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传参有两种方式:一是结构体本身,二是结构体指针。
cpp
#include <stdio.h>
struct Peo //声明结构体变量
{
char name[20];
char tele[12];
char sex[5];
int high;
};
void print1(struct Peo p) //注意此处函数的参数类型是结构体变量名
{
printf("%s %s %s %d\n", p.name, p.tele, p.sex, p.high);
//结构体变量.成员变量
}
void print2(struct Peo* sp) //注意此处函数的参数类型是结构体指针
{
printf("%s %s %s %d\n", sp->name, sp->tele, sp->sex, sp->high);
//结构体变量.成员变量
}
int main()
{
struct Peo p1 = { "张三","15555555555","男",181 }; //创建结构体变量p1并初始化
print1(p1); //打印结构体变量的各成员
print2(&p1);
return 0;
}
传递结构体本身是将结构体整体传给函数,会复制一份原来的结构体作为形参工函数石红,但函数内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原来的结构体。
传递结构体指针是将结构体的地址传给函数,该指针指向的是结构体的起始地址,函数就可以根据地址访问到结构体的每个变量,此时函数对结构体的操作原来的结构体。
你看这是不是很像前面的swap(a,b)和swap(&a,&b),这样就好理解多了。从这里看出,知识是有迁移的。
传递整个结构体给函数参数,函数就能使用这个结构体里的成员变量,但是函数需要创建一个与该结构体内存相等的参数会很复杂,函数传参的时候是需要压栈的,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会导致程序的性能下降。所以一般结构体传参的时候,要传结构体的地址,也就是第二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