取不到任务时,主动回收自己
}
Worker线程执行任务
1.while循环不断地通过getTask()方法获取任务。
2.getTask()方法从阻塞队列中取任务。
3.如果线程池正在停止,那么要保证当前线程是中断状态,否则要保证当前线程不是中断状态。
4.执行任务。
5.如果getTask结果为null则跳出循环,执行processWorkerExit()方法,销毁线程。
参数如何配置
并发任务的执行情况和任务类型相关,IO密集型和CPU密集型的任务运行起来的情况差异非常大,但这种占比是较难合理预估的,这导致很难有一个简单有效的通用公式帮我们直接计算出结果。
动态线程池

执行队列的选择:
:(1)并行执行子任务,提高响应速度。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同步队列,没有什么任务应该被缓存下来,而是应该立即执行。(2)并行执行大批次任务,提升吞吐量。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有界队列,使用队列去缓冲大批量的任务,队列容量必须声明,防止任务无限制堆积。所以线程池只需要提供这三个关键参数的配置,并且提供两种队列的选择,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业务需求,Less is More。
- 参数简化
- 参数可动态
- 增加线程池监控
JDK允许线程池使用方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的实例来动态设置线程池的核心策略,以setCorePoolSize为方法例,在运行期线程池使用方调用此方法设置corePoolSize之后,线程池会直接覆盖原来的corePoolSize值,并且基于当前值和原始值的比较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对于当前值小于当前工作线程数的情况,说明有多余的worker线程,此时会向当前idle的worker线程发起中断请求以实现回收,多余的worker在下次idel的时候也会被回收;对于当前值大于原始值且当前队列中有待执行任务,则线程池会创建新的worker线程来执行队列任务,setCorePoolSize具体流程如下:

参考:https://tech.meituan.com/2020/04/02/java-pooling-pratice-in-meitu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