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学习路线

网络搬运,仅供参考

后端工程师学习路线

1. 计算机基础

  • 操作系统: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IO原理。能看懂常见的系统报错,能用命令行进行基本操作。
  • 计算机网络:掌握TCP/IP、HTTP/HTTPS协议,了解三次握手、四次挥手、DNS、CDN、代理、负载均衡等。
  • 数据结构与算法:掌握常用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哈希表、树、图),能用代码实现,能解决常见算法题。

2. 编程语言

  • Java/Python/Go/Node.js等 :至少精通一门主流后端语言,能独立开发中等复杂度的后端服务。
    • 语法、面向对象、异常处理、泛型/模板、常用标准库。
    • 掌握调试、单元测试、性能分析。

3. Web开发基础

  • HTTP协议:请求方法、状态码、Cookie/Session、RESTful API设计。
  • Web框架:如Spring Boot(Java)、Django/Flask(Python)、Gin(Go)、Express(Node.js)。能用框架搭建基本的Web服务,理解MVC模式。
  • 模板引擎:了解JSP、Thymeleaf、Jinja2等,能做简单页面渲染。

4. 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会建表、写SQL、索引优化、事务、范式、主从复制、备份恢复。
  • 非关系型数据库:如Redis、MongoDB。了解其适用场景,能做基本的CRUD操作。
  • ORM框架:如MyBatis、Hibernate、SQLAlchemy。能用ORM进行数据操作。

5. 版本控制

  • Git:掌握基本命令(clone、commit、push、pull、branch、merge、rebase),能解决常见冲突,理解分支管理策略。

6. 接口与协议

  • RESTful API:能设计、实现、测试RESTful接口。
  • GraphQL/gRPC:了解其原理和适用场景。
  • API文档工具:如Swagger/OpenAPI,能编写和维护接口文档。

7. 安全

  • 常见安全问题:如SQL注入、XSS、CSRF、认证与授权、加密解密。
  • 安全最佳实践:如HTTPS、JWT、OAuth2、密码存储、敏感信息保护。

8. 性能与高可用

  • 缓存:如Redis、Memcached。理解缓存穿透、击穿、雪崩。
  • 消息队列:如RabbitMQ、Kafka。了解异步解耦、削峰填谷。
  • 负载均衡:如Nginx、LVS。理解常见负载均衡算法。
  • 服务监控:如Prometheus、ELK。能监控服务健康、日志分析。

9. 微服务与分布式

  • 微服务架构:理解服务拆分、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中心、链路追踪。
  • 容器化与编排:如Docker、Kubernetes。能容器化部署服务,了解自动扩缩容。
  • 分布式基础:如CAP理论、分布式锁、幂等性、事务一致性。

10. DevOps与自动化

  • CI/CD:如Jenkins、GitLab CI。能配置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
  • 基础运维:能看懂日志、排查常见故障、简单Shell脚本。

技术之间的联系

  • 编程语言是基础,Web开发、数据库、接口协议等都依赖于此。
  • Web框架封装了HTTP协议细节,简化了开发流程。
  • 数据库与Web服务紧密结合,ORM框架进一步简化数据操作。
  • 接口协议是前后端、服务间通信的桥梁。
  • 安全贯穿开发全流程,任何环节都可能成为攻击点。
  • 性能优化涉及缓存、数据库、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多个层面。
  • 微服务/分布式是大型系统的架构演进,涉及服务拆分、容器化、自动化运维等。
  • DevOps让开发、测试、运维协同更高效。

推荐学习顺序

  1. 计算机基础
  2. 编程语言
  3. Web开发基础
  4. 数据库
  5. 版本控制
  6. 接口与协议
  7. 安全
  8. 性能与高可用
  9. 微服务与分布式
  10. DevOps与自动化

每一阶段都建议配合项目实践,理论结合实际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