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设计模式和落地
学习了DDD设计模式,并以该模式对项目中的复杂逻辑块进行了重构。
对于一个通用项目,DDD模式下的项目结构可能如下:

DDD模式的核心是模块隔离和事件驱动,有较多的编程规范,比如:
- 跨模块不直接依赖,通过事件交互
- service处理业务逻辑,model处理对象数据逻辑
- service层调用repo处理数据存储,model层提供存储entity或value object
- 禁止跨对象的属性使用,对象属性都保持为private
- 以事件启动各模块的实例化
实现的其中一个难点是IOC容器和DI注解,所有实例化出来的单例对象,都需要放入 application context。
采样算法研究
研究了一些采样算法,包括实时的系统采样(固定步长保留相对极值)和MinMax-LTTB算法。顺便借鉴了下echarts的lttb采样源码。
流式传输
研究了sse和streamable http,将echarts的曲线改为流式传输和增量渲染。
浏览器原生EventSource不支持post请求,最终方案是用fetch请求,用streamReader解析,用AbortController中断。
另外webpack devserver有个小坑,会缓冲数据干扰流式传输,需要配置compress为false。
RxJS
引入了RxJS来处理多种消息订阅,复习了下 merge, of, switchMap, takeUntil, mergeMap的用法。
虽然RxJS很强大,但是多渠道订阅情况下,想通过单subject完成某个数据流所有环节的处理并不是好的做法。
最终方案为自行维护细分订阅,由不同subject完成不同阶段的数据处理,总subject的订阅中根据渠道手动分发,这样能降低subject销毁创建的复杂度,也容易分渠道/分阶段取消订阅和终止消息。
css 列组合选择符
css
The following example makes cells C, E, and G gray.
col.selected || td {
background: gray;
color: white;
font-weight: bold;
}
<table>
<col span="2">
<col class="selected">
<tr><td>A <td>B <td>C
<tr><td colspan="2">D <td>E
<tr><td>F <td colspan="2">G
</table>