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切换语言为中文
在GUI内的菜单栏'选项'可以设置语言,但是当重启jmeter后就会失效。可以通过在jmeter的配置文件中修改,这样就会永久生效。
- 进入jmeter安装目录
- 找到目录bin
- 进入文件:jmeter.properties

找到language,默认值为en(英文),改为zh_CN(简体中文)

发送HTTP请求
发送请求一共需要两步:
- 创建线程组
- 添加HTTP采样器
1.创建线程组
步骤:右击'测试计划'--> 添加 --> 线程 --> 线程组

2.添加HTTP采样器
步骤:右击'线程组'-->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填写对应的基本信息,点击上方绿色三角发送请求。
请求的实际url为:协议+IP+端口号+路径+参数

二、查看请求执行结果
添加结果树
步骤:右击'线程组' --> 添加 --> 监听器 --> 查看结果树

添加完成后此时再点击发送请求就可以在'查看结果树'组件中看到请求信息、响应信息、请求结果。


由于'结果树'只能查看请求信息和是否成功,无法查看此次请求对应的性能数据,如:吞吐量、响应时间......等数据,所以为了能够获得这些数据需要再添加一个组件------聚合报告。
聚合报告
步骤:右击'线程组'--> 添加 --> 监听器 --> 聚合报告

添加完聚合报告后再发送请求就可以看到此次请求的接口数量、成功率、吞吐量......

断言
HTTP请求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返回结果真的正确,所以需要添加断言。
步骤:右键'HTTP采样器'-> 添加 -> 断言 -> 选择需要的断言方式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断言方式是"JSON断言",选择JSON断言
下图标出了常用选项的用途和含义

添加完断言后再次发送请求,当断言失败时可以在"查看结果树"中看到断言结果,当断言成功时,不会显示断言结果。
成功时:

失败时:

三、生成测试报告
在jmeter中写完测试脚本后,可以利用jmeter自动生成性能测试报告。命令如下:
bash
jmeter -n -t 脚本文件 -l 日志文件 -e -o 目录
-n:表示不打开GUI运行;
-t:需要执行的脚本文件;
-l:日志文件(将执行过程中的日志输入到该文件内);
-e:表示生成测试报告;
-o:目标目录,测试报告生成的目录地址。注:该目录必须为空
如果目标目录不为空会报该异常:

jmeter生成的是html格式的测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