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减少晶体管翻转次数的编码

背景

以4比特为单位,共16个数。仔细思考状态转换过程中的晶体管翻转次数。

0000

0001,1

0010,2

0011,1

0100,3

0101,1

0110,2

0111,1

1000,4

1001,1

1010,2

1011,1

1100,3

1101,1

1110,2

1111,1

0000,4

分析,例如,从1111到0000,晶体管翻转4次。

总共的翻转次数是30,平均30/16=1.875次。

创新

以下编码,可以使得翻转次数降低,在顺序递增的过程中。

0000→0

0001→1

0011→2

0010→3

0110→4

0100→5

0101→6

0111→7

1111→8

1110→9

1100→10

1101→11

1001→12

1011→13

1010→14

1000→15

0000→0

以上编码,晶体管翻转次数降为16,平均1次。

若按照递增循环,可以把晶体管翻转次数降低,从30次到16次,降低(30-16)/30=46.7%

总结

降低晶体管翻转次数,可以省电。

上述方案,可以在数字递增循环过程中,将晶体管翻转次数降到最低。

查表法完成四则运算

使用查表法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省电。

查表法使用大量的ROM,既然X3D可以堆叠cache,我们也可以堆叠ROM,而且ROM比cache省电,可以堆叠更多层。

1比特cache需要6个晶体管,而同等容量的ROM只需要1个晶体管。

总之,堆叠ROM的容量可以很大,使得CPU能够一次处理很多笔四则运算。

规定float和double格式时,还不流行多核。实际上,可以用多核并行运算,计算decimal数字,不再受位数的限制。

所以,新的CPU拥有极大的ROM,可以通过查表法同时完成许多笔四则运算,这N个整数核,大约可以同时完成N/2笔浮点数运算。N的大小取决于ROM的大小,和表的大小。

程序

该程序输出8比特的晶体管编码:

复制代码
a=('00','01','11','10')

def f(x,y,z,t,i):
    print(a[x%4],a[y%4],a[z%4],a[t%4],'->',i)

x=0;y=0;z=0;t=0
for i in range(256):
    f(x,y,z,t,i)
    if i%4!=3:
        t=t+1
    if (i+1)%4==0:
        z=z+1
    if (i+1)%16==0:
        z=z-1
    if (i+1)%16==0:
        y=y+1
    if (i+1)%64==0:
        y=y-1
    if (i+1)%64==0:
        x=x+1
    if (i+1)%256==0:
        x=x-1
相关推荐
大佐不会说日语~3 小时前
Redis高可用架构演进面试笔记
redis·面试·架构
德育处主任Pro5 小时前
亚马逊云科技实战架构:构建可扩展、高效率、无服务器应用
科技·架构·serverless
Bar_artist7 小时前
云渲染的算力困局与架构重构:一场正在发生的生产力革命
重构·架构
三桥君7 小时前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如何设计一个真正支撑业务的AI系统架构?——解析AI系统架构设计核心要点
人工智能·架构
一休哥助手8 小时前
ChatGPT Agent架构深度解析:OpenAI如何构建统一智能体系统
人工智能·chatgpt·架构
数据智能老司机11 小时前
函数式事件驱动架构——交易系统(可观测性)
架构·scala·响应式设计
我不是程序猿儿12 小时前
【Servo】裸机还是RTOS驱动架构如何选?
驱动开发·fpga开发·架构·伺服驱动器·伺服
掘金安东尼12 小时前
用 Amazon CDK 构建现代化云架构:Python 编写部署脚本替代 YAML
架构
掘金安东尼12 小时前
数据湖实战:用 Amazon Glue + Athena 构建企业级数据分析基座
架构
掘金安东尼12 小时前
打赢“云灾难”:一文掌握亚马逊云科技上的灾备策略
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